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60岁的张阿姨是个典型的北方人,平时养生讲究,早睡早起,可一到过年,她还是习惯守岁。今年大年三十,孩子们都回来过年,一家人围着火锅聊天、看春晚,热热闹闹。
“妈,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儿媳妇劝她。
“没事,难得团圆,年轻时不也经常熬夜?”张阿姨摆摆手,精神头儿还挺足。
可一觉醒来,张阿姨感觉不对劲了——脑袋昏昏沉沉,眼睛发干,甚至记不清昨天聊了什么。
熬夜真的会让人“变老”吗?它对身体到底有多大影响?如果不小心熬夜了,能不能补救?
偶尔熬夜一次,看似没什么,但身体的变化其实比你想象得更快。
大脑衰老加速
德国神经科学与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发现,仅一夜不睡,大脑的生理年龄可能会瞬间增加1~2岁。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熬夜会让大脑的自我修复受阻,神经元功能紊乱,导致反应变慢、记忆力下降,甚至第二天做事迷糊。
心血管压力骤增
熬夜会让交感神经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容易诱发心脏不适。研究显示,经常熬夜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比正常作息的人高出20%以上。
免疫力下降,感冒找上门
长时间不睡觉,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受损,白细胞数量减少,抗病毒能力下降,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熬夜后容易嗓子疼、长口腔溃疡。
皮肤变差,黑眼圈加重
熬夜后,皮肤屏障受损,胶原蛋白流失加快,黑眼圈、暗沉、细纹都会找上门,让整个人看起来更憔悴。
熬夜一晚,身体已经在悄悄“报警”,但更可怕的,是长期熬夜的累积伤害……
如果说偶尔熬夜是对身体的小考验,那长期熬夜就是慢性自杀。很多人以为自己“扛得住”,但身体可不答应!
记忆力下降,痴呆风险增加
长期熬夜会让大脑的“垃圾清理系统”失效,导致β淀粉样蛋白堆积,而这种物质正是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罪魁祸首。研究发现,长期睡眠不足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比正常作息的人高出30%!
糖尿病、肥胖盯上你
熬夜会打乱体内胰岛素的分泌节奏,让血糖波动加剧,久而久之,糖尿病风险大幅上升。同时,熬夜还会影响瘦素分泌,让人食欲大增,导致发胖。很多人熬夜后容易吃宵夜,这正是肥胖的“催化剂”。
癌症风险上升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熬夜列为2A类致癌因素,这意味着长期熬夜可能诱发癌变。研究显示,熬夜会扰乱褪黑素分泌,削弱机体的抗癌能力,增加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疾病的风险。
心脏负担加剧,猝死风险飙升
现代医学已证实,长期熬夜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高危因素,不少年轻人的心梗、脑卒中,其实都和熬夜脱不了干系。
那么,熬夜已经发生了,怎么补救才能把伤害降到最低?
如果不小心熬夜了,不要慌,及时补救,可以降低伤害!
补觉但别赖床
熬夜后第二天可以适当延长睡眠,但不要超过2小时,否则会打乱生物钟,影响晚上入睡。白天可以午休20~30分钟,有助于恢复精力。
饮食调节,帮助修复
1.补充抗氧化食物:熬夜会导致自由基增加,加速衰老。可以多吃西红柿、蓝莓、葡萄、坚果,帮助身体清除自由基。
2.蛋白质+维生素:熬夜会影响蛋白质合成,第二天早餐可以吃点鸡蛋、牛奶、燕麦,帮助修复细胞。
3.避免重口味:熬夜后肠胃功能变弱,清淡饮食,少油少盐少糖,减少身体负担。
适当运动,别太激烈
熬夜后不要猛然剧烈运动,可以做些拉伸、散步或瑜伽,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尽快恢复。
多喝水,少咖啡
熬夜会让身体脱水,第二天要多喝温水,但不要大量喝咖啡,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
调整作息,晚上早点睡
熬夜后的48小时是恢复关键期,尽量让自己在晚上10点~11点入睡,帮助生物钟回归正常。
写在最后:
张阿姨这次熬夜后,虽然感觉不适,但她及时调整了作息,补充了营养,几天后状态恢复了不少。她也下定决心,以后尽量不熬夜,尤其是过了50岁,身体的“本钱”不如年轻时,还是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你今年大年三十熬夜了吗?是不是也该好好调整一下,让自己睡个健康觉?
官方推荐,点击下图,放心下单!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喜欢这篇文章吗?
别忘了点赞和分享给你的朋友!
感谢各位的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请给个赞,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获取更多科学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