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这块10亿年前的神秘化石的真身是......

文摘   2024-11-11 17:25   江苏  
·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全文3472字,预计阅读20分钟,听读7.5分钟。


点击播放 用耳朵聆听知识


研究背景与科学问题


获得光合作用的能力是真核生物演化的关键一步。然而,在前寒武纪的记录中,几乎没有明确识别出光营养生物。对单个微化石中的代谢副产物进行原位微区分析是直接鉴定其代谢的关键,但迄今为止仍难以实现。在这些分子中,叶绿素和庚烷等四吡咯类化合物是细胞代谢的基本成分。这些分子通常会在埋藏和成岩的早期阶段降解,但在有利条件下也可能转化为地卟啉。地卟啉常见于新生代沉积岩的大量溶剂萃取物中,但在前寒武纪却极为罕见。目前的全岩分析方法无法将检测到的卟啉与单体化石直接联系起来,而且这种分析方法也无法应用在过成熟的岩石样品,因为即使是200°C左右相对温和的热蚀,也会影响游离生物标记物的保存。因此,如何在前寒武纪化石样品中检测到卟啉成为关键。

科学内涵


为了识别前寒武纪微体化石中残留的代谢产物,比利时列日大学Sforna等科学家对刚果盆地姆布吉-马伊超群中神秘的Arctacellularia tetragonala化石标本进行了原位微区分析,综合利用形态学、化学和超微结构分析与同步加速器X射线荧光(SR-XRF)和X射线吸收光谱(SR-XAS)等多种分析方法,发现了A. tetragonala细胞中与镍结合的四吡咯,确定四吡咯分子为叶绿素衍生物,说明A. tetragonala为最早的多细胞藻类之一。这一新方法适用于亿万年前的过成熟岩石,为前寒武纪真核生物光营养体的演化和早期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的多样化提供了新的约束条件。


A. tetragonala普遍出现在西伯利亚、加拿大、非洲、中国和印度的中元古代到新元古代地层中,是一种很容易辨认的微化石,由桶形细胞的无鞘链(丝状)组成,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界线,细胞末端有披针形褶皱(图1)内部还存在细胞内包裹体(intracellular inclusions,ICI)(图1b, d, h, i)。此前,A. tetragonala曾被初步解释为蓝细菌Gloeotrichia spp. 的异细胞或同源体,以及子囊菌 Fractisporonites的孢子。A. tetragonala出现真正的二歧分支、节细胞、多层壁和多细胞丝中的大型同源细胞,这一套复杂形态组合表明,A. tetragonala是真核生物,而在原核生物中,这种特征组合是从未见过的。基于这些证据,A. tetragonala属于Gloetrichia类蓝细菌的假说被排除。与此相反,在浮游藻类和底栖藻类(Stramenopiles 和 Archaeplastida,红藻门和绿藻门)的不同支系中,已知有分支多细胞丝状形态。仅从形态特征来看,不能排除其与子囊菌纲的亲缘关系。不过,据报道Fractisporonites没有分枝。是否属于其他子囊菌目也值得怀疑,因为孢子通常由外鞘组成,而在这些标本中没有观察到这种外鞘。


图1  A. tetragonala 标本的显微照片。

a-g 带有节细胞、等直径分枝、披针形褶皱(lf)

和胞内包裹体(ICI)的分枝标本。

h, i 微化石的单列细丝 j, A. tetragonala 的草图,

显示微化石的主要特征。

黑星代表经过 SR-μXRF 分析的标本。


为了测试A. tetragonala的生物亲和性,科学家对提取的15个标本(共163个细胞)进行了同步辐射 X 射线荧光分析(SR-µXRF)。结果表明,主要金属元素(铁、镍、±铜、±锌、±钙和±S)和一些微量元素(钛、钒、锰和铬)均匀地分布在微化石壁中,褶皱处和微化石边缘的浓度较高,这是因为这些区域的厚度较大(图 2)。钾主要与小的方形氟化物有关(图 2),这些氟化物是在脱矿后的贮存溶液干燥过程中新形成的。钙总是存在于这些氟化物中,铁、镍、铜和锌偶尔也会出现。金属还可以形成附着在微化石表面的小热点,可能是在氧化物或硫化物中(图 2)。


图2  细胞内包含镍的特异性富集。

a、g 所研究样本的显微照片。

b-f 在 SLS(b、c 像素:1 μm,200 ms/px)、

SS(d、e 像素:400 nm,100 ms/px)

和相关复合图像(f,R:Fe,B:Ni)上获得的铁和镍 SR-μXRF 图谱。

h-j 在 SLS(h,i 像素:1 μm,1 s/px)

和相关合成图像(j,R:Fe,B:Ni)中

获得的 Fe 和 Ni SR-μXRF 图谱。

这些地图显示,一些 ICI 也可能富含铁,

但铁在 ICI 中以小热点的形式存在,

而镍则主要均匀分布。

色标对应于归一化计数。

(s.) 代表硫化物,(fl.) 代表附着在化石表面的氟化物。

注:瑞士光源(SLS;microXAS-X05LA 光束线,

瑞士维利根)

和同步辐射太阳光源(SS;Nanoscopium 光束线,

法国伊维特河畔吉夫)。


图3  细胞内包含物的 XANES 分析

凸显了四吡咯分子的存在。

a 所研究标本的显微照片。

b, c 在SLS 上获得的铁和镍 SR-μXRF 图谱

(像素:1.5 μm,200 ms/px)

显示了细胞内包裹体 (ICI) 镍和铁的富集情况。

d 在铁含量较低的区域(灰色圆圈)中

对 4 个 ICI 的Ni K-edge 进行的XANES 光谱

及其线性组合拟合(红线),

以及两种镍卟啉

(NiTPP:Ni(II)-四苯基卟啉,

NiOEP:Ni(II)-八乙基卟啉)、

沥青和氧化镍标准的 XANES 光谱。

肩部和光谱线形状是

结合镍卟啉物种中配位 (IV) 镍的典型特征。

拟合光谱与数据之间的差异来自于

拟合所用标准物质与角质中的

四吡咯分子之间的分子异质性。

注:瑞士光源(SLS;microXAS-X05LA光束线,

瑞士维利根)。


与细胞壁相比,ICIs 中的镍特别富集(ICIs 中的镍含量是细胞壁的1.5至17倍),而细胞壁中的镍与其他金属的分布模式相同。富含镍的ICIs中铁元素含量有限(图2)。在单个化石碎片的不同细胞中,ICIs的镍和铁含量各不相同。一些ICIs可能不含铁,而其他 ICIs 则显示出不同的铁富集。高分辨率SR-µXRF显示,当铁存在时,它并不与镍直接伴生,而是形成小块随机分布在ICI中(图2)。相反,镍则广泛而均匀地分布在ICI中。


XANES 数据证实了镍在四吡咯复合物中的积累。整体光谱形状以及A、B、C和D带的位置与镍卟啉标准(如镍八乙基卟啉[NiOEP] 和镍四苯基卟啉[NiTPP])中观察到的卟啉型方阵N配位中的镍(II)一致(图3d)。这也得到了镍K-edge XANES光谱的线性组合拟合(LCF)的支持,LCF估计镍总量的90% 以上都处于这种配位中(图3d)。相比之下,光谱与石墨碳和腐殖酸配体中随机占据空位的镍原子以及NiN2O、NiN2S和NiN3复合物中配位的镍不一致。与游离卟啉相比,ICIs中镍的XANES光谱显示某些光谱特征变宽,相对强度和肩部位置也略有不同(图3d)。这种变化归因于卟啉中Ni(II)的配位发生了畸变,这些卟啉与大分子网络结合在一起,例如在沥青中观察到的畸变。值得注意的是,共价结合的四吡咯复合物的典型 XANES光谱在加热到高达480至565°C的沥青焦化残渣中得以保留,这证明了它们良好的热稳定性,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经历了显著变质作用的亿万年前的化石中保留了镍-四吡咯分子。


化石细胞内金属结合分子的XANES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揭示经历变质作用的有机物质中的降解卟啉。这种方法为追踪卟啉以及光营养提供了可能,其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事实上,XANES能够检测与不溶性有机物结合的四吡咯结构,从而降低了样品污染的风险,并可将结合的卟啉衍生物归类到单个微化石中。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品位变质岩中的ICIs中可以对关键的新陈代谢副产物进行原位检测,为破译个别神秘微化石的生物特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并为了解早期地球生态系统打开了一扇新窗口。


原文来源:

Sforna M C, Loron C C, Demoulin C F et al. 2022. Intracellular bound chlorophyll residues identify 1 Gyr-old fossils as eukaryotic algae. Nature Communications, 13, 146.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7810-7.

END

相关阅读 滑动查看 ↓

宽川铺生物群中发现具有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分化的新型藻类

寒武纪早期宽川铺生物群是显生宙最早的磷酸盐化特异埋藏微体化石库。其以产出大量磷酸盐化软躯体动物及其胚胎化石而闻名于世,为重建寒武纪大爆发初期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关键埋藏窗口。然而,前人的研究大多聚焦于软躯体动物和动物胚胎化石,而忽视了非动物化石的研究。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殷宗军带领联合研究团队在宽川铺生物群中发现了一种具有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分化的球状真核生物化石。研究结果为理解宽川铺生物群化石组合面貌和寒武纪大爆发初期的生态系统复杂性提供了新信息。相关成果发表在英国学术期刊《古生物学》(Palaeontology)上。


宽川铺生物群中球状化石有较高的多样性和丰度,很多球状化石包括著名的橄榄蛋类、假球蛋和古球蛋类都被解释为动物胚胎或者动物休眠卵。然而这些球状化石很可能包含了亲缘关系迥异的多元类群。


此次科研人员新发现的球状化石大小和古球蛋相差无几(直径范围450-950微米),表面也具有类似古球蛋的瘤状突起装饰。但与典型的古球蛋化石不同,它们的一极发育了由一串圆形小坑环绕的圆形区域,直径在200-400微米左右。该圆形区域内不发育瘤状突起,但发育了数量不等的椭圆形凹坑,单个凹坑长轴在40-60微米左右。这些凹坑形态规则且排列紧凑。研究人员根据其形态特征,将其命名为凹坑球蛋(Concavaesphaera ornata)。


研究采用了高精度显微断层成像技术(Micro-CT)重建了凹坑球蛋化石的内部结构,发现了多个不同发育阶段的标本。其中,非生殖阶段的标本内部充满尺寸均一的球状体细胞,而处于生殖阶段的标本除了较小的体细胞外,在标本外周缘还发育了多个袋状囊腔;每个囊腔有一个圆形开口通向体外,而每个囊腔内部发育了一个较大的带表面装饰球状生殖细胞。


体数据定量统计分析表明,生殖阶段标本中囊腔的体积是随着生殖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增大。在生殖细胞尚未发育成熟时,囊腔的开口较生殖细胞小,待生殖细胞发育成熟时,囊腔开口增大,生殖细胞通过开口释放到体外,开启个体发育的下一个周期。


此次发现的凹坑球蛋是一类发育了具装饰囊包且有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分化的球状真核多细胞生物。从观察到的生物学组合特征看,它与后生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相距甚远,也不太可能是真菌或者有胚植物的近亲。


凹坑球蛋展示的生殖机制和多细胞复杂性可以与现代团藻科团藻属的多细胞绿藻对比。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凹坑球蛋和团藻属之间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异,比如后者不发育带装饰的囊包,且体细胞均分布于个体周缘而不是在内部。考虑到团藻属并非单系类群,且起源的时间较晚(分子钟估算认为它们起源于三叠纪之后),研究人员认为凹坑球蛋并非团藻属的直系祖先,而更可能是一类已经灭绝的真核藻类,代表了藻类多细胞化在寒武纪早期的一次独立尝试。


这一发现不仅表明地质历史时期真核生物多细胞化独立起源的次数可能远远超过前人预估,还为理解寒武纪初期真核生物多样性及海洋生态的系统复杂性提供了新的信息。


论文第一作者为南京古生物所和北京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刘威。本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资助。南京古生物所吴素萍提供Micro-CT实验技术支持,高嘉华绘制了凹坑球蛋生活周期示意图。

研究认为古球蛋状化石更可能是寒武纪早期的藻类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咸晓峰,在研究员张华侨和瑞典隆德大学教授Mats E. Eriksson的共同指导下,对古球蛋状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古球蛋状化石的新的分类方案。研究认为古球蛋状化石更可能是寒武纪早期的藻类,而不是动物胚胎或休眠卵。


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在国际地学领域专业期刊《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上。


古球蛋(Archaeooides)是报道于寒武纪早期的一类球状化石。它的表面具有规则而紧密分布的瘤状装饰,标本最小直径在400微米左右,最大直径可在2毫米以上。


传统的分类方案将所有古球蛋状化石(Archaeooides-like microfossils)归为一个形态种,即瘤面古球蛋(Archaeooides granulatus Qian, 1977)。但是,这个分类方案忽略了古球蛋状化石表面装饰和个体直径存在的巨大差异。长期以来,古球蛋被认为是分类位置未定的微体化石。


此前有学者提出古球蛋可能是动物胚胎,也有学者认为它可能是某种无脊椎动物的休眠卵。古胚胎学(palaeoembryology)为早期动物的演化发育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窗口,但前提是化石的动物胚胎属性得到确认且亲缘关系得到限定。因此,古球蛋状化石的生物学属性和分类位置应该要有明确的定论。


该研究涉及的古球蛋状化石标本约200枚,为磷酸盐化立体保存,来自于陕南西乡县张家沟剖面宽川铺组和川北南江县新立剖面新立段。关键化石产出层位位于寒武纪幸运期第一个小壳化石带内,绝对地质年龄约535百万年。


研究发现,古球蛋状化石的表面装饰存在很大的不同。如果采用传统的分类,它们应全部归入瘤面古球蛋。此次研究依据化石标本表面装饰差异区分出四种不同的类型。除了已报道过的具有瘤状装饰的瘤面古球蛋外,还有三种新类型:具有刺状装饰的Shaanisphaera spinosa gen. et sp. nov.,具有锥状装饰的Qinlingisphaera conica gen. et sp. nov.,和具有扁圆状装饰的Dahisphaera plana gen. et sp. nov.。这说明传统的分类方案严重低估了古球蛋状化石的形态多样性,且不同类型的化石标本不应放在一起用来论证古球蛋的生物学属性和分类位置。


研究表明这四个类型的标本都具有非常大的直径范围。以Archaeooides granulatus为例,其标本直径可以从最小593微米连续增大到最大2463微米,相差四倍左右。这与同一属种动物胚胎通常具有固定或较窄的直径范围相矛盾,也与已知的早古生代动物胚胎化石具有较窄的直径范围相矛盾。


研究认为古球蛋状化石的壳壁受埋藏学改造较大。即使是同一个属种不同的标本,其壳壁厚度可能都不一样。壳壁中常见多孔结构,但是这种多孔结构也会分布在明显是成岩作用形成的结构中,实际上是埋藏学假象,而非生物结构,因此不能和现生无脊椎动物休眠卵的壳壁相对比。


研究发现,古球蛋状化石与现生甲藻、绿藻等藻类中的一些属种具有极高的形态相似度。古球蛋状化石的四个类型具有的较大的直径分布范围更可能代表的是种内差异,有可能是个体发育现象,即不同大小的标本代表不同的发育阶段。这种生长模式在现生和化石藻类中也是常见的。


研究认为,古球蛋状化石都是有机质的球状囊泡,具有相似的表面装饰,较长的生长序列(个体可以从数百微米长大到1-2毫米),未知的壳壁厚度,多为中空的表面装饰。


因此,研究认为古球蛋更可能是寒武纪早期的藻类,而不是动物胚胎或休眠卵。


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瑞典研究理事会和国家留距今9亿年!科学家发现藻类化石,揭开真核生物演化的奥秘学基金委CSC的联合资助。

距今9亿年!科学家发现藻类化石,揭开真核生物演化的奥秘

在藻类,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不过,你仔细观察过它们吗?你知道藻类最初是如何进化的吗?尽管真核藻类的微体祖先在距今 10 亿年前就出现了,但研究表明,直到距今 7-6 亿年前,包括绿藻在内的肉眼可见的宏体真核藻类才初步具备了生态优势,成为海洋中主要的初级生产者。


采集上万件珍贵化石标本,持续研究 5 年 ……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与山东科技大学的同行合作,在山东发现了一个距今约 10-7.2 亿年的藻类化石生物群。他们分析认为,其实藻类很可能在这段时期就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起到了重要的生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地学 SCI 期刊《前寒武纪研究》上。


采集上万件古藻类化石,否定之前假说


远古时代,万物尚未孕生,为数不多的生物也仅仅以最低级的生命形式隐匿于汪洋之下。这毫无生机的景象,却因藻类等光合生物的出现而划上了句号。最先出现的一批光合生物,是以蓝细菌(又称蓝藻)为代表的原核生物。它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构造也相当简单,甚至连细胞核都不具备。之后,地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核生物逐渐进化成藻类等真核生物。


" 距今约 10-7.2 亿年的拉伸纪,见证了地球环境的变迁和许多关键性的生物演化事件。不过,这个时期的藻类化石记录却较单调。" 据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副研究员庞科介绍,在这段时期,大部分生物都是微体的,肉眼看不见。业界普遍认为,该时期的生物很简单,类型也很少。


庞科等人团队的研究打破了这一认知。从 2014 年起,他们在山东省安丘市距今约 9 亿年前的地层中采集化石。五年间,陆陆续续采集了上万件。" 合作者之一是山东科技大学教授陈雷,他是我的师兄,当时我们俩商量着能不能在山东找到这个地层的化石。" 庞科说,他们采集化石的地方也是一个矿石采集地点。" 村民们每挖一段时间就有新鲜的剖面露出来,我们就跑去采。只要挖到了相应的地层,化石就挺丰富的。" 庞科举例,10 厘米乘以 10 厘米的面积,最多挖出了十几二十个化石。


科研人员对其中 6000 多件化石进行了数据整理。" 它们保存精美、形态多样,大小在毫米和厘米之间。" 庞科解释称,微生物的体积直径一般小于 1 毫米。" 而这些化石很多都是大于 1 毫米,甚至达到厘米级别,这意味着它们已经是肉眼可见的形态了。"


多样性最高的藻类生物群之一,揭示真核生物的演化


科研团队发现的藻类化石生物群由 12 属 16 种以及 1 个未命名丝状体组成,包括新建立的 1 属 6 种。其中,含有 11 种真核宏体藻类化石、4 种蓝细菌化石,以及 2 种生物属性未知的类型。3 种宏体化石保存了精美的多细胞结构。


庞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宏体藻类是指那些能够肉眼可见的藻类,而距今 10-7.2 亿年的宏体藻类化石记录非常稀少。" 我们此次发现了十余种,新命名的有六七种,算是首次发现的、类型最丰富的藻类生物群,扩大了这个时期的藻类多样性。" 他表示,该生物群的属种多样性远大于以往发现的其他同时代的化石生物群。


" 这个生物群的发现,为我们认识早期的宏体藻类面貌提供了重要的直接证据,表明真核生物的某些进化分支可以通过简单的多细胞化或多核体形式,由微体达到能够被肉眼可见的程度。" 庞科说,他们发现的丰富多样的藻类化石同时表明,距今 10-7.2 亿年的宏体藻类多样性被严重低估,它们可能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起到了重要的生态和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原文标题 |《原位微区分析揭示10亿年前的神秘化石为真核藻类》

选题/审核| 盛   捷

文案撰写 | 杨   浩
排版编辑 | 诸鹏飞
趣味问答

*上期答案:晚、温暖湿润

本期答案将在下期科研进展内公布~
推荐阅读


科研进展 | 戒不掉碳水?古DNA揭示的缘由

科研进展 | 云南腾冲地区发现上新世金缕梅科叶生真菌化石

科研进展 | 仿古生物机器人助解生命演化史谜团

化石网征稿

化石网欢迎每一位热爱古生物、爱创作的你们(科研人员、爱好者等)前来投稿,我们会择优录用。稿件可发送至电子邮箱:jiesheng@nigpas.ac.cn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化石网
以古生物科普为主的网站。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古生物学会共同主办,获“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项目”支持。2009年曾代表中国电子科学类网站获联合国“世界信息社会高峰会议大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