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62岁的赵大爷最近感觉身体有点不对劲。先是打牌的牌友说他“脸色不好,发黑发黄的”,后来老伴也发现他早上刷牙时牙龈总是出血。最让他担心的是,照镜子时发现眼白有些发黄。赵大爷忍不住嘀咕:“这些症状能跟肝有关系吗?”
肝硬化,听起来吓人,其实是肝脏长期受到损害后的一种“防御性反应”。简单来说,肝脏在遭受反复损伤时,健康的肝细胞逐渐被坏死的组织取代,肝脏会变硬,最后失去正常功能。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所以肝硬化被称为“慢性肝病的终点站”。
肝硬化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在我国,乙肝是引发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许多人感染乙肝后没有明显症状,直到发展为肝硬化才被发现。
2.长期酗酒:长期喝酒的人肝细胞会不断受到损伤,容易诱发酒精性肝硬化。
3.脂肪肝:严重的脂肪肝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引起肝脏慢性炎症,进而发展为肝硬化。
4.其他原因:比如寄生虫感染、毒物摄入等,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早期的肝硬化症状容易被忽视
肝脏本身没有痛觉神经,所以即使受损也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很多人在肝硬化早期没有症状,或者只是感到疲劳、食欲不振,等到明显症状出现时,可能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
总之,肝硬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平时一定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尤其是有乙肝家族史、长期喝酒的人群,更要警惕。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负责解毒、代谢和合成。当肝脏受损时,头部往往会先发出信号。医生提醒,如果发现以下3种情况,要警惕肝硬化的可能:
1.面色发黑发黄,暗淡无光
肝硬化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内分泌紊乱,皮肤会沉积色素,造成面色黑黄、无光泽。这种“肝病面容”通常从眼周开始,慢慢扩散到全脸,严重时鼻头还会出现蜘蛛痣,看起来像一个“红点”周围带着小血管。
2.眼白发黄
眼白,也就是巩膜变黄,是肝硬化的典型表现之一。这是因为肝功能受损,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过多的胆红素沉积在眼白上,导致眼白发黄。黄种人皮肤本身偏黄,所以轻微的皮肤变黄不容易被发现,但眼白发黄却特别明显,尤其是在自然光下观察更容易看到。
3.牙龈频繁出血
肝硬化患者常常因为凝血功能下降,导致牙龈和鼻腔容易出血。刷牙时,哪怕是轻轻一碰,牙龈也会出血。更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鼻血不止。
如果这些症状出现并持续一段时间,就要尽快去医院做肝功能和腹部彩超检查,明确是否有肝脏方面的问题。
肝硬化继续发展,可能会导致肝细胞癌变,形成肝癌。预防肝癌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护肝脏,避免肝硬化的发生。做好以下几点,能有效减少肝脏损伤:
1.戒酒,减少肝脏毒性
酒精是肝脏的头号“敌人”。即使是少量饮酒,长期累积也会对肝细胞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酒精列为一类致癌物,因此,保护肝脏的第一步就是戒酒。
2.接种乙肝疫苗,定期检查肝功能
乙肝病毒是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重要因素。没有感染乙肝的健康人群,应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增强抵抗力。如果已经感染乙肝病毒,则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和乙肝两对半,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3.健康饮食,避免脂肪肝
吃得太油腻、甜食过多,都会增加脂肪肝的风险。脂肪肝若长期发展不控制,可能引发脂肪性肝炎,进而导致肝硬化。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果蔬,少吃高热量食物。
4.适度运动,增强肝脏代谢功能
每周坚持中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游泳或瑜伽,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肝脏代谢多余的脂肪,减轻肝脏负担。
结语
肝硬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它的早期信号,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如果发现面色发黄、眼白变黄、牙龈频繁出血等异常,一定要尽早检查肝脏健康状况。保护肝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关键。肝好,身体才健康,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给肝脏减减压吧!
官方推荐,点击下图,放心下单!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喜欢这篇文章吗?
别忘了点赞和分享给你的朋友!
感谢各位的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请给个赞,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获取更多科学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