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井建副教授作为通讯作者与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王振山及其博士生李惠竹合作的论文《短期信贷与银企双向寻租:存在证据与形成机制》在《经济研究》2024年第9期发表。
《经济研究》创办于1955年,是综合性经济理论类期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为20.579,综合影响因子为14.908,被公认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和中国经济学领域的顶级期刊。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金融资源的特许性和稀缺性使其成为腐败的“重灾区”。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的行政处罚信息,2022年各级原银保监系统对银行业机构共开出2223张罚单,合计罚没金额高达约15.85亿元,其中贷款业务违规是主要的罚款缘由,具体涉及贷款审核不审慎、违规发放关系贷款、贷款分类不准确等乱象(宋亦桐,2023)。银行腐败背后信贷寻租行为屡见不鲜,主要表现为银行利用信贷审批权设租寻租,而企业为了获取更多授信额度对信贷人员实施贿赂等(谢平和陆磊,2003;张璇等,2017)。基于这一乱象现实,本文从我国非金融企业的信贷特征着手,通过剖析供需主体的利益关系揭示银企双向寻租的存在性与形成机制,希冀为持续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提供学理依据。
本文选取2008—2023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短期信贷配置产生了超额手续费和招待差旅费,从供需两端形成了包括银行租和企业租在内的双重租金成本。本文利用“产业政策”和“资管新规”的外生政策冲击检验,以及与房价相关联的企业抵押品价值的工具变量分析,验证了结论的可靠性。主要结论包括:第一,短期信贷活动存在银企双向寻租行为,企业承担了双重租金成本;第二,短期信贷不仅强化了商业银行的信贷主导地位和信息独享优势,推动银行索取超额手续费,而且加剧了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导致企业为稳定银企关系而从事非生产性寻租;第三,在资金供给环境方面,扩张性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化发展、企业层面的资产专用性和民营属性有助于抑制短期信贷寻租;第四,短期信贷寻租抑制了企业的投资效率和研发投资水平,产生了“绊脚石”效应;第五,短期信贷中银企寻租存在互动性,即短期信贷寻租具有银企“双向”特征。本文研究为优化企业融资结构、改善银企关系以及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借鉴。
作者简介
刘井建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司金融与治理、金融市场、会计与财务管理领域的研究工作,在《经济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减税降费改革抑制企业脱实向虚的治理效果与作用机理研究”(批准号:21BGL080)。目前主讲“公司金融”和“证券投资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