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死132伤!学校整体倒塌,事发时正在考试...

职场   2024-07-16 17:48   广东  

当地时间7月12日,尼日利亚中部高原州首府乔斯市一所学校的一栋建筑倒塌,导致至少22人死亡、132人受伤

高原州官员在一份声明中说,截至12日晚,救援人员共从废墟中找到154人,其中22人死亡、132人受伤,6名伤者情况危急

人们聚集在尼日利亚乔斯市的学校建筑倒塌现场附近。新华社/美联

一名学生被带离尼日利亚乔斯市的学校建筑倒塌现场。新华社/美联

高原州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森迪·阿卜杜表示,倒塌的建筑属于当地一所私立学校,事发时间为当地时间12日上午,当时学生们正在参加考试

高原州州长凯莱布·穆特夫旺说,这一事件是该州的“悲剧和巨大损失”,敦促救援人员继续搜救。

建筑物坍塌具有突发性强、人员逃生难
易引发次生灾害、救援难度大等特点
建筑坍塌的原因可能有
设计未达要求、偷工减料等
一旦发生坍塌
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NO.1

2023年11月11日中午,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一房屋在装修过程中倒塌,造成4人死亡。据了解,倒塌的房屋是三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4层私人住宅。业主在对房屋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发生了意外

NO.2

2022年4月29日,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金山桥街道金坪社区盘树湾组发生一起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造成54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077.86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违法违规建设的原五层(局部六层)房屋建筑质量差、结构不合理、稳定性差、承载能力低,违法违规加层扩建至八层(局部九层)后,荷载大幅增加,致使二层东侧柱和墙超出极限承载力,出现受压破坏并持续发展,最终造成房屋整体倒塌。事发前,在出现明显倒塌征兆的情况下,房主拒不听从劝告,未采取紧急避险疏散措施,是导致人员伤亡多的重要原因。

NO.3

2021年7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街道油车路188号的苏州市某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辅房发生坍塌事故,造成17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615万元。事故直接原因是在无任何加固及安全措施情况下,盲目拆除了底层六开间的全部承重横墙和绝大部分内纵墙,致使上部结构传力路径中断,二层楼面圈梁不足以承受上部二、三层墙体及二层楼面传来的荷载,导致该辅房自下而上连续坍塌。

NO.4

2020年3月7日,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某酒店所在建筑物发生坍塌事故,造成29人死亡、50人不同程度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794万元。经法院审理查明,**机电工贸有限公司、酒店实际控制人杨某某违反国家有关城乡规划、建设、安全生产规定,为谋取不正当经济利益,在无合法建设手续的情况下,雇用无资质人员,违法违规建设、改建钢结构大楼,弄虚作假骗取行政许可,安全责任长期不落实,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引发房屋建筑损坏衰老的因素有哪些?

该如何辨识房屋隐患呢?

引发房屋损坏衰老的因素

●设计因素:设计错误,无证设计,设计标准过低。
●施工因素:未按标准、规范操作,未达到设计要求,偷工减料等。
●材料因素:使用不合格材料,以次充好。
●地质因素:特种地基土体。
●人为损害:破坏性装修,缺修少养,使用不当,外界影响(如周边环境有爆破,基础、地下室、道路施工及车辆撞击等
●自然影响:风、霜、雨、雪、腐蚀以及自然灾害(水灾、火灾、地震、雷暴、台风等影响。

此外

建筑物的选址十分重要

应选择有稳定基岩、土质密实

且开阔平台的地带

避开行洪河道、地质塌陷区等


若遇建筑坍塌该怎样避险?
若被掩埋,又该如何自救?
这些安全知识,需要知道!
↓↓↓

建筑坍塌有哪些预兆?

1.地面突然下陷、空鼓或裂缝突然加大;

2.承重柱、梁、板或墙体出现严重裂缝,并持续发展;

3.承重柱、梁、板或墙体产生过大的变形,木构件或连接部位严重腐朽或已被蛀蚀

4.墙体或天花板表层突然大面积剥落、脱落

5.房屋突然发出异常的声音,如“噼啪声”、“喳喳声”、爆裂声等。


遇建筑坍塌如何避险?

掌握姿势

双手抱头,并用双臂护脸;下蹲抱团,脸藏双膝之间,为自己保留最大限度的呼吸空间。

小心移动

保持镇定小心移动身体,以防更大的塌陷物砸到自己身上。

被掩埋后如何自救?

1.小心移动身体,同时尽量护住口鼻,以防粉尘污染;

2.不要盲目大喊呼救,敲击管道等物体发出声响,更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

3.如果被困地与地面接近,等到救援人员通过时再大声呼救。


如何展开互救?

1.施救前,要通过侦听、呼叫、询问等方式判断被埋压人员的位置
2.施救中,不可以使用利器刨挖。如果伤势过重不能自行出来,不要强拉硬拖。应帮伤者露出头部,迅速清除口腔和鼻腔里的灰土,避免窒息,然后再挖掘暴露其胸腹部;

3.对暂时无力救出的伤员,要尽量使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持通风,为伤员递送食品,静待时机再进行营救。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中国应急管理报融媒体工作部制作,图片和视频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工程资源
帮助每个工程人更好的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