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民间认为,蚯蚓是一种阴曲阳伸的生物,冬至节气时,阳气虽开始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交相结而如绳也。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向后生长,所以为阴,而冬至阳气初生,麋感知到了阴气的渐退,麋角开始脱落。
由于冬至后阳气初生,山中的泉水开始流动并呈一定的温热。
在我国北方,饺子可谓是冬至的“标配”,俗语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天寒,容易冻耳朵,而饺子形状与耳朵相似,便有了“吃饺子可以防冻掉耳朵”的趣说。
“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在冬至这一天,人们会选择吃羊肉汤来保暖和滋补身体。羊肉富含蛋白质和营养物质,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抵御寒冷。此外,羊肉还具有温补的功效,能够滋补身体,强身健体。
酿米酒,是苏州地区冬至节日中的一项传统习俗。米酒是一种甜米酒,由糯米经过发酵而成,口感香甜、香气宜人。在冬至时节喝酒酿,不仅可以驱寒保暖、增强体质,更寓意着团圆与幸福。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精彩推荐
图片|编辑|审核:党委宣传部
信息来源:人民网
投稿邮箱:4090784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