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米果妈视频号
跟着米果妈一起聊育儿
在育儿的漫漫长路上,许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孩子拖拖拉拉、不主动,面对作业和家务事,似乎总是缺乏动力。
家长们常常感到无奈,认为孩子“懒惰”、“没有上进心”。
然而,事实可能并不简单。
孩子的懒散和拖延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而这些原因与孩子的内在动力密切相关。
孩子的“懒”和“拖延”通常有着明确的表现形式。
比如,孩子的房间总是杂乱无章,衣物随意丢弃,书桌上摆满了作业却迟迟不动笔;
写作业时,不是发呆就是东摸西碰,甚至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看看窗外,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时,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责备孩子:“你怎么这么懒?一点上进心都没有!”
很多家长认为,懒惰是一种性格缺陷。
然而,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行为通常是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他们懒散、拖延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原因。
孩子懒散的原因可能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比起孩子的行为,家长更应当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和需求。
小雨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渴望当班长,因为他想像“奥特曼”一样保护同学。
小雨的妈妈阿玲却把当班长与成绩挂钩,认为只有成绩好才能竞选班长。
于是,她为小雨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
起初,小雨听从妈妈的安排,但慢慢地,他逐渐感到疲惫,并对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
小雨的懒散并不是因为他懒惰,而是因为他的内心充满了冲突。
他最初的动机是保护同学,但妈妈的期望却将这一动机转化为追求成绩的压力。
这种不一致让小雨产生了困惑:我是为自己努力,还是为了妈妈的期待而努力?
这种心理冲突导致了小雨的拖延和抵触。
内在动力是推动孩子积极行动的源泉。
没有内在动力,孩子就会变得被动,对学习和生活缺乏兴趣,从而表现出懒散的样子。
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内在动力是孩子主动学习和追求意义的最为稳定的动机。
当孩子对一件事情没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时,他们自然就不会主动去做。
反之,当孩子对某件事情充满热情时,他们会全身心投入,甚至不需要父母的催促。
这与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出一辙。
父母过度干预孩子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对孩子的学习和活动安排进行严格控制,往往会压抑孩子的自主性。
这样一来,孩子很容易丧失对自己行动的掌控感,觉得自己的一切都被父母主导。
当孩子无法自主决定自己想做什么、怎么做时,他们就会失去内在的成就感,进而表现出“懒”和“拖延”的行为。
那么,作为父母,如何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拥有对学习和生活的主动性呢?
1. 帮助孩子找到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孩子对某件事情充满兴趣时,他们自然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
家长应当观察并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无论是绘画、音乐、运动还是科学,只要孩子有了兴趣,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出来。
2. 设定明确的目标
帮助孩子设定明确的目标,是激发内在动力的重要途径。
目标给孩子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为他们的行动注入了动力。
与孩子一起制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让他们知道自己要朝什么方向努力。
更重要的是,要将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可实现的小任务,帮助孩子在每一个小成就中获得满足感。
设定目标时,家长还需要注意目标的适当性。
如果目标过高,孩子可能会因为挫折感而失去动力;如果目标过低,孩子可能觉得无挑战性而感到无聊。
找到平衡点,让孩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既能体验到挑战,又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 给予自主选择的权利
让孩子自己决定做什么、怎么做,是培养他们内在动力的重要步骤。
自主选择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主感和责任感。
当孩子感到自己可以掌控事情的进展时,他们就会变得积极主动。
让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时间,决定今天先做哪一项作业,或者在完成家务时选择自己喜欢的任务。
当孩子感受到自主选择带来的满足感时,他们的责任感和行动力都会随之增强。
4. 培养责任感
责任感是激发内在动力的重要因素。
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承担一些小任务,帮助他们逐渐培养责任感。
比如,照顾宠物、整理房间、帮忙做家务等任务,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环境的影响,进而增强责任心。
孔子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通过从小培养责任感,孩子会意识到他们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责任感将成为他们面对生活和学习挑战的内在驱动力。
5. 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每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表扬和认可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是对孩子努力的一种肯定。
尤其是在孩子完成一些小目标或者克服困难时,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持久的内在动力。
需要注意的是,鼓励应当是具体的、真诚的,而不是泛泛的夸奖。
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从而激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行为。
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家长需要足够的理解和耐心,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批评,而是要以支持和鼓励的方式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与此同时,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和感受,也有助于孩子逐步增强内在动力。
孩子的“懒”和“拖延”并非天生,而是内在动力不足的表现。
作为家长,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行为表面,而是要深入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通过帮助他们找到兴趣、设定目标、给予自主选择的权利,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激发出内在动力。
用欣赏和理解的眼光看待孩子,尊重他们的成长节奏,帮助他们找到自我驱动的力量。
当孩子对生活充满热情时,他们的未来必将充满无限可能。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推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