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昭陵趣问——高大的神功圣德碑是怎么立上去的?

旅行   2024-10-04 21:30   北京  




昭陵

趣问



高大的神功圣德碑

是怎么立上去的?







进入明昭陵景区,映入眼帘的第一座高大的建筑就是神功圣德碑亭,原碑亭毁于清代,1987年复建。神功圣德碑亭台基、石碑为明朝原物。台基上清乾隆年间垒砌的宇墙被拆除,恢复碑亭建制。制为重檐歇山顶,四面各辟劵门。碑亭内竖神功圣德碑。


神功圣德碑由三部分组成,碑首、碑身、碑趺(即碑座)。碑首碑身由一整块青白石雕成。碑趺是一只昂首远眺的大龟。如此高大的石碑,在古代没有现代化的起重设备的情况下,是怎么立起来的呢?



古代一些文献记载有“土屯”之法。如万历时的谢肇淛《文海披沙》就记载说,永乐皇帝为孝陵建造神功圣德碑非常高大。凿刻好之后,因为碑趺太高,石碑竖不上去,管工官员非常着急,但又没有办法。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有位神人对他说:“欲竖此碑,当令龟不见碑,碑不见龟。”醒了之后,反复思考,觉得这是神仙提示自己用土屯之法来立碑。于是,他下令工匠筑土与石龟一平,然后,顺着土坡拖到龟座上立起来。



那么,石碑真是这样竖起来的吗?这其实只是一个传说,因为这个方法费工、费料,太原始了。现在很多明史专家认为,当时很有可能是采用了杠杆原理,将这高大的石碑吊起来竖在龟趺上的。因为清朝修建光绪皇帝崇陵时,有一本工程记录档案《崇陵工程做法册》里面记载竖立两根高大的石刻望柱时,采用的是一种叫“天秤”起重方法吊起来的。当时,两根望柱各重达35867斤,每一杆天秤可以起重800斤,所以每安装一根望柱,就须同时使用44杆天秤合力起吊。当时,崇陵操作天秤的人,总共才用了6个人。其中,捥绳叫号搭彩匠2人,坠后手壮夫4人。


明清时期,工程做法大体一致,因此认为这种“天秤”的起重方法,应该在明朝或更早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了,只是没有人把它记录在文献中罢了。


大家更认可哪种方法,欢迎留言讨论。

END








了解更多






































旅游指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点亮星标




居庸关长城
党务建设 班组工作 景区发展 文化交流 品牌宣传 旅游指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