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专题研究:算法治理
● 算法可接受公平:全球算法治理的一个共识机制
陈玲,孙君(2-12)
● 公共部门中的算法透明能否影响公众信任?——基于一项调查实验
刘特,郑跃平,杨学敏(13-28)
●算法驱动公共决策:阶段、理路与困境
王祥州,张成福(29-40)
学术篇
● “人工智能+”赋能政策精准实施的机理——以X市“政策精算师”赋能财政补贴直达快享为例
吴茵,谢新水(42-53)
● 控制抑或整合:技术治理何以影响政府绩效?
吴少微,孟佳玮,魏姝(54-67)
● 技术嵌入型治理:框架、逻辑与进路——以丹东市大数据指挥中心赋能市域治理为例 刘海军(68-80)
●公共价值视角下资源禀赋与政府规制对平台数据隐私保护水平的影响——基于多案例的实证分析
蒋国银,蔡兴顺,杨三,杨万强(81-96)
● 元宇宙赋能智慧城市建设:理论机制、问题检视与治理举措
李玉梅,王嫣,许晗,高鹤鹏(97-108)
● 集成改革、区块链信息赋能与地方政务服务创新——基于S市“新车挂牌一件事”服务的案例考察
龙吟(109-117)
● 隐蔽的形式主义:技术执行视域中智慧化网格管理的实践机制与现实困境——基于浙江省“基层治理141体系”的经验考察
李沁怡(118-128)
◆摘 要◆
专题研究:算法治理
●陈玲,孙君. 算法可接受公平:全球算法治理的一个共识机制[J]. 电子政务,2024(08): 2-12.
摘 要:算法公平是算法社会的伦理基础。由于算法歧视根植于数据、算法和人类行为的复杂互动,社会科学和计算科学所定义的算法公平存在理想与实践的鸿沟。为跨越这一鸿沟,创新性地提出算法可接受公平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全球算法治理的一个共识机制。通过对84份全球算法治理样本的内容分析,提炼出算法可接受公平的具体内涵。研究发现,全球算法治理实践中的可接受公平包括数据公平获取、数据无偏代表、数据透明处理、算法多元无偏、算法透明义务、效益共享、责任对称和代际公平等八条准则。研究还发现,产业界、政府和国际组织等治理主体对算法公平的各个准则的可接受程度存在差异,技术和经济层面的接受度高,而价值和理念层面的接受度低。这也意味着,算法可接受公平具有调适性,将随着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互动的过程而演进。
关键词:可接受公平;算法歧视;算法公平;算法治理;共识机制
DOI: 10.16582/j.cnki.dzzw.2024.08.001
●刘特,郑跃平,杨学敏. 公共部门中的算法透明能否影响公众信任?——基于一项调查实验[J]. 电子政务,2024(08): 13-28
摘 要:算法透明能否影响公众信任是一个重要且仍存在争议的研究议题。研究基于程序公平理论和详尽可能性模型,引入“中介变量-程序公平感知和调节变量-算法素养”,构建了算法透明与公众信任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调查实验中的情境实验方法,分析探讨算法透明影响公众信任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整体而言算法透明有助于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序公平感知在算法透明与公众信任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算法素养在算法透明与程序公平感知之间仅发挥部分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深入分析算法透明与公众信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公共部门推进算法治理提供了实践启示,即政府应致力于发展更为有效的算法治理方式,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关注算法程序过程与结果公平性的提升,从而实现算法对政府的正向赋能,增进公众对算法系统的理解和对政府的信任。
关键词:算法透明;公众信任;程序公平;算法素养
DOI:10.16582/j.cnki.dzzw.2024.08.002
● 王祥州,张成福. 算法驱动公共决策:阶段、理路与困境[J]. 电子政务,2024(08): 29-40.
摘 要:算法的崛起为公共决策过程带来了一场技术驱动的变革。研究探讨了算法在公共决策各阶段中的应用及其对现有决策机制的影响,分析了其在公共决策中提高决策过程的效率和科学性、消除人为偏见以及提升决策公正性等方面的潜力。然而,民主决策与算法决策间也存在着公众参与与专家决策、公平与偏见、透明与黑箱、责任与推诿以及隐私与监控的冲突。在公共决策中成功应用算法技术应遵循算法不能控制人类、界定算法的适用范围、建立算法的使用规则、构建全社会遵循的准则以及算法必须接受司法审查五项原则。算法驱动公共决策需要超越技术工具的运用,深入体现以人为本的治理逻辑,实现绩效价值和程序价值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算法决策;人工智能;公共决策;算法治理
DOI:10.16582/j.cnki.dzzw.2024.08.003
学术篇
● 吴茵,谢新水. “人工智能+”赋能政策精准实施的机理——以X市“政策精算师”赋能财政补贴直达快享为例[J]. 电子政务,2024(08): 42-53.
摘 要:“政策精算师”是数智时代地方政府综合运用人机协同推动政策精准实施的典型案例,其运行机理表明:数智时代的人机协同之所以能够促进财政补贴政策实现直达快享和精准滴灌的目标,在于“政策精算师”平台连接了财政补贴的需求侧和供给侧,实现政策诉求精准识别;并以“政策大脑”进行政策仿真模拟,对财政补贴政策全周期迭代升级,实现政策的靶向精准。数智时代的人机协同为提高政府信息处理能力、提升政策效能提供了新的可能,可以破解“条块分割”的科层制长期以来存在的“政策精准困境”。一是人机协同促进财政流与政策流耦合,实现政策流、数据流和财政流“三流合一”;二是人机协同提升公民参与政策全过程的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协同治理的主体;三是工作专班在促进政策集成及提升政策效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人机协同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精准限度,防止数智化加深政策幻觉;要警惕数智悬浮,更加注重倾听现实的政策诉求;要为数智技术“立心”,尽量控制数智认知缺陷;特别是要加速数智技术的创新扩散,弥合数智鸿沟。
关键词:数智化;数字化转型;政策精算师;政策大脑;人机协同
DOI:10.16582/j.cnki.dzzw.2024.08.004
● 吴少微,孟佳玮,魏姝. 控制抑或整合:技术治理何以影响政府绩效?[J]. 电子政务,2024(08): 54-67.
摘 要:技术治理被认为是化解科层控制与有效治理、政府职能分工与社会整合性需求等结构性治理矛盾,从而提升政府治理绩效的重要工具。梳理已有文献发现,技术治理主要从科层控制与整体性政府两条路径来回应上述结构性治理矛盾,但是也有学者对技术治理的赋能效果存在质疑。对Z省市级政府的量化研究表明,技术治理对政府治理绩效的提升起到了赋能的作用;但只有整体性政府路径的作用显著,而技术治理的科层控制路径作用并不显著;研究还表明,技术治理可能通过上述两种路径之外的其他路径影响政府治理绩效——即智慧治理路径。通过典型案例进一步发现:能否有效应对旧有权力与利益格局的束缚是决定在Z省整体性政府路径生效而科层控制路径失效的关键原因;在智慧治理路径下发展出的“大数据+AI”治理模式,能够弥补政府治理能力的不足,更好地应对“不可治理问题”,并推动技术与组织的交互迭代优化。通过三条路径的比较分析,初步形成了技术治理赋能政府治理的“结构-能力”框架,对技术治理的作用发挥机制进行了系统性阐述。
关键词:技术治理;整体性政府;科层控制;智慧治理;政府绩效
DOI:10.16582/j.cnki.dzzw.2024.08.005
● 刘海军. 技术嵌入型治理:框架、逻辑与进路——以丹东市大数据指挥中心赋能市域治理为例[J]. 电子政务,2024(08): 68-80.
摘 要:技术与治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催生出智慧城市、城市大脑和数字政府等技术嵌入型治理模式,然而“两张皮”问题却普遍存在。市域是联结省域与县域、城市与乡村的“聚集地”,技术嵌入市域治理更具“管窥”特征。以辽宁省丹东市大数据指挥中心在市域治理中的实战化应用为例,依据技术嵌入理论,在基于区块链信任的“制度优势-治理效能”转化框架基础上,构建“制度-组织-数据-业务”分析框架,对技术嵌入型治理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展开讨论。研究发现,技术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归集与处理,可以打通制度统合、组织整合、数据聚合与业务闭合的治理回路。背后逻辑是技术助力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达成治理环境规范化、治理主体专业化、治理方式数字化、治理效能可视化等目标的动态过程。针对转化过程中的可能“梗阻”,应从制度机制、组织机构、数据支撑与业务应用等方面多维发力,促进技术与治理相互适配并释放更多效能。
关键词:技术嵌入;市域治理;数字政府;数据治理;智慧城市
DOI:10.16582/j.cnki.dzzw.2024.08.006
● 蒋国银,蔡兴顺,杨三,杨万强. 公共价值视角下资源禀赋与政府规制对平台数据隐私保护水平的影响——基于多案例的实证分析[J]. 电子政务,2024(08): 81-96.
摘 要:网络平台数据泄露事件频发,如何提升平台的数据隐私保护水平成为学界、业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议题。基于公共价值视角,整合资源基础理论与回应性规制理论,构建平台数据隐私保护战略三角模型,运用回归、NCA与fsQCA方法实证分析了95个平台的运作能力、授权环境与平台数据隐私保护水平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单个资源或规制要素并非高平台数据隐私保护水平的必要条件,其中技术创新与行政约谈正向显著影响平台数据隐私保护水平;存在四条组态可产生高平台数据隐私保护水平,包括数字创新资源主导型、柔性劝服规制主导型、势力拓展规制驱动型与柔性劝服资源驱动型;此外,平台数据隐私保护水平的影响组态具有明显的类别与级别异质性。
关键词:网络平台;数据隐私保护;公共价值;行政约谈
DOI:10.16582/j.cnki.dzzw.2024.08.007
● 李玉梅,王嫣,许晗,等. 元宇宙赋能智慧城市建设:理论机制、问题检视与治理举措[J]. 电子政务,2024(08): 97-108.
摘 要:元宇宙的形成标志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更高阶段,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具体来看,元宇宙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完美复刻现实生活,并模拟未来城市演化状态,以此来预测现实世界中的发展趋势,明晰人与城市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影响机理,进一步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从整体上对元宇宙赋能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和运行机理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已有实践探索,选取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智慧城市建设案例,总结其建设思路和实践经验。当前,元宇宙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较多问题,一是城市用户的信息安全不能得到保障,二是技术成熟度较低,三是顶层设计亟待加强,四是区域层级分割严重。基于此,要通过打造“韧性城市”“创新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助推智慧城市建设,进而为我国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与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指引。
关键词:元宇宙;智慧城市;数字治理;城市治理;智慧治理
DOI:10.16582/j.cnki.dzzw.2024.08.008
● 龙吟. 集成改革、区块链信息赋能与地方政务服务创新——基于S市“新车挂牌一件事”服务的案例考察[J]. 电子政务,2024(08): 109-117.
摘 要:地方政务服务创新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支撑。已有研究形成技术载体论、组织约束论和政策学习论等三种竞争性解释,但对于如何实现政务服务创新的内在机制缺乏细节描绘。通过构建“集成改革-区块链信息赋能”的分析框架,并结合S市“新车挂牌一件事”服务的个案考察,解释分析地方政务服务创新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在此案例中以“办理事项”为中心的部门间组织整合实现服务需求的转变,同时下放业务办理权限至4s店,实现在纵横结构层面的集成改革。依托区块链技术实现部门间的数据信息共享,将S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等职能部门通过链上节点进行数据信息的点对点传输,并通过非对称加密技术等保障数据信息安全,推动在信息流转层面的创新,最终实现全流程的政务服务创新。研究结论为实现政务服务创新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与可行路径,丰富了政务服务研究的理论边际图谱。
关键词:政务服务;区块链;集成改革;一件事一次办
DOI:10.16582/j.cnki.dzzw.2024.08.009
● 李沁怡. 隐蔽的形式主义:技术执行视域中智慧化网格管理的实践机制与现实困境——基于浙江省“基层治理141体系”的经验考察[J]. 电子政务,2024(08): 118-128.
摘 要: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网格化管理的“智慧化”趋向愈发凸显。基于技术执行理论构建“情境-实践-效能”的分析框架,从“技术执行者”这一中观维度透视智慧化网格管理的实践机制与现实困境。通过对浙江省“基层治理141体系”的经验考察,发现在不同层级的执行情境中,技术执行者的行动表现为指挥者的“指标化监督”、管理者的“程式化运行”和使用者的“应付式完成”。技术执行者的实践产出了两套结果:一套是智慧化网格管理的“形式效能”,即一套能够自我循环的指标体系与数据结果;另一套是智慧化网格管理的“实际效能”,即真正的“被执行的技术”。在对智慧化网格管理的评估中,“形式效能”取代了“实际效能”,“被制造的数据”替代了真正的“被执行的技术”,造就了“隐蔽的形式主义”的现实困境。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数字治理;数字形式主义;技术执行
DOI:10.16582/j.cnki.dzzw.2024.08.010
本期来源:电子政务
本期编辑:阮慧雯
本期校对:梁家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