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研究:每天排便超过1次,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一天排便几次才算正常?

文摘   2025-02-03 14:00   重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李大叔今年67岁,身体一直挺好,退休后他喜欢和老朋友们聚会聊天。最近,他总是感觉有些不舒服,尤其是排便次数变得频繁,有时一天竟然排便两到三次。李大叔担心是不是肠胃出了问题,于是找到了自己的医生。

医生看了看他的检查结果,告诉他说:“李大叔,您平时的排便习惯可能跟心血管健康有关。北大的研究表明,排便过多可能和心血管疾病有关系。”李大叔听后十分困惑,心脏和排便有什么关系呢?每天排便几次才算正常呢?


01
排便次数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很多人都认为排便次数多,可能只是肠胃出了问题,但北京大学的研究却指出,每天排便超过1次,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项研究跟踪了近50万中国人的排便习惯,发现与每天排便1次相比,每天排便超过1次的人,患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高12%,心力衰竭的风险高33%。

虽然这项研究没有给出明确的发病机制,但它提醒我们,排便的频率不仅仅是肠道健康的标志,它可能还与心脏健康密切相关。尤其是排便次数过多,可能与身体内的某些代谢或激素水平失衡有关,最终影响到心血管系统。

02
正常的排便频率和大便质量

根据专家的建议,健康人一般每天排便1次,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果排便的次数过多,或者过少,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如果每天排便超过3次,大便质地稀薄,含水量高,那可能是腹泻的表现。如果每周排便少于3次,大便干硬,排便困难,那则是便秘的症状。

除了排便次数,大便的质量同样重要。正常的大便应呈黄色圆柱形,质地软滑,表面光滑,无异常气味。如果大便变得特别干结,像羊屎颗粒一样,或变成稀水样,甚至有血便、粘液便等现象,都应该引起重视。

03
如何保持健康的排便习惯

要维持健康的排便习惯,关键在于调整饮食、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适当的运动根据专家的建议,李大叔开始逐渐养成了以下几项健康的生活习惯:

固定时间排便:每天早晨起床后,吃完早餐的1小时内排便是最合适的时间。这是因为,早晨起床后体位的变化和进食后的胃结肠反射都会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更加顺畅。

坚持运动:运动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增强排便的规律性。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便秘或过度排便的问题。

多喝水和吃膳食纤维:水分是大便变得蓬松、易排的关键。每天确保摄入足够的水分,尤其是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同时,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摄入,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能够有效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排便质量。

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压力是现代人生活中的常见问题,长时间的压力会干扰肠道功能,导致排便次数不规律。

结语:

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李大叔的排便问题得到了改善,他也开始更加重视心血管健康。正常的排便不仅是肠胃健康的标志,也关系到心脏等器官的健康。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不仅能改善肠道功能,还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官方推荐,点击下图,放心下单▽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END

喜欢这篇文章吗?

别忘了点赞和分享给你的朋友!

感谢各位的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请给个赞,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获取更多科学养生知识。

注:图片经视觉中国授权
CQTV宝妈秘籍

重庆城市TV头条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