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膺担当砺青春,奋楫扬帆启新程
理学院团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理念贯彻工作全过程,理学院团委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校团委的具体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形成“举旗帜、重引领、强队伍、育新人”的工作思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素养提升为主线,以团学活动为载体,以组织建设为保障,努力构建助力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的团组织,争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以思想育人为引领,强化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一是构建团员和青年学习场域。理学院团委始终把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每月主题学习的首要任务,构建“学习有清单+成果有检查+活动有展示+成效有评价”常态化学习模式,线上组建金字塔式学习群组,搭建学习内容“一键直达”32个团支部网络学习矩阵;线下以“2+4+3”育人体系模式,主抓“团支部”“青马班”两大主体基础,确保青年思想引领的方向性;抓好“政治理论+红色文化+实践研学+素质提升”四大教育助手,确保青年思想引领的系统性;用好“教育阵地、学习阵地、实践阵地”载体,推进青年思想的实效性。五年来,学院32个团支部,1000余名学生,形成了千余本团学笔记、10000余篇学习心得,培养青马学员300余人,其中1人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黑龙江省向上向善好青年、1人获省“青马工程”优秀学员、1人获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省优秀团干部等荣誉。
二是推进“青言青语”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理学院团委成立“青年宣讲团”,推进“青年上讲台”“朋辈榜样说”等活动,让青年学生成为学的主角,讲的主力,听的主体。五年来,学院团委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等7个主题开展青年宣讲100余场,优秀青年榜样讲述红色故事,榜样故事,校园故事200余个,覆盖学生近3万人次,切实发挥青年教师、专职团干、优秀朋辈的育人作用。2024年“大珩宣讲团”入选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
三是筑牢网络媒体阵地,唱响时代青年强音。学院团委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网络教育主题活动让思想联网上线,处处可见,时时可学。公众号“理学青年之家”持续打造“青年行”“青年学”“青年说”“青榜样”“青马工程”等品牌专栏,五年来,发布推文1500余篇,开辟原创栏目《党史微课堂》《党的二十大精神微课堂》等107期,《大珩故事》《理学先锋》等150余期,《“两弹一星"精神》专题学习板块和专题微团课连续推出22期。原创音频作品《我爱你中国》获黑龙江省第六届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三等奖,原创视频作品《小县城的冬奥梦》《加油向未来》荣获“我的冬奥梦”短视频创意作品大赛黑龙江省高校组三等奖和优秀奖。
以组织育人为保障,夯实基层团组织建设
一是创新优化共青团管理模式。五年来,学院团委以党建带团建,团建促班建,打造“一核—两促—多维”的管理模式,以党支部书记对接团支部书记,党支部支委对接团支部支委与班委,团支部支委与班委结对班级所有同学,通过点、线、面相结合,推进“党团班网格化管理培育链”进一步发挥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全面从严治团,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出台《理学院团委关于进一步规范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的实施办法》等3项制度,组织各团支部从工作规范入手,以“智慧团建”系统、《团支部工作手册》为抓手,把团员教育评议,年度注册与评先树优相结合,以闭环管理严格制度落实,加强过程监督和问题反馈,以结果为导向,将制度落实效果与团内评奖评优、团组织推优入党工作挂钩,保证“三会两制一课”落到实处。五年来,学院团委获黑龙江省“青年大学习”网络主题团课组织工作“先进集体”,辩论协会获黑龙江省高校“活力社团”TOP100,学院团委连续3年获校“五四红旗团委”,基层团建考核连续三年为“好”且排名第一,主题团日活动连续2年获“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2024年被授予“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三是凝聚团干部头雁领航力量。学院团委通过抓“关键少数”为重点,以建成高质量、高素质、高标准的团干部队伍为核心,具体施行团干部培训和民主评议考核制度,建立学生干部亮身份制度,实行学生干部挂科一票否决制度,建立了学生团干部成长档案,以1月一次例会,2月一次培训,3月一次考核的“1+2+3”工作模式,通过提高基层学生团干部专业能力为重点,打造共青团工作新样板。
以实践育人为基石,砥砺青年学生责任担当
一是在志愿服务中展现青年风采。学院团委制定《理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管理办法》,用好“志愿汇”平台,打造“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留守儿童支教”“一老一幼”“筑梦起航”“疫情防控”“理论宣讲”“社区对接”等志愿服务项目,搭建了校内、校外、企业、政府等23处实践基地。五年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500余场次,累计服务时长8000余小时,覆盖10000余人次,其中“'两弹一星'志愿宣讲”“筑梦起航帮扶渐冻症学生”“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等志愿服务被“中国青年志愿者”官微、中国青年网、黑龙江日报网等10余家媒体宣传报道,多名学生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
二是在社会实践中砥砺责任担当。学院团委为让学生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探索社会实践“项目化”,打造“科研项目支撑、专家教授指导、教师学工带队、本硕博同参与”的实践模式,突出红色文化实践,促进红色教育深入化;突出专业知识实践,促进学生专业知识运用,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传承红色基因、参与乡村振兴、践行科技报国。五年来,团委通过组织50余支队伍和学生分散实践,学生覆盖率达100%,参与人次达10000余人。其中,“东北抗联精神”社会实践项目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黑龙江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荣誉称号;实践调研报告获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评选的 “大我青春”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社会调研成果与东北振兴相结合,作品荣获第十八届“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此外,多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结果提出的务实性建议被当地政府采纳,相关事迹被“央视网”“中国青年网”等57家媒体宣传报道。
三是在双创驱动中激发青年创新活力。五年来,学院团委秉持与学院学科特色优势紧密结合、围绕学校学院重点开展团学工作的理念,成立了数学建模协会、物理协会、数学科创协会等3个学科协会,以“专业导师+社团导师”合作协同模式,在学科专业建设与学科竞赛培育之间搭建起“立交桥”,竭力为学院学科竞赛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学院团委坚持以“挑战杯”“互联网+”等赛事为依托,创办校“大珩杯”物理实验与科技创新竞赛,遴选责任心强、科研业绩好、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担任指导教师,将教师的科研课题项目嵌入到学生的实践环节中,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形成“学术骨干+青年教师+学工队伍+本硕博组队”参赛模式,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孵化,实现以赛促学、以赛赋能。近年来,由学院主办承办,团委协同配合的各类竞赛,学生参与竞赛覆盖率为90%以上。数学建模国赛全校参加350余队,累计1000余学生参赛,获国家奖20余项,省级奖150余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加250余队,累计700多人参赛,获国际奖60余项。其中特等奖提名5项。物理学术竞赛、物理实验竞赛获国家级奖项30余项,省级奖项100余项;在各项“挑战杯”“互联网+”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40余项。
以服务育人为根本,构建服务青年学生新体系
一是团促就业。为把准青年学生思想脉搏,学院团委深入全院本硕博学生群体中开展调研,并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团促就业”系列活动,积极动员联系学院教师团干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与企业对接,与专业沟通。近五年,我院“团团微就业”系统中的就业困难学生100%就业,开展团促就业专项讲座20余次,组织33名专业教师与122名学生结对子,开展就业指导会36场,组织朋辈先锋引领讲座22场,应用物理专业5年平均考研率为35.7%,就业率为94.5%。
二是团促学风。为加强学风建设,浓厚学习氛围,学院团委根据学生学习实际需要,制定“督学”“导学”“助学”“研学”的“四位一体”学风建设体系,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难点”,科研上的“痛点”,实践上“堵点”,成长中“疑点”,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以文化育人为主体,打造校园文化精品
一是传承“大珩精神”,形成文化育人品牌。学院团委结合学校特色,将“王大珩铜像”“王大珩院史馆”“王大珩传记”作为校园红色文化载体,通过“品读大珩著作,演绎大珩故事,传承大珩精神”文化育人工作思路,组建了“大珩宣讲团”“大珩读书社”“大珩话剧社”“大珩志愿服务队”,形成理学院“四个一”沉浸式育人课堂,与重要节日节点、入学教育、毕业生教育、党课、团课、社会实践等环节相融合,培养学生爱校、爱省、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精神品质。五年来,受教育学生累计10000余人次,2022年,以”大珩精神“思想引领创新创业能力的项目获批2022年教育部课题。
二是做强“一院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学院团委结合自身特点,打造了“理学之光”文化品牌活动,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理学院通过连续21年举办“主持人风采大赛”,为学校输送了一批优秀的主持人才;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上,学院团委还开展“特色辩论赛”“寝室文化节”“阅读国学经典”等系列活动,为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提供了平台和载体。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未来,理学院团委将进一步“团结青年、教育青年、管理青年、服务青年”,引导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国;团结引领青年学子听党话、跟党走,心怀家国,不负使命,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征程中挺膺担当,奋力谱写壮丽的哈理工青春篇章!
文字编辑:刘桂娟
图文排版:陈頔
图文审核:刘桂娟、左欣鑫、于丰源、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