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学校的办学历史
哈尔滨理工大学是黑龙江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大学,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 ”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 1950 年,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 1995 年合并组建而成,1998 年划转黑龙江 省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
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于 1978 年由黑龙江工学院更 名,新中国光学事业主要奠基人和创始人、“两弹一 星功勋奖章 ”获得者、两院院士王大珩担任首任校长; 哈尔滨电工学院于 1958 年由东北电器工业高等职业学 校更名并扩建为本科院校, 曾创建了当时全国唯一的 “ 电线电缆 ”专业以及在国内享有盛誉的“ 电机 ”和 “ 电工材料 ”专业;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1993 年 由哈尔滨机电专科学校更名,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示范性高等专科重点建设学校。(来源学校网站)
02
学校的办学理念
育人为本、特色立身、
科教融合、装备报国。
03
学校办学类型定位
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理工科大学;培养卓越拔尖、复合创新和应用型人才。(来源学校章程)
04
学校的办学层次定位
以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在保证质量的原则下,适当开展非全日制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依法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依法颁发学历证书或其他学业证书。
05
学校的学科发展定位
紧密结合黑龙江省在新能源、新材料、储能、先进制造、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环境生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需求,持续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
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以学科建设为牵引,积极创新学科组织模式,从冲击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夯实基础支撑学科、培育急需空白学科、筹建新兴交叉学科、建强省内一流学科 6 个层次有体 系地推进学科整体布局和高标准建设,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工程转化完整的创新链,构建机电引领、基础坚实、结构完整、交叉融合、高原稳固、高峰崛起、特 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学科体系。
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8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1 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 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 10 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布局 5 个、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建设 (培育)学科 11 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5 个一级学科获评B等级(全国前 20~30%); 学校的“工程学 ”“材料科学 ”“化学 ”学科进入ESI全球前 1%排行榜。
06
学校发展规划
到2025 年,学校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机电特色鲜明、学科专业布局合理、高层次人才汇聚、高峰高原崛起、高质量成果持续显现、有效支撑龙江科教强省和人才强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高等教育教学体系。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综合改革创新成效显著,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现代大学制度和现代化治理结构清晰完备;校园建设取得新进展,布局更加优化合理,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布局合理,动态调整机制基本形成,优势 学科形成若干国内一流特色学科方向,3 个左右学科跻 身国内一流学科行列,1个学科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学科 基础;原始和重大科研创新成果比较显著,为国家机电行业和龙江“六个强省 ”发展,提供有力的高水平科技服务支撑,助力龙江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建成一批国家、区域和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国家一流新工科专业,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工程教育体系,稳居我省高等工程教育第一方阵前列;体现学校综合实力的相关指标稳步提高,现代化治理体系机制运行良好,社会综合评价认可度持续攀升,初步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理工科大学 ”。
到 2035 年,若干学科跻身国内一流学科行列,电气工程学科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学科能力,学科群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产生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科研成果,在基础研究创新突破、前沿问题协同攻关、国家和龙江振兴重大战略需求破解方面有所作为,学校社会综合评价认可度持续攀升,为黑龙江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突出贡献,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理工科大学。
07
大珩精神、学校的校训和
质量文化
大珩精神:忠诚祖国、献身科学、淡泊名利、寻 优勇进。
校训:知行统一、博厚悠远。
校风:团结、奋进、务实、创新。
学风:勤奋、严谨、求是、 自强。
质量文化:基于OBE理念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
08
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4个校区,其中哈尔滨市有西、南、东3个校区,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设有威海校区,西校区为学校主校区,坐落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2号。总占地面积164.44万平方米,教学基础设施面积96.2万平方米。
学校有31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5 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部委重点 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23 个;省重点培育高端智库1个。
学校与企业、行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34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5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0 个。
图书馆藏书272.7万册,电子图书199.1万种,电子期刊36079种。(来源学校网站)
09
学校的学生数量(2024年
10月25日)
学校全日制本科生26231人(校本部19052人,荣成7179人);硕士研究生5411人,博士研究生559人;各类留学生137人(其中硕士45人,博士20人)。
10
学校教师队伍规模(2024年
10月25日)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52%;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85% ,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超过50%。
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外籍院士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卓越工程师1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8人,国防工业515计划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入选者5人,龙江学者12人,省级教学名师25人,省级青年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头雁团队1支。
图文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
图文排版:李冰冰
图文审核:范宇、金海心、于丰源、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