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最大的成功,不是好成绩,而是好德行

文摘   2024-12-18 21:31   安徽  

▲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孩子的德行教育,根在家庭,因在父母。

养育一个得体知礼、谦逊温暖的孩子,是一个家庭最好的财富。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妈妈抱团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孩子数感差,逻辑差,脑子不开窍怎么办?

思维、空间、推理能力怎么练更有效?

12月20日上午9:00,点击预约直播间

40款益智桌游,边玩边学,培养超强“理科脑”!

轻松搞定幼小初孩子数理化学习难题

▽▽▽



作者 | 刘余莉

来源 | 好妈好爸好孩子(ID:hmhbhhz)

孩子为什么学得越多越傲慢

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小男孩,英语学得很好,背了很多单词。

妈妈很骄傲,带着他去见姥姥,一见到老人就大夸儿子聪明:“您看,这孩子记忆力很好,已经背了很多单词,不信您考考他。”

姥姥很好奇,开始考外孙:

“书本怎么说呀?”

“Book。”

“书桌怎么说呀?”

“Desk。”

姥姥问了很多词,孩子都能对答如流,确实学得不错。

突然,孩子反问道:“姥姥,伞用英语怎么说呀?”

姥姥从来没有学过英语,自然答不出来。这时,出人意料的一幕发生了。

孩子当着很多人的面,大声说:“姥姥,你可真是个白痴啊!”

这个孩子的无礼表现,根源在于父母的不恰当教育,尤其是过度的夸奖。

我们汉字中的“夸”写得很有味道,上面是一个“大”字,下面是一个“亏”字,这是在提醒人们不恰当的夸奖会令人吃大亏。

西方人喜欢讲赏识教育,但赏识教育如果用得不恰当,往往会滋长孩子的傲慢心理。

久而久之,他就听不进批评劝谏,哪怕是善意的建议。

父母夸奖孩子,建议顺着孩子的德行夸,例如孝敬长辈、有礼貌、为人着想、助人为乐等,而不是夸奖孩子聪明。

不仅如此,还要根据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进行取舍。

如果孩子的性格偏自卑,需要通过赞赏加以鼓励,使其更加自信;如果孩子的性格偏自大,容易骄傲,就不能再夸奖他,使之傲慢无礼。

不会正确夸孩子,是让孩子傲慢无礼、不懂得尊重长辈的表面原因,其深层原因是很多父母把家庭教育的先后次序搞颠倒了。

《大学》有言:“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果做事情把先后次序弄错,结果会完全不一样。

做好家庭教育,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教育,以及教育的目的和基础是什么。

《礼记·学记》对“教”有一个定义:“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这表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善良的方面不断增长(立德),使人的过失得以挽救(树人)。

《说文解字》对“育”的解释是:“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注》)这说明德行的培养、做人的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与核心。

教导孩子做人,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其积极乐观的心态和与人为善的处事态度,要比把他的成绩从95分提高到100分,对他的人生更有意义。

了解了教育的基础与核心,就能理解教育的先后次序。教育本身是有先后次序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孔子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来教导学生,首重德行,其次是言语,然后才是政事、文学。

《三字经》中也说:首孝悌,次见闻。

更具体地说,教育的次序就是《弟子规》中所说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所以,教育孩子首先要从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开始,培养孩子谦恭有礼、谨慎诚信的态度,然后再学习知识和技艺。

然而,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本末倒置,把学习技能、艺术、知识放在首位。孩子还没有先培养出“孝敬有礼”的恭谨态度,就让他学了很多知识,背了很多单词,或者背诵了很多经典。

如果这些内容父母又不曾学过,他就会因为学得多而不把父母放在眼里,甚至丧失起码的恭敬。结果,孩子学得越多,傲慢之心也滋长得越严重,不能处理好各种人伦关系。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看到,很多孩子在没上大学之前还懂得孝敬父母,上了大学之后,反而瞧不起养育他的农村父母了。

道德教育也要讲究先后次序

在所有教育中,道德教育排在首位,而道德教育本身也有先后次序。

中国人讲“百善孝为先”,而现在的道德教育却没有从孝敬父母开始培养起一个人“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就希望他能够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这就如同建设一栋大厦,还没有打好根基,就希望这座大厦有四五层高,结果培养了很多伪君子,建造的是空中楼阁。

有人说,雷锋精神3月来4月走。3月5日是雷锋纪念日,大家一窝蜂地出来做好事,但是3月一过,就很少有人出来做好事了,学习雷锋也只能流于形式,不能持之以恒。为什么?

原因就在于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孝敬,对父母都不能全心全意地服务,又怎么可能对陌生的社会大众全心全意服务呢?这样的道德教育是没有根的教育。

《论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经》也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这说明,“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是教化所产生的根源。这是因为父母对儿女的恩德最大,但是一个人不孝父母,没有培养起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就会见利忘义、忘恩负义,以“功利”思想来为人处世、待人接物。

这个人对我有利、有好处,我就会对他全力以赴;当这个人对我没有好处时,我就会做出忘恩负义的事情来。

所以《孝经》还说,一个人不爱他的父母,去爱别的人,是和德行相背离的;一个人不尊敬他的父母,去尊敬别的人,也是和礼的要求相背离的。

一个人下班之后,领导对他说:“今天你不要回家吃饭了,我们去见一位重要的客户,你陪我去应酬一下。”他会受宠若惊,欢天喜地地陪领导去应酬。

但换成父母对他说:“哎,我们好久都没有去商店逛逛了,家里缺很多东西,你能不能陪我去商店买点儿东西啊?”

他会说:“我哪里有时间?你和那些老伙伴儿一起去好了,不知道我很忙吗?”

按照“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父母对儿女的恩德最大,儿女应该对父母正当的要求有求必应才是合理、正常的。但现在很多人不是这样。

他们不把父母的话放在心上,甚至态度冷漠、没有礼貌,但是对领导却毕恭毕敬。

那么,这是用什么心在处事、待人接物呢?就是以功利之心、利害之心。

如果整个社会都以利害之心来处事,让这种功利的处事方式大行其道,结果必然是见利忘义、忘恩负义之事经常出现,社会风气也就变得功利、浅薄。

古人云:“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以势交者,势倾而交绝;以色交者,花落而爱渝;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

当父母年老体弱时,儿女还愿意赡养、孝敬父母,是因为父母、老师从小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识,树立了孩子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美德,使他一生都把恩义、情义、道义作为自己的处事原则,进而做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整个自然、社会才呈现出和谐有序的局面。

所以,中国人强调“百善孝为先”是有深刻原因的。

当我们强调注重教育时,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当我们讲立德树人时,要把孝放在第一位。

只有弄清正确的教育次序,才能真正把孩子教好。


为什么生儿子的妈妈老得快?

科学证实:男孩就是难养!
他们调皮捣蛋、坐不住
马虎粗心不爱学习
听不进大人的话,甚至还爱打架
……
如果你家有顽皮男孩,
团长向您意推荐
《内核稳定的妈妈,自觉自律的男孩》
它是最懂中国男孩妈妈的一本书
是男孩派6年深耕的诚意之作
结合男孩的普遍心理规律和成长规律
带你解读男孩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手把手教你成为内核稳定的妈妈
养育自觉自律的男孩

 👇点击下方卡片,立即抢购

阅读这本书,做个不累的男孩妈妈!

▽▽▽




*来源:好妈好爸好孩子(ID:hmhbhhz),关注家庭教育,弘扬良好家风,坚持立德树人,倡导先进理念,传播科学知识、分享教子经验,介绍实用资讯。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养育孩子的干货,这里都有;

经营家庭的苦甜,我们都懂。

妈妈抱团,和千万妈妈一起成长。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

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了…

走之前记得点个在看哟~

妈妈抱团
妈妈的辛苦和幸福,我们都懂。妈妈们的成长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