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帝陵墓葬建筑群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首先,从陵区的建置情况看,它更有“边塞”陵区的特色。天寿山陵区的建筑,除前述十三座帝陵外还有陪葬墓(含妃子坟七座、太监墓一座)、行宫(新、旧行官各一座)、九龙池、长春亭、圣迹亭等各式建筑。这一以帝陵为主体兼有各式不同功用建筑的庞大而又完备的陵区建筑体系,显然是吸收了中国历代,特别是宋代及明孝陵的陵区建设经验。但它同时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就是由于陵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其防卫体系更为严密。
我国古代的帝陵从秦汉至唐宋,其陵宫建筑大多以覆斗形的陵台(陵冢)为中心,前设寝殿,周以方垣并四面设门,构成大体均衡对称的方陵体制。明初营建皇陵(朱元璋的父母陵,位今安徽省凤阳县)尚袭此制。其后建祖陵(朱元璋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衣冠陵,位今江苏省盱眙县)又用其制。至朱元璋营建孝陵则变更古制,创新为前方(方形院落)后圆(圆形宝城),宝顶、明楼、享殿沿中轴线纵向排列的崭新的陵寝布局形式。明天寿山诸陵的陵官建筑基本沿用孝陵制度,但更趋完善,形成了自己的面貌。如宝城马道之设较之孝陵更便于陵园的巡守,明楼内圣号碑的设置使该建筑的标示作用更为明确,方城前石供器及两柱门的设置,则增加了陵墓的纪念气氛,并给空旷的方城前院补充了点缀物。
明长陵幽深曲折的神道上排列陵寝兆域门 (长陵作大红门,孝陵作大金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等墓仪设施也源自孝陵制度。但兆域门前石牌坊的设置,神功圣德碑亭前后华表的设置,石望柱改置石像生之前,像生中增加功臣像等,其制度较之孝陵又更臻完备,更能体现封建社会的礼制特点。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