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米果妈视频号
跟着米果妈一起聊育儿
作为父母,我们总希望孩子能顺利成长,避开我们曾经走过的弯路。
然而,当我们过度干涉孩子的生活时,往往适得其反。
前段时间在互联网上看到有位家长在诉苦,自家儿子不听话、固执,不论怎么说教,孩子总是反感,甚至抗拒自己的好意。
她不理解,明明自己是为孩子好,为什么每次孩子都拒绝沟通,甚至不愿意听她的话。
这位母亲的苦恼其实是很多家长的写照。
他们的初衷是好的,想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来帮助孩子走向成功。
但过度干涉孩子的生活和决定,往往会引发孩子的反感,甚至伤害他们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过度干涉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在了解了那位母亲与孩子的相处方式后,我发现她的问题并非个例,而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她的焦虑和对孩子的高要求,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紧张不堪。
这个男孩的母亲对儿子的期望极高,几乎每一件小事都要进行详细指导和监督。
无论是学习、社交还是生活细节,她都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自己的意见,甚至常常唠叨不止。
每当她试图“教育”孩子时,儿子都会表现出极大的不耐烦。
每当她说教,儿子总是会顶一句:
“知道了!烦不烦!我又不是傻子,每天都说说说,有完没完!”
母亲对此感到非常不解,她认为自己只是站在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想要帮助孩子避免走弯路,给他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可是,她越是这样做,孩子就越反感,甚至对母亲的话不屑一顾。
这种状况持续了很长时间,母亲的焦虑情绪也逐渐加重。
她开始频繁地回忆自己养育孩子的不易,甚至在孩子面前流泪,控诉儿子不理解她的良苦用心。
结果是,每次这样的“沟通”都以母亲的控诉和儿子的沉默结束,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
古话说得好:“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其实,父母的最大问题,也在于总想扮演“为人父母”的角色。
当父母自认为站在一个更高的认知水平上,以一种自负的姿态来教育孩子时,往往忽视了孩子的真实需求。
父母认为自己在传授经验、指导人生,实际上却是在把孩子推向远离他们的方向。
一位母亲早上被女儿推醒,女儿说要送她一份礼物。
母亲摸到枕头下的一张撕成半张的纸币,还没反应过来,女儿已经解释了:
“妈妈,这是我送给你的半份礼物,另外半份我放到了爸爸枕头下。”
母亲当时有些警觉,她本能地想要教导女儿关于金钱的价值和使用方法。
但她突然意识到,此时此刻,女儿的重点并不在金钱的价值,而是在于她平等地分享了自己珍视的东西,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
于是,这位母亲选择了感谢女儿的礼物,而不是马上进行“教育”。
事后,母亲感慨道:“我们为人父母的,经常会有一种奇怪的自负心,总觉得自己需要教给孩子点什么。可是,孩子真正关注的,往往和我们所担心的并不相同。”
这一段话点出了父母教育孩子时常犯的一个错误:在孩子的行为中寻找可以“上课”的机会,而忽略了孩子当下的真实感受。
比如孩子分享礼物时,父母关心的是金钱的价值,而孩子想要的仅仅是父母的认可与高兴。
这种自负心态还体现在父母对孩子成绩的关注上。
有一次,一个男孩考了98分,兴奋地告诉父母,然而父母的第一反应不是称赞,而是问他丢掉了哪两分。
这样的反应让孩子感到失望,因为他本希望父母能分享他的成就感,却只得到了批评。
当父母站在高位,用自负的心态看待孩子时,往往会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导致亲子关系的疏离和紧张。
孩子需要自己的体验,而非父母的经验
在现代教育中,父母往往希望通过传授自己的经验来帮助孩子避免失败。
然而,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形成对世界的认知。
著名企业家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童年时他生长在徐霞客的故乡,听着徐霞客的故事长大。
他从小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六七岁时,母亲带着他坐船从长江到上海,这次经历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世界的广阔,也在心中种下了成为“徐霞客”的种子。
多年后,俞敏洪在文章中写道:“大人所谓的‘标准答案’教不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独立自主能力的孩子。
只有孩子自己真实的体验,才能培养出他们对生命的热情,才有可能在未来拥抱更丰富的生命。”
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才能形成独立的思维和判断力。
父母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它们只能作为参考,而非孩子成长的唯一指导。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分享过一个有趣的观点:有经验的人,反而更容易创业成功。
他认为,我们传统的教育是结果导向,过于追求成绩和正确性,却忽视了动手能力和实际能力的培养。
而这些能力,恰恰需要在一次次的实践和试错中才能真正掌握。
雷军还指出,我们的文化中,对错误并不宽容,这在教育中尤为明显。
我们追求孩子的成绩,希望他们达到我们心目中的“正确”或“成功”,但这种过度的期望和追求,往往会压抑孩子的创造力和独立性。
成长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孩子才能形成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如果父母总是以自己的经验规训孩子,孩子可能只会成为父母的复制品,而难以形成自己的思想和个性。
父母应成为孩子的精神战友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仅仅是教育者,更应是孩子的精神战友。
只有这样,才能与孩子建立真正的信任与沟通,帮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找到自我。
教育不应只是单方面的影响,而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双向互动。
父母影响孩子,孩子也在影响父母。
通过这种互动,双方可以在彼此的镜子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与优点,进而在不断的质疑、认可、反思和改进中共同成长。
雷军在谈到如何教育女儿时,提到自己从不盯着女儿写作业,而是用另一种“陪”的方式。
当女儿告诉他自己英语好时,雷军会说自己数学好,然后两人互相当老师,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这种互动不仅增进了父女间的感情,还让女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了学习成绩。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视频。
男孩问妈妈:“为什么每次我玩手机,你都要限制?”
妈妈回答:“因为玩手机是你的欲望,需求应该被满足,但欲望需要被控制。”
这段话虽然道理很对,但却没有得到孩子的认同。
这应该是大多数家长曾经犯过的错误。
每当看到孩子沉迷于手机时,总是忍不住说教,希望孩子能克制自己。
但孩子的反应总是冷淡甚至反感,这让父母感到很无奈。
如果说父母可以换种方式,那是否能有成效呢?
比如说有个妈妈在孩子面前玩了一会儿手机,然后故意表现得很焦虑,开始赶工作。
随后,和孩子聊天,向其诉苦说,因为玩手机耽误了工作时间。
孩子开始认真考虑起她的话题,并主动减少了玩手机的时间。
这位妈妈通过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互动,更加容易地与孩子达成共鸣,而不是单方面地强加自己的观点。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放下过度干涉的姿态,成为孩子的精神战友。
父母的角色不应是控制者,而应是陪伴者、支持者和引导者。
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探索世界,去犯错,去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共同面对成长中的挑战,在彼此的陪伴中,找到真正的幸福与满足。
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孩子的精神战友,共同书写属于他们和我们的美好人生。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推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