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2024年7月30号,宁夏大学新华学院“青春‘红’途小分队”赶赴固原市隆德县杨家店村,开展实地走访和调查研究。重访革命老区,运用中医四诊工作法,在调查研究中“望”民情、“闻”民声、“问”民意、“切”民忧。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发现问题、善于思考、善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具体问题,以此增长智慧才干。
实践过程
(一)望:察明实际情况,抓准社会现象
青春红“途”小分队对宁夏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进行实地调研参观学习,深刻感悟红色文化的价值意蕴,重温红色革命故事,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一心为民的革命情怀。红军长征纪念馆宏伟庄严,陈列着丰富的革命历史文物和珍贵资料,讲述着中国共产党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伟大事迹。展览馆吸引众多党性学习教育者和研学团队前来参观学习,感受浓郁红色文化的价值意义。
参观学习完毕后,调研小分队对纪念馆周边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整体考察。调研小分队观察到,纪念馆周边建筑规划坐落整体较好,群山绿树中的杨家店村“红”得格外醒目,沿途鲜红的五角星、红色革命宣传标语、红军雕塑和各种红色墙绘等随处可见。杨家店村在保留原住居民住房、生产、生活格局的基础上,整合优化村落资源,坚持注重品质、体现特色,建成集红色文化、乡土风貌和乡村旅游民宿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六盘山下“红军村”。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还依托六盘山森林生态资源,发展赤松茸等高端菌菇产品,带动全村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
通过细致走访,调研小分队仍然发现,杨家店村在整体规划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优化的空间;交通便捷度还不够;民宿规范化经营有欠缺、条件稍显简陋;游客服务配套体系不健全;文旅融合有欠缺等。
(二)闻:深入观察体验,倾听群众呼声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小分队随机进入到农户家中,通过与农户座谈的方式了解基本民生状况和村民对于发展红色旅游、全域旅游的看法和建议。
村民吕大叔家中有6口人,共育有4个孩子,其中3个还在义务教育学习阶段,自己和妻子都身患基础疾病。平时家庭收入以就近务工为主,今年工地大部分停工,基本找不到工作。自己家中有耕地,多以山地为主,享受退耕还林补贴政策。由于近些年来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好转,野生动物数量剧增,自有耕地多受野生动物袭扰和破坏,种地收成甚微。在问到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时,他表示红色文化是他们的骄傲,也是当地旅游业的根基,应该加大宣传和开发力度。
(在杨家店开展入户调查)
村民王小花(化名)是一位单身妇女,有3个子女,其中2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年纪小,且自身患有基础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依托近年来红色旅游文化的大力发展,王小花乘机开了一家小商店,目前家庭收入以小卖部经营盈利为主,基本能够维持生活开支。在问及关于当地红色文化的意见建议时,其表示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在村子的几乎都是老人和年幼的孩子,这就导致红色文化传承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她更多希望年轻人能够回乡发展,更好发展好杨家店的旅游名片,好带动集体增收致富。
(在杨家店开展入户调查)
村民刘小丽(化名)老人讲自己常年独自留守家中,子女均已成家工作,工作地点均在外地,子女只有到节假日可能回一趟家,家人团聚。在问到生活保障和对旅游业发展时她表示,在这里住了10多年了,是眼看着生活越来越好的一代人,她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希望每一家门前都有修好的路,村子里增加一些健身器材,拥有老年人活动中心等一些基础设施,这样就能让老年人有一个打发时间的地方。她还希望政府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同时也保护农业的发展,保护农民的基本收入方式。
(三)问:谙熟沟通良策,强化询问逻辑
本次调研走访地点为杨家店村,因其特殊性,调研小分队采用随机入户的方式进行调研采访,在访谈中问的问题比较随机,但主题多聚焦在民生保障和红色旅游资源发展利用等相关问题上。
固原位于革命老区,由于其自身区位发展限制过去长期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隆德县又是贫困县,故本次入户重点想了解脱贫后村民整体的生活水平如何、有没有返贫情况、收入状况如何、村集体产业发展参与程度、红色旅游和特色产业发展参与程度等。因此在访谈时先把家庭基本情况放在第一位,问的比较详细,而且问询方式尽可能使用方言,采用拉家常的方式进行聊天,以此获得较为真实可靠的基本情况。从访谈的内容和受访者的表述来看,调研小分队基本上拿到了信度较高的采访资料,但在对比相关收入数据时发现仍然有较小出入,但采访数据基本真实可用。村民相对而言对政府的相关政策较为满意,对当地旅游业发展持支持和鼓励意见,也对相关问题提出自身的意见和看法。
综合而言,调研小分队认为本次采访,问询策略整体而言较为完善,问询逻辑强,访谈更注重真实数据的采访和收集以期达到研究分析之目的。
(四)切:概化经验事实,提炼理论价值
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和大量信息数据分析,调研小分队对本次调研内容通过集体探讨的方式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分析:
1.杨家店村在利用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但在旅游名片打造、旅游资源深度挖掘、整体规模效应显现上存在一定短板。
2.人才是第一资源,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红色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离不开青年才俊,但杨家店村面临着青年人才不断流失的窘境,需要优化人才政策和营商环境,为青年才俊回乡创业提供更多便利与机会。
3.打开思路,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子。杨家店位于六盘山脚下,此地7月份日均温度为25℃,为避暑胜地,可以进一步打造农家乐和避暑度假村融为一体的新路子,提供长租或短租公寓的设施,以此满足更高端更多元的消费需求。
4.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完善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有之义,也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工程,更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休闲度假的必需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好生态才会有杨家店村休闲度假的未来,因此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一刻也不能放松,严格落实相关规定,有序补偿农民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5.千方百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多措并举带领农民增收致富。隆德县脱贫成果取得来之不易,消灭绝对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坚定不移。实现历史伟业唯有脚踏实地大抓产业政策、多谋产业路子、多带农民增收才是正道,唯有苦干实干,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才能将群策群力应用到村子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上。伟大复兴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成果收获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是一次非常难得的调查研究机会。通过深入基层走访普通农户,调研小分队了解到乡村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次最大的收获就是实践团成员认识到了真实乡村的现实困境,找到了自身的奋斗目标和价值所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只有把个人的所思所想践行在祖国大地最需要的地方,才能不辜负“青春”二字,才能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
来源:微观新华
+
编辑:王雪娜
+
校对:兰 鑫
+
监制:王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