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水滚滚流向珠江,帮扶之力从羊城源源不断传递至凤城。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同饮一江水的广州海珠区与清远清新区正上演着一场“双向奔赴”的产业协作故事。
10月17日,携手共进,共创未来——2024年海珠—清新“反向飞地”农文旅融合招商推介会暨集中签约仪式在海珠区清新—海珠产业投资促进中心举行。现场签约15个农文旅、农产品产供销项目,签约金额达9.16亿元。
这不仅是新一轮对口帮扶协作取得的喜人成果,也是两地共话产业转移、共谋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自新一轮对口帮扶协作开展以来,广州市海珠区和清远市清新区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部署,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为抓手,两地深入挖掘找准产业合作的切入点和契合点,积极探索“总部+基地”“研发+制造”等多种双向“飞地经济”新模式,加速推进产业协作与共建,双方携手书写一幅协作共融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牵手合作
共建园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为将短板变成潜力板,围绕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广东大力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并开启省内新一轮对口帮扶协作。
今年5月9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提出,要“以产业平台为重要载体集聚集约打造县域支柱产业,紧密衔接本市和对口帮扶市县产业体系,合力共建产业链、产业集群,厚植县域产业根基”。
海珠清新两地以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为基础共建清新产业园,制定印发《广州海珠(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合作园区(筹)规划建设方案》,锚定“大湾区产业转移首选地”的定位予以重点打造“一园两基地”,以先进材料、农副食品加工、轻工纺织与制鞋、汽车零部件为“3+1”产业方向,持续提升共建园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质量,促进两地优势互补,共谋发展。
2024年前三季度,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约140.2亿元,同比增长约8%;完成工业增加值约34.25亿元,同比增长约17.6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10.44亿元,同比增长4%,助力清新区在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增速排在全市第2位。
为了进一步破除产业项目落地的瓶颈,两地积极开拓思路,充分利用对口帮扶协作资金撬动国资平台标准厂房项目建设,积极“向天要土地”,探索“工业上楼”推动纵向发展;同时,以产业园区为中心,在周边谋划打造“邻里中心”,以全新的商务综合体带动周边人群集聚和商圈发展。
系列“组合拳”之下,目前,海珠与清新“双向奔赴”的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发展火热,陆续布局的“五大项目”有序推进。其中,总投资约3.09亿元的海清产业园项目和1.49亿元的供销冷链产业园已完成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工作;总投资约2.12亿元的禾云先进材料产业园准备挂网招标;禾云汽车产业园配套项目(一期)主体结构计划在11月底实现全部封顶,上述项目完工后将为清新区提供超1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保障产业空间供应,完善生产性服务配套,加速园区企业集中与产业聚集,推动园区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筑好“产业巢”,引得“凤来栖”。以共建产业园为新起点,清新区将进一步借力海珠区帮扶力量,同时主动创新合作模式提升产业能级,围绕农副食品加工业、先进材料、汽车零配件等主导产业发展,全力打造产业转移工业园合作示范园区,为清新区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确保招商项目能够顺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占地约72亩的海清产业园项目,主要建设生产厂房、配套用房和‘邻里中心’等配套设施,预计2025年底投入使用。”清新区有关工作负责人表示,“前段时间,动员组织珠三角产业匹配度高的企业到经开区实地考察。目前已有几家企业落地意向非常明确了。”
对接融入
高标准创设“反向飞地”
“听了你们的介绍,我更关注海清产业园什么时候能完工,有什么优惠政策,我们要组团去考察一下。”在清新—海珠产业投资促进中心,几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家在听取了工作人员关于共建产业合作园区的详细介绍后,表达了浓厚的投资兴趣。
2023年12月,清远市清新区融湾首个“反向飞地”——清新—海珠产业投资促进中心正式在海珠区落地。依托该平台,清新区充分利用海珠区在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人才金融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努力将“反向飞地”打造成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推介清新的展示中心、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推动优质资源要素流入清新,助力清新本地企业出山融湾。
“我们公司正计划加强电商业务发展,但短期内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得益于清新与海珠共建的‘反向飞地’,两地政府帮忙沟通联系,成功解决了人才问题。未来,我们希望将业务进一步扩展到大湾区。”广东浪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充满期待地说。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于入驻的清新区企业而言,“反向飞地”有效缓解了人才招聘的难题。该中心不仅具备技术研发、人才引进、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联动等多项功能,还推出了针对性强的“补短板”措施,如同在发达地区嵌入引擎,借助当地丰富的人才、科研资源等,实现从过去“单向转移”向“双向奔赴”的转变,为企业发展输送创新动能,助力后发地区在创新赛道上迎头赶上。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海珠区和清新区两地协作发展的一大亮点,清新区以“反向飞地”为依托,将采取租赁办公楼宇、购地置业、设置园中园、建设孵化器等多种模式,在海珠区打造若干处“前线据点”,既能解决相关企业人才招引等难题,也为两地产业项目交流架起一道全新桥梁。
目前,清新—海珠产业投资促进中心已吸引中信环境(清远)、龙湾投资、万洋众创(经开)等15家企业入驻,举办招商推介会7场,接待来访客商超700人次,新引进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0余个,签约总金额超6亿元。
随着入驻企业数量增长,企业对跨区域法律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这反过来赋能促进了平台职能的扩展和深化。今年5月10日,两地正式签署《清新—海珠产业投资促进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共建合作协议》,并挂牌成立了“反向飞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充分利用两地的法律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涵盖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法律咨询、国际国内民商事仲裁、公证服务、商事调解、法律援助、共享法务在内的六类法律服务。
更多的“双向奔赴”故事在“反向飞地”成为佳话。比如,海珠区以其显著的会展业发展优势和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的品牌塑造能力著称,而清新区则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品质优良的农产品。通过在清新—海珠产业投资促进中心设立“清新农产品展销中心”,两地巧妙地结合了各自的长处,不仅推广了清新区农文旅资源,同时也有效地对接了两地市场的供需关系,让产地的农文旅产品“卖得出”,让销地的消费者“吃得好”“玩得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聚焦于“反向飞地”,又不局限于“反向飞地”。清新区和海珠区计划以“反向飞地”为核心节点,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通过支持和鼓励企业参加广交会、茶博会等活动,不断扩大“贸易圈”、延伸“产业链”。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山品入湾、湾品进山”的双循环经济模式,促进两地在多个领域的深度交融、协同赋能,共赢发展。
近日,位于共建产业合作园区的粤检消防检测、膜法科技、卓遨科技、容海二期、裕泰实业、慷德家居、飞机维修等一批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计划于今年底试生产。在生产车间,运输车辆不停运转,工人师傅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为试生产作好冲刺准备。
“感谢清新区委、区政府提供周到的服务,项目推进才能‘加速跑’。”膜法科技公司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以生产深层浸染基膜为主,达产后可年产1500万平方米浸涂布PET膜,带动周边200多人就业。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园区发展的源头活水。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清新区发展动能,让共建产业合作园区真正发挥作用,两地合力开展招商引资,印发了《广州市海珠区—清远市清新区联合招商工作机制》《广州市海珠区—清远市清新区对口帮扶协作招商工作机制》,推进两地跨区域产业协作,协同开展产业融合发展招商。
为此,清新区选派招商引资骨干到海珠区的相关部门跟班学习,同时两地共同派遣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组成招商团,前往广州、深圳、东莞等多个城市以及湖北省、浙江省、福建省等地进行联合招商,成功吸引了超过20家优质企业入驻清新区。更有多家来自海珠区的先进材料、食品行业及轻工纺织企业到清新区实地考察,目前已有3家企业与清新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其余多个项目正在密切洽谈对接中。
事实上,清新区深刻认识到,要让前来投资置业的企业家真正感到宾至如归,需要自身拿出更大的勇气、更硬的实招,不断突破营商环境优化瓶颈,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小切口”推动营商环境“大变化”。清新区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切实对标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水平,全方位助力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打造与粤港澳大湾区等先进地区无差别营商环境。
严格落实区四套班子联系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签约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制度,常态化组团上门现场办公助企纾困,今年以来累计走访服务企业超400次,协调解决粤检消防、裕泰实业、中信环境工改工、龙湾投资标准厂房等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持续深入优化企业项目全周期跟踪服务工作,出台了“优化产业项目审批工作指引”和“优化行政审批六条”,明确提前服务、一次性告知、项目长责任制和阳光审批等服务细则,建立提前服务、容缺预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实行总图发证等工作模式,为产业项目提供“宽松优服务”,加快产业落地投产速度。
今年以来,清新区累计统筹推动59个工业项目落地,其中筹建项目共计17个、在建项目共计24个、竣工(投、试产)项目18个,组织召开协调会议16次,召开工业企业“前期报建”“小升规”及“技改”等政策培训会7次,为企业解决不动产证补办、协调审批流程缩短时限、厂区内管线迁移、项目规划验收等问题30件。成功为宏全食品、塑兴、鑫铜门业补办多年未办好的不动产证。
接下来,清新区将不断加强与大湾区城市在产业、技术、人才、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交流对接,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和“产业链牵头人”制度,依托清远经开区、清新—海珠产业投资促进中心“反向飞地”、区镇商协会等载体平台,动员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广招商、招大商、招优商,推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同时促进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加快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以大项目牵引投资有效增长。
今年1—10月,清新区新招引优质产业项目40个,总投资金额达34.47亿元,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了强力支撑。
在园区打造和产业有序转移方面,清远清新产业园被评为2022年度省“先进材料”特色产业园,成为清远市工业领域首个省级特色产业园。该园区在2023年全省园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是清远市三个优秀省级产业园之一,2023年度市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工作考核中再次获评优秀等次。在广东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工作考核中,海珠—清新县级帮扶协作获评优秀等次。
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工作是省委促进全省产业布局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接下来,海珠清新两地将进一步加大协作力度,集中力量,聚焦共建产业园建设,强化发展共谋、政策共享、资金共投、平台共建、资源共用,通过优机制、建平台、强产业、抓项目,推动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积极贡献。
项目位于经开区太平片区,占地约72亩,由清新区国资公司(德源城投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3.1亿元,总建筑面积约8.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1栋综合服务楼和7栋标准厂房。
项目位于经开区太平片区,占地约44亩,由清新区国资公司(德恒农投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综合服务楼、冷链仓库、配送中心和预制菜生产车间各1栋。
项目位于经开区禾云片区,占地约62亩,由清新区国资公司(德源城投公司、德源城泊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2.1亿元,总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2栋综合服务楼和6栋标准厂房。
项目位于经开区禾云片区,占地约17亩,由清新区国资公司(德源城投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1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1栋6层综合服务中心(含办公楼、人才公寓、商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