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日报》关注:宁夏“青年实干家计划”让青春之光在服务中绽放

政务   2024-09-14 15:45   宁夏  





时隔一年,江苏小伙罗宜恒从宁夏大学毕业后再回到宁夏,目的地已从首府银川市变为中卫市海原县三河镇。

罗宜恒是江苏常州市人,6年前,他考入宁夏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4年本科时间不曾虚度,不仅成为宁夏学联主席,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成为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
“因为本科时期一直在关注团委相关工作,今年看到自治区团委发布的青年实干家计划‘招募令’,觉得很有挑战,我就立即和3位同学组队,通过‘揭榜挂帅’,选择到海原县三河镇开展乡村教育服务。”罗宜恒说。

罗宜恒(右三)在三河镇开展教育服务活动。

今年7月,自治区团委、宁夏学联共同启动“青年实干家计划”,以项目化为主要方式,结合宁夏实际,创新推出“基层需求清单”“实践需求清单”的匹配选拔机制。其中,面向基层收集梳理形成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社会治理等5大类240余项“项目需求清单”,面向区内具备硕、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高校收集形成了40余项“实践需求清单”。

项目自启动后,共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28所高校、417名学子先后在全区21个县区开展实践,实现了地方与高校需求的精准对接。
罗宜恒的团队由华中科技大学和宁夏大学硕士组成,以线下3人、线上1人在三河镇开展为期一年的乡村教育服务,他们带领乡村儿童开展思想引领、身心成长、科技创新、快乐学习、推普普法、反诈安全等内容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罗宜恒发现,自己所学的教育技术知识得到充分运用,但也有不少知识和实际是脱离的,“我们4个都是教育相关专业的,这次实践对我们的教学研究也提供了翔实案例,可以说,我们和孩子们都获得了成长。”罗宜恒说,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社会现实场景中发现了“真问题”、又能产出“真成果”,在深入观察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提升农村教育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微建议”“金点子”,比如,脱贫攻坚成果扎实,乡村学校的硬件都很不错,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如何获得更多沟通与陪伴,形成“不断线”的关爱滋养,是他们成长中更为迫切的需要。

“青年实干家计划”启动仪式。

浙江大学博士生赖雨秋和团队成员在银川市西夏区科工局开展政务类综合实践。赖秋雨认为,“青年实干家计划”不仅是一次实践机会,更是宁夏与浙江大学之间服务需求与实践需求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将学术问题、成果带到基层进行论证、检验,实现双向赋能,将充分发挥所学所能,将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服务地方乃至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据了解,“青年实干家计划”还组织各实践团队先后前往银川市长城花园社区、闽宁镇、银川市城市规划展示馆、金凤区润丰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与产业考察,与宁夏大学等当地高校开展“新质青年说”联合宣讲,围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学生就业发展、团学工作分别进行座谈交流。
自治区团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宁夏团区委将继续在“青年实干家”计划中,发挥好统筹联络的作用,做好后续实践的跟踪联系指导,真正形成一批的有特色、叫得响、立得住的实践成果,梳理总结经验,形成更完善、更成熟的选拔、保障和实施机制,努力实现高校优秀人才与我区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精准匹配和双向赋能,培养一支实干担当青年人才队伍,吸引一批青年人才来宁就业创业。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编辑:王雪娜

校对:兰   鑫

监制:王雪娜


宁夏学生联合会
宁夏学联是以引导全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学生创业就业、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活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各学校学生会的联合组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