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 | 《公共行政评论》2024年第5期

文摘   2024-11-01 19:31   广东  


2024年第五期

目 录



专栏导语:交通政策到城市韧性:

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

陈 娜


“禁、限”政策能否长效缓解交通治理困境?

——基于替代效应的实证分析

肖 潇 程 跃 刘 鑫

【摘要】“禁、限”政策常被用以解决交通治理问题,从禁止摩托车到限制电动车再到限行燃油车,但“禁、限”政策能否长效解决政府交通治理难题,仍是一个尚未得到检验的问题。论文基于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政府发展目标,以各类交通工具对城市负外部性影响程度,即“污染”“事故率”“拥堵率”为衡量指标对出行工具进行了分类。从民众视角和政府视角出发,找出双方对出行工具选择的矛盾点,并以此构建了替代分析模型。从调整车辆结构占比以达成治理目标为研究逻辑,找出平衡政府和民众不同利益诉求的动态均衡方式。研究发现,“禁、限”政策对交通治理成效存在双路径:其一是出行需求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出行工具转移,这种转移方式会促使政府和民众达成利益均衡,实现交通的长效治理。其二是出行需求向个体交通体系转移,该种转移方式仅满足了民众出行需求,但不符合政府治理目标,会陷入“禁止——替代品出现——禁止替代品——新替代品出现”的循环困境。

【关键词】替代效应 马尔科夫预测模型 绿色低碳 治理创新 政策评估

【引用格式】

肖潇、程跃、刘鑫(2024). “禁、限”政策能否长效缓解交通治理困境?——基于替代效应的实证分析.公共行政评论,17(5):4-25.

Xiao,X., Cheng,Y., & Liu,X.(2024). Can the “Prohibition and Restriction” Policy Alleviate the Traffic Governance Dilemma in the Long-term?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Substitution Effect.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5): 4-25. (in Chinese)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能否提升城市韧性?

——基于营商环境与创新的视角

刘 敏 肖 霞 杨彩婷 梁峻宇

【摘要】“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是通过技术赋能政府公共服务以提升城市韧性治理的重要方式。论文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2003—2019年302个行政区划的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首次评估该平台对城市韧性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研究发现:(1)“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显著提升了城市韧性,结果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PSM­DID、剔除特殊区域样本以及排除其他政策干扰检验后依然成立。对各类韧性分项的回归显示,该平台对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基础设施和生态韧性无显著影响。(2)机制分析表明,该平台通过提升城市创新和优化营商环境来增强城市韧性。(3)异质性分析显示,该平台对人口规模大、地处东部地区及互联网普及率高的城市的韧性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本研究对指导“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城市韧性治理实践,提高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 城市韧性 准自然试验 营商环境 城市创新

【引用格式】

刘敏、肖霞、杨彩婷、梁峻(2024).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能否提升城市韧性?——基于营商环境与创新的视角.公共行政评论,17(5):26-45.

Liu,M., Xiao, X., Yang,C.T. ,& Liang,J.(2024). Can the “Internet plus Government Services” Platform Improve Urban Resilience? A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Innovation Per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5): 26-45. (in Chinese)


新兴交通技术对城市韧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陈 娜 陈 璐 刘海清

【摘要】人工智能驱动的交通技术创新正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这些技术的应用在影响社会经济的同时,也将对城市的整体发展带来不同的机遇与挑战。尽管对技术变革影响的研究十分广泛,但较少有文献从城市韧性与可持续性的视角出发,探讨新兴交通技术对城市发展的综合影响。本研究在总结归纳新兴交通技术的基础上,从城市发展的韧性与可持续性视角切入,对文献中(2002年到2022年)使用的城市韧性与可持续性指标进行综述,从社会、经济、环境和基础设施四个维度构建指标分析框架,归纳和探讨了新兴交通技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在推广新兴交通技术以促进城市韧性与可持续发展时,政策制定者需要全面考虑技术对城市发展的各方面影响以及后果,建立综合性的政策分析框架,优化政策工具使用和政策评估方式,提高政策措施的适应性和前瞻性,以确保新兴交通技术赋能城市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兴交通技术 城市韧性 城市可持续性 指标 政策分析框架

【引用格式】

陈娜、陈璐、刘海清(2024). 新兴交通技术对城市韧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公共行政评论,17(5):46-64.

Chen,N., Chen,L., & Liu,H.Q.(2024).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Emerging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on Urban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5): 46-64. (in Chinese)


“拼凑式合作”:

资源约束下基层治理的“权宜之计”?

徐国冲 宋知远

【摘要】合作治理是否只是主体间的合作?为了把支撑合作的非主体要素纳入基层治理分析范畴,揭开合作治理的过程黑箱,论文首先将合作治理的本质界定为资源的合作,接着引入拼凑理论,探究G市3个城乡社区资源拼凑的共性机制,进而讨论由此产生的“拼凑式合作”究竟是资源约束下基层治理的“权宜之计”还是“长久之计”。研究发现,积分驱动下的治理资源拼凑行为由制度拼凑、人力拼凑、场景拼凑、金融拼凑、市场拼凑构成,其内部存在的补缺关系、互构关系和紧张关系共同形塑出G市资源拼凑的复杂机制。在此基础上,论文借助共生理论评估合作效果,通过案例的横向比较,指出依靠单一主体提供资源的偏利共生型“拼凑式合作”,可能陷入治理资源耗竭的窘境,是资源约束下基层治理的“权宜之计”;而强调治理资源内外互补、循环互动的互惠共生型“拼凑式合作”,成为基层治理的“长久之计”,为理解合作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关键词】资源拼凑 合作治理 资源共生 拼凑式合作 积分制

【引用格式】

徐国冲、宋知远(2024). “拼凑式合作”:资源约束下基层治理的“权宜之计”?.公共行政评论,17(5):65-82.

Xu, G.C., & Song, Z.Y.(2024). “Bricolage Collaboration”: A “Temporary Strategy” for Grassroots Governance under Resource Constraint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5): 65-82. (in Chinese)


调查研究何以驱动政策形成?

——以《农业六十条》的制定为例

费久浩

【摘要】调查研究是当代中国治国理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其在政策形成过程中的驱动作用尤为显著,然而目前学界较少从调查研究的视角观察和解释当代中国的政策形成过程。论文对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制定《农业六十条》的过程追踪显示,调查研究在政策创议、拟制、修正和成型等环节均发挥着重要的驱动作用。理论分析表明,调查研究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根本原因在于其蕴含政策形成所需的三重机制,即问题建构机制、知识生产机制和共识凝聚机制。从更一般的意义上看,调查研究是当代中国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政策哲学的实现路径,同时构成公共政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方法保障。

【关键词】调查研究 政策形成 问题建构 知识生产 共识凝聚 《农业六十条》

【引用格式】

费久浩(2024). 调查研究何以驱动政策形成?——以《农业六十条》的制定为例.公共行政评论,17(5):83-103.

Fei, J.H.(2024). How does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Drive Policy Formul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Formulation of the Sixty Articles of Agriculture.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5): 83-103.(in Chinese)


“体制化能动”:国家定纷止争的本土实践逻辑

汪广龙 杜超峰

【摘要】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的必要前提,是构建国家秩序治理的边界,避免其对活力的“恣意”干预。现有理论将国家介入社会纠纷的边界诉诸于程序政治和形式理性,但该逻辑与转型中的治理现实存在明显断裂。论文发现,国家介入纠纷解决的本土实践,不是国家简单提升损益的干预力度和规则刚性,而是强调以行政统合全面吸纳诉求并构建整体同意;不是被动守住底线预期,而是通过形式法治主动嵌入社会,确保多元规则体系的整体可靠;不仅是从外部协助推进妥协与协商,更是以总体领导推动信任、交往与合作的良性循环。文章认为,这些多样和特殊的本土调适背后,呈现的是“体制化能动”的实践逻辑,这构成国家介入纠纷解决的清晰指引和可靠约束。

【关键词】活力与秩序 边界 纠纷解决 本土实践

【引用格式】

汪广龙、杜超峰(2024). “体制化能动”:国家定纷止争的本土实践逻辑.公共行政评论,17(5):104-123.

Wang, G.L., &Du, C.F.(2024). “Activism within Institutional Systems”: The Practical Logic of State Dispute Resolutio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5): 104-123. (in Chinese)


外在激励如何影响基层公务员的

公共服务动机水平?

——一项调查实验研究

刘华兴 侯雅文

【摘要】如何有效提升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动机水平已成为当前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有研究对公共服务动机的可激励属性重视程度不足,且缺乏在中国情境下的因果机制探索。基于此,论文采用调查实验法,以S省基层公务员为研究对象,探析不同的外在激励如激励性质(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与激励方式(金钱激励与荣誉激励)对公共服务动机的因果影响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了激励方式在激励性质与公共服务动机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相较于负向激励,正向激励对基层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影响更强,而以金钱和荣誉为代表的激励方式对其公共服务动机水平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影响。此外,在激励性质和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中,激励方式发挥了调节作用,即相较于荣誉激励,金钱激励下正向激励对基层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的影响更强。研究拓展了对公职人员公共服务动机前因的探讨,丰富了基层公务员的激励理论,为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务员激励机制提供了决策支持。

【关键词】基层公务员 公共服务动机 激励性质 激励方式 调查实验

【引用格式】

刘华兴、侯雅文(2024).外在激励如何影响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动机水平?——一项调查实验研究.公共行政评论,17(5):124-142.

Liu,H.X., & Hou,Y.W.(2024). How Does External Motivation of Grassroots Civil Servants? A Survey Experiment Study.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5): 124-142. (in Chinese)


文有定法:探寻政府文书的写作逻辑

刘 杰 任 弢 陈念平

【摘要】政府文书在中国政府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政府文书究竟是如何生产的”这一基础性问题并未得到清晰回答。论文基于文书写作者视角,对文书写作者的经验笔谈进行分析,发现在政府文书生产过程中存在共性的支配逻辑。实践中的文书写作,是引领方向和价值传递的政治过程,是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行政过程,也是组织内外沟通交流的语言应用过程。因此,以方向引领为导向的政治逻辑、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行政逻辑和以形式塑造为导向的语言逻辑共同支配着政府文书的写作过程。

【关键词】政府文书 文书写作 写作逻辑

【引用格式】

刘杰、任弢、陈念平(2024).文有定法:探寻政府文书的写作逻辑.公共行政评论,17(5):143-160.

Liu, J., Ren,T., &Chen, N.P. (2024). The Rules in Papers: Exploring the Logic of Government Document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5): 143-160. (in Chinese)


以文辅政:领导文书制定的运作机理

谢振达

【摘要】以文辅政,借由文书辅助主政者完成政治任务或行政工作,是当代中国政治的基本运作模式。论文主要研究领导文书的制定过程。领导文书发挥着层级沟通和权威传递的基本功能,既是主政者释放信号与工作动员的常规工具,又是其向上履职表态的常用载体,但其制定过程却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充分关注。论文选取A区综合部门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结构化访谈和非正式访谈等途径收集数据。研究发现,在制定机理上,区别于学界关注较多的公务文书,领导文书主要涉及“块”上的治理内容而非“条”上的流程节点;其制定过程是一项组织资源和组织职责高度不对等的行政工作,主要面临异质信息处理难题和跨部门协作困境。在运作机理上,文书通过对上级精神的遵从和对下级工作的指引部署,塑造政治认同并提升治理效率,促进了科层制的权威传递。文书本为上下级间的信息沟通载体,执笔者通过信息的选择性呈现、包装和模糊化,加剧了上下级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制约了科层制的信息传递。

【关键词】领导文书 科层制 领导意图 权威传递 信息沟通

【引用格式】

谢振达(2024). 以文辅政:领导文书制定的运作机理.公共行政评论,17(5):161-178.

Xie, Z.D.(2024). Governance with Documents: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s of Drafting Leadership Document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5): 161-178. (in Chinese)


行为公共政策的工具设计、应用策略与政策效应:

基于类型学的分析

满小欧 张 雨

【摘要】行为公共政策的兴起使公共政策研究逐渐转向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微观解释及有效干预,然而当前研究多局限于“助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行为公共政策工具丛的拓展及其策略与效应的差异。论文基于政策工具的干预对象与干预核心,创新性地构建了需求行为型、需求能力型和供给行为型的行为公共政策工具类型学分析框架,并从三个主维度和六个子维度分别对四类行为公共政策工具,即助推、强推、助力和督推进行了系统深描与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尽管行为公共政策工具均瞄准传统工具难以应对的“个体失灵”与“行为偏差”问题,但其干预策略不尽相同。政策制定者应在系统分析政策情境与实践场域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政策工具及其组合,以提高政策执行成效。

【关键词】行为公共政策 政策工具 类型学 比较分析

【引用格式】

满小欧、张雨(2024). 行为公共政策的工具设计、应用策略与政策效应:基于类型学的分析. 公共行政评论,17(5):179-195.

Man, X.O., & Zhang, Y. (2024). The Tool Design, Application Strategies, and Policy Effects of Behavioral Public Policy: A Typolog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5): 179-195. (in Chinese)


【文章来源】《公共行政评论》2024年第5期,原文阅读与下载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公共行政评论》唯一投稿系统:https://ggxz.cbpt.cnki.net/ 

官网:http://jpa.sysu.edu.cn

编辑部邮箱:jpachina@163.com

编辑部电话:020-84884735


本期来源 | 《中大公共行政评论JPA》

本期编辑 | 熊安卿

本期校对 | 俞可珂


公管学术研究
公为天下,善治中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