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娃”遍地,父母再不懂“优势教养”就晚了

教育   2024-08-17 21:01   福建  

关注米果妈视频号

跟着米果妈一起聊育儿


近期出现了一个新词——“烂尾娃”。


这个词形象地描述了许多孩子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苦读后,最终却未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位置。


尽管他们拥有高学历,但在进入职场后却显得迷茫无助,甚至被称为“毕业即失业”的一群人。

“烂尾娃”现象的原因


1. 过度关注考试与成绩


“烂尾娃”现象的形成,与社会对考试和成绩的过度关注密切相关。


在中国,尤其是在一些教育资源匮乏的小镇,许多孩子被迫成为“做题家”,他们的整个生活几乎都围绕着学习展开。


以张锡峰为例,他的经历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现象。


作为一名典型的“小镇做题家”,张锡峰从小就将学习视为生活的全部。


他每天将学习之外的时间压缩到极致,早起晚归,几乎没有个人生活。


他曾经认为,只要努力考上重点大学,未来就会一片光明。


然而,当他终于考上了重点大学,却发现自己对社会的了解几乎为零,除了书本知识和应试技巧,他对其他事情茫然不知。


这种以成绩为唯一目标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导致他们在面对高考后的人生时,显得无所适从。


张锡峰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虽然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但进入大学后却感到内心空虚,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最终在社会中感到迷茫和无力。



2.缺乏内在驱动力


另一个导致“烂尾娃”现象的原因,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内在的驱动力。


在高考的压力下,许多孩子将学习视为一种被迫接受的任务,而非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张锡峰在大学期间逐渐认识到,自己对计算机专业毫无兴趣,甚至讨厌写代码。这种对专业的厌倦,进一步加剧了他对未来的焦虑和不安。


高考后,许多孩子失去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他们曾经以为考上名校就是成功的终点,但现实却告诉他们,高考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未来的路还很长。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孩子感到失落和无助,找不到继续前进的动力。这种无目标、无动力的状态,使得他们在面对就业压力时,显得格外脆弱和无力。



3.社会现实的冲击


当这些孩子进入社会,面对高房价、高物价和激烈的就业竞争时,现实的残酷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无力感。


尽管他们拥有高学历,但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却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


许多“烂尾娃”在毕业后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只能在图书馆或咖啡馆中“假装上班”,一边修改简历,一边在招聘平台上寻找机会。


这种无处安放的焦虑,如同乌云般笼罩在他们头顶,使他们更加陷入迷茫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


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


 1. 成绩至上的教育模式


传统教育中,成绩至上的观念一直主导着孩子的成长轨迹。


家长们往往将孩子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内在需求,导致了孩子心理上的不平衡和潜在的心理问题。


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贺岭峰的经历,也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贺教授曾像许多普通父母一样,为女儿规划了“最优路径”,让她进入最好的学校。


然而,由于同学间的激烈竞争,女儿的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成绩始终不理想。


贺岭峰认为这是自己没有为女儿提供足够支持的缘故,便加大了对女儿学习的干预,甚至陪她熬夜学习。


然而,女儿的成绩不仅没有提升,反而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她甚至一度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这一事件让贺教授意识到,自己过度关注成绩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女儿的内在需求和心理健康。



2. 忽视孩子的个性与天赋


传统教育方式的另一个弊端,是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和天赋。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内在的优势。


然而,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符合社会的标准,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将他们塑造成一个个标准化的“优秀学生”。


贺岭峰在意识到这一点后,决定改变对女儿的教育方式。


他开始尊重女儿的兴趣和天性,发现她虽然在学业上表现一般,但对漫画和日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天赋。


在贺教授的支持下,女儿自学了日语,并创作了不少漫画作品。


在高中时,她已经能够在两家日本动漫公司实习,并且表现出色。


最终,她凭借自己的特长,收到了七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顺利走上了自己喜欢的职业道路。 


“优势教养”的提出与实践


面对“烂尾娃”现象,我们需要反思传统的教育方式,转而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天赋挖掘。


贺岭峰的转变过程,正是“优势教养”的一个实践案例。


 1. 什么是“优势教养”


“优势教养”是指父母应当尊重孩子的个性,发掘并培养他们的内在优势,而非一味追求成绩和名校。


“优势教养”的核心在于,让孩子在自己的赛道上发光发热,而不是被迫跟随社会的标准化路径。


通过贺岭峰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尊重孩子的天性并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优势,远比简单追求高分数更能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


贺教授的女儿虽然在传统的学术考试中表现平平,但她在漫画和日语方面的天赋,却为她打开了另一扇成功的大门。


这正是“优势教养”的魅力所在。


如何进行“优势教养”


为了更好地实践“优势教养”,父母需要掌握一些具体的方法,帮助孩子发现并培养他们的优势。


 1. 使用SIGN模型发现孩子的优势


马库斯·白金汉提出的SIGN模型,可以作为父母发现孩子优势的有力工具。SIGN模型包括四个信号:


S—成功感(success):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效能感,能够轻易做好某件事。比如,有些孩子擅长绘画,有些则在朗诵时表现得绘声绘色。


I—自主感(instinct):孩子对某些活动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自己想要去做。例如,有些孩子喜欢拼积木,可以一做就是几个小时。


G—成长感(grow):孩子在某些领域学得比别人快,进步更明显,容易产生成就感。比如,有些孩子在学习手工制作时,能够迅速掌握技巧。


N—满足感(need):孩子在完成某件事后,即使感到疲倦,依然会有强烈的满足感。这种内在的满足感,正是潜能的信号。


父母可以通过观察这些信号,发现孩子的优势所在,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2. 三个关键方法培养孩子的优势


除了发现孩子的优势,父母还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帮助孩子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现实中的成功。


注重过程而非结果


鼓励孩子享受过程,而非过分关注结果。


正如谷爱凌的母亲所说,只有在享受过程中,孩子才能真正专注,并从中获得乐趣。


谷爱凌正是在母亲的鼓励下,保持了对滑雪的热情,最终在赛场上不断突破自我。


因此,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去尝试和体验,而不是一味追求最终的成绩。


提供脚手架(发展辅助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孩子当前能力范围内,能够在适当支持下完成的任务。


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优势,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跨越“最近发展区”,逐步实现自我提升。


例如,贺岭峰为女儿提供了学习日语和绘画的资源,帮助她逐步提升自己的技能。


给予正向反馈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认可。


正向反馈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还能帮助他们保持对事物的兴趣。


父母应当多给予孩子正面的评价和鼓励,尤其是在他们展现出自己优势的时候。


教育的真正目标,不是简单的成绩追求,而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尤为重要。


他们不仅是孩子学习的监督者,更应当是孩子优势的发掘者和支持者。


通过“优势教养”,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找到自信和乐趣,从而避免成为“烂尾娃”。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天赋,帮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取得成功。


最终,我们应该明白,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对高考,更是为了让孩子在未来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一个快乐、独立且有成就感的人。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推送啦!


米果妈and麦豆妈
米果妈and麦豆妈的自留地,吐槽带娃生活,种草生活好物。来陪我们聊聊当妈的这些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