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通渭 | 经济日报·中国县域经济报】勇立潮头满目新——甘肃通渭迈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

政务   2024-12-16 09:04   甘肃  

通渭县城 通讯员 陈佰万摄

悦心国际书画村书画长廊一角 通讯员 张 赛摄

农民收获苹果 通讯员 李 和摄

农民分拣黄芪 通讯员 张 莉摄

风电基地 通讯员 张 赛摄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丘陵沟壑纵横,梯田错落蜿蜒,珍稀的“陇上神泉”已流淌千年。

如今的通渭,丹青溢彩、翰墨飘香;交通路网四通八达;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实效,全民共享碧水蓝天;风电和光伏发电让电力生产更环保、更可持续;储能电站的建设保障了生活、生产用电的稳定性,守护着万家灯火……

今年以来,通渭县主动融入“一核三带”“一区三地”发展格局,纵深推进“三抓三促”“五比五看”行动,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通渭。

产业聚链成势 发展攀高逐新

通渭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特殊的地理气候孕育了中药材的道地性、惟一性,拥有丰富的中药材品种资源。近年来,通渭县抢抓定西建设“中国药都”和“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战略机遇,整合各类县域资源和生产要素,全力打造中药材产业园,种植金银花、黄芪等道地中药材。全县金银花基地种植面积和黄芪标准化种植面积均已突破15万亩,带动约6万户农户参与种植,户均年收入2.5万元以上,全县中药材年交易量达到5.5万吨、市场交易额突破11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过28亿元。为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贯通、生态链完善,通渭县培育了70余家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清凉沅、梓通农业等5家道地中药材加工企业,投资2.74亿元建成金银花健康产业园,形成了“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一体化发展模式。

苹果产业也是通渭的一大优势特色产业。通渭位于北纬35°优质苹果生产带,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苹果生长。全县现有苹果种植面积15.4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0.2万亩,预计今年总产量可达9.8万吨,可实现产值6.5亿余元。

产业兴,乡村富。当前,通渭已形成“所有乡镇发展草畜产业,东北部和西南部乡镇发展果品产业,中南部乡镇发展花椒和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的产业格局,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乡野物阜民丰 温泉康养业旺

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记载的“温溪”,指的便是如今的通渭温泉,地表水温53.9℃,日泛水量6000吨以上,富含硼、硫、氡等32种元素及化合物,是国内少见的复合型富质高热矿泉。

通渭县充分发挥温泉优势,以中医疗法为特色,结合现代医疗手段,在县人民医院建成了中医康养温泉水疗中心,构建“传统中医+现代温泉水疗”的医疗康养模式。

为充分挖掘温泉这一珍贵资源,通渭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板块结合、区域开发、连点成线”的原则,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方式,融山水之美、书画之韵,谋划建设总投资18亿元、占地1800亩的温泉旅游开发项目,布局打造翰墨文化休闲区、温泉游乐门户区、温泉生态景观区、农耕文化体验区、温泉康养核心区等5个区域板块,建成20套生态康养书画研学别院、陇中温泉特色露营基地和度假中心,以及集水疗、洗浴为一体的“温泉水立方”。

筑牢生态屏障 实现绿色崛起

华岭山巅,风电机组高耸入云;牛谷河畔,高铁动车呼啸穿梭;山间梯田,生态产业多点开花。

通渭现有耕地面积232.24万亩、林地面积7.17万公顷,森林蓄积量68.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9.5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2.5%。

山清水秀的美景背后,有着通渭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投资4.3亿元实施牛谷河城区段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河道5公里,沿河建成21处水域,城市水域面积净增8.9万平方米。通渭县李家店乡获评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通渭县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双负责的“双抓”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中央、省级和市级环保督察为重点的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完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任务落实,协调指导并推动解决县内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今年以来,通渭已落地建设重点生态项目63个、总投资146.8亿元,全县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建立。

紧盯大气质量考核目标,通渭全方位开展大气质量提升行动,以散渡河小河口村断面水质达标整治为重点,全方位、多举措提升水质;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强化危废监督管理,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开展河湖“四乱”问题和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行动,推进牛谷河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和智慧河湖建设,持续改善水生态。

弘扬耕读文化 翰墨香沁城垣

在通渭,对书画的钟情渗透在人们的骨子里。

通渭县于1993年被原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县不足10万户人家,书画创作人员便有万余人,其中包含中书协理事2人、会员50人,省书协主席1人、副主席4人,中美协会员13人,民间书画收藏总量超过280万件。

在这里,不少农民扛起锄头是庄稼把式、拿起笔杆是书画艺人,他们用笔端渲染着“锄含云水笔含墨,耕罢梯田耕砚田”的恬淡与执着,用智慧书写着“人间繁华在长安,世上书香数通渭”的诗意与文明,在方寸之间演绎着“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追求与情怀。

通渭的各级各类学校均开设书画艺术课,将书画教育列入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教育之中。每年举办中小学生书画展和现场大赛,引导青少年从小培养书画兴趣、传承书画文化。

近年来,通渭县大力推动书画文化向创作、会展、培训、鉴赏、收藏、营销全产业链方向发展,建成翰墨文化中心、悦心国际书画村等高端书画发展基地。在众多书画艺术家和书画经纪人的接续奋斗下,通渭将书画打造成了颇具软实力的烫金名片,已成为全国性的书画作品集散地和交易市场,逐步形成了集书画收藏、创作和交易于一体的书画产业发展格局。通渭将立足特有的书画文化、耕读文化、红色文化和温泉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放大文旅综合效应,聚力建设“文旅名县”。

推动风光互补 建设清洁通渭

初冬的通渭,天寒风急。从山头到村庄,散布着一台台高耸的风力发电机和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板——这里已成为甘肃第三个、陇中首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2012年,在原国家电监会的大力支持下,通渭首台风力发电机组在华家岭吊装成功,定西市新能源装机实现零的突破。近年来,在国家能源局的倾力支持下,多家大型电力企业相继落户通渭,吹响了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嘹亮号角。

通渭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主任邢兆锋介绍,目前,通渭已建成并网新能源项目146.24万千瓦,其中风电基地120万千瓦、光伏项目26.24万千瓦,累计实现发电量99.4亿千瓦时。

针对风力及光伏发电方式波动性、间歇性的供电特点,通渭配套建设了多处储能电站,以“巨型充电宝”在风光发电资源充沛的时段储存电力,并在电力短缺而用电需求量大时释放能量。以清洁高效的绿色能源取代燃煤,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通渭实施的“压缩空气+锂电池组合式网侧共享储能电站创新示范项目”,是国内首个压缩空气与锂电池耦合的储能项目,可有效改善当地电源特性,助力通渭打造陇中重要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既注重发展清洁能源项目,又用“巨型充电宝”存住好“风光”——“风光互补,清洁通渭”的名片实至名归,在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用活红色资源 讲好“大思政课”

一座革命纪念馆就是一个红色基因库,一件革命文物就是一本历史教科书。

近日,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度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介精品项目名单,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镇会议纪念馆联合甘肃农业大学申报的“‘三学三践三融入’红色文化育新人”现场教学类项目榜上有名。

位于通渭县榜罗镇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镇会议纪念馆,以榜罗镇会议纪念馆展陈馆、榜罗镇会议旧址为主体,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先后获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40多个教育教学基地称号。榜罗镇会议具有决定中共中央和红军落脚陕北的重大意义,生动诠释了长征精神,激励着后人以史鉴今、砥砺前行。

通渭是一片红色的热土。这里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镇会议召开的地方,是毛泽东《七律·长征》首次朗诵的地方,是长征途中四路红军全部过境的地区之一,是中央红军长征走出草地后占领的第一座县城,全县共有43处革命遗址。近年来,通渭积极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和“纪念馆里的思政课”,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记者手记

通渭近年来扎实推进“六大现代产业园区”建设,促进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动力活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红色通渭、书画通渭、耕读通渭、生态通渭、养生通渭、清洁通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像一颗镶嵌在甘肃省中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魅力。(本报记者 吴舒睿 通讯员 李苏敏)






监审:张文博   编审:杨强鹏

责编:张    赛  编辑:王卓香

往/期/回/顾


邵鹏带队赴福建开展招商考察活动

【央媒看通渭 | 经济日报·中国县域经济报】冬闲人不闲 果园管护忙

关于开展摩托车、电动车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通告

通渭发布
通渭县官方微信:发布通渭新闻、传播通渭声音、展示通渭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