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时节,北极圈内冰雪融化,地面上白色慢慢地演变成棕灰土色,在太阳的光照下,棕灰的土地上逐渐增添了碧绿的嫩芽和微小的鲜艳花蕾……
当然,比起欧亚大陆上的树林和花草,这里地上的一切植物充其量也只能算杂草丛生,路边野花而已…
由于特殊的极地气候,这里没有任何稍微高大一些的树木,只有矮小的树丛,跟草丛差不多,但它们依然在顽强地与严寒抗争,顽强地开出鲜艳的小花,给人一种荒蛮而又神圣的感觉。
生物地理学将这里的环境称为「极圈冻原」,这里气候非常潮湿,但却没有树木,原因在于纬度高,使得生长季非常短、冬季酷寒,表土下为永冻层更不适合木本植物,分解作用缓慢,生产力、生物多样性、恢复力都很低。这里的生物数量很多,却几乎没有爬虫类与两栖类。
正因如此,生活在北极圈内的并非那些五彩缤纷的飞禽,而是适应极地气候的侯鸟,它们夏季飞到这里,秋季又飞回亚欧大陆的中部和南部。
这里最常见的是不同的海鸥,比如这种三趾鸥,它们善于潜水捕获,其捕物主要包括海鱼、浮游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
还有这种北极鸥,它是这里最大的海鸥,不仅仅夏天在这里,而且也在极地南部无冰水域中越冬。
极地区域没有猛禽,所以海鸥是这里的猛禽,其中北极鸥是最大的猛禽,它经常出现在其他北极鸟类繁殖地附近,主要以这些鸟类的蛋和幼鸟为食,除此之外它的食物范围还包括鱼类和海洋动物以及腐肉和废物。
崖海鸦栖息于北极圈附近的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近北极海域和北温带海域,寿命大约为20年。它们有翅膀可用于飞翔但不灵活,在水里游泳时异常灵活,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海里,仅在繁殖期生活在悬崖和海岛上经常潜入30-60米的水下,有记录显示其潜水最深可达180米。
别看它在水里本事很大,但飞翔时动作有些笨拙,不太像鸟,更像鸭。
有时它也会高声呼叫,驱赶其它竞争者。
甚至会为了争抢悬崖上的鸟窝而在空中、在水里奋力搏斗
在极地区域,崖海鸦没有天敌,唯一需要预防的猛兽是北极狐和北极熊。
为了防止北极狐偷袭鸟窝,更为了防止北极狐偷食鸟蛋和幼鸟,崖海鸦把自己的鸟窝建立在差不多垂直的陡崖上,它们在陡崖上立足的水平可称高超。
这个陡崖真的有点像崖海鸦居住的多层高楼,几百上千只崖海鸦在那里密密麻麻地建立了无数个鸟窝
近看时你会发现,它们似乎都傻乎乎地蹲在那里,可是仔细一看你就不难发现,它们有些脸朝外,更多的是鸟尾巴朝外
以后我们才知道,原来脸朝外的崖海鸦虽然守着鸟窝,但窝里还没有鸟蛋;而那些鸟尾巴朝外的崖海鸦,鸟窝里起码已经有一个鸟蛋,所以它们必须孵蛋
孵蛋是一个辛苦的任务,这里的天气很冷,所以一刻也不能离开,所以另一只崖海鸦必须下水,起飞,与其它崖海鸦一起飞到远一些的水域,捕鱼,寻食,然后回来给复杂孵蛋的崖海鸦喂食
就这样,整个悬崖上成千个鸟窝,随时都有很多崖海鸦起飞寻食,也有很多崖海鸦
这是红喉潜鸟,也是分布最广的一种潜鸟,以鱼类为主要食物,可以潜入7.5米的水中觅食。
它们飞翔的模样有点像大雁
那些岩石悬崖旁边坐落着高达一百多米的冰川,由于上层冰雪的挤压,下层的积雪成为典型的蓝色冰川
很有意思的是,接触水面的冰川不断地融化,产生了一个小型的冰洞,很多海鸥和其它鸟类都喜欢聚集在冰洞里
导游解释说,冰川是由淡水堆成的,一旦大量淡水融入海水,会突然减弱海水的渗透压,造成其中大量浮游生物的死亡,这些鸟类就是为了觅食浮游生物而来到冰洞
我们还时常能看到这种漂亮的北极燕鸥,寿命很长,大部分可活上20年。它们主要吃鱼和水生的无脊椎动物
它们也会潜水,捉鱼
这是常见的白颊黑雁,身边只有一只小雁。白颊黑雁通常在高山的悬崖建巢,像所有的鹅一样,成鹅不喂雏鹅。它们并不把食物带给新孵出的雏鹅,而是将雏鹅带到地面上,让它们学着寻食。
这应该被称为「比翼双飞」,看到它们我就忍不住按下快门
这是欧绒鸭,它们主要在北极以及其他靠近北方的地区繁殖,但会在冬季往南部温带地区迁徙,迁徙时会形成大片的鸟群。其飞行速度可达113公里每小时。
雌性欧绒鸭的羽毛色更接地气,估计这样更隐蔽吧
这是紫滨鹬,无时无刻都在岸边寻食水生动物
在极地区域基本上没有鸣禽,但凡你在斯瓦尔巴听到小鸟高歌,那一定是一只雪鹀
我一直觉得北极海鹦是一种很有趣的鸟,它们冠为黑色,脸颊灰色,腹部白色。喙大,为红黑色,腿为橙色,与其羽毛成为鲜明对比
成年雄性和雌性的外观很相似,除了雄性个头略大。幼鸟有类似羽毛,脸颊为深灰色。
面对面的时候,总觉得它有一种傻乎乎的样子,很可爱
驶近极地,天气变化无常,时而会突然出现浮冰和悬雾
很多三趾鸥都停留在浮冰上
突然它们起飞,离开浮冰,飞向悬雾
给人留下一种自豪而神秘的后影
不管前方多么迷雾缥缈,它们依然一如既往地向前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