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显微CT揭开奇丽灰姑娘虫精细面貌

文摘   2024-10-11 17:35   江苏  

·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全文1296字,预计阅读8分钟,听读3分钟。

点击播放 用耳朵聆听知识

10月8日,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节肢动物演化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eLife》(中科院一区)发表题为《中国澄江生物群中的奇丽灰姑娘虫(类肢动物,海怪虫类)的腹部形态结构和生态习性研究》的学术论文,深度报道了寒武纪早期澄江生物群中的一种名为奇丽灰姑娘虫的精细软体结构


约5.18亿年前的澄江生物群以其保存完好的化石而闻名,是探索早期生命形态和多样性的关键地点。澄江生物群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关于寒武纪时期海洋生态系统的宝贵信息,还揭示了早期多细胞生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奇丽灰姑娘虫是一种生活在这一时期的独特节肢动物,属于海怪虫类,它具有独特的解剖特征和生活习性,是古生物学界研究类肢动物的代表物种之一(图1)。


图1 奇丽灰姑娘虫的微距摄影(A、B、D)和荧光(C)图像,

揭示了化石的背面外骨骼、背板(tn)、

肠道(gut)的分布、肠道和唇板(hy)的位置关系。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了显微CT扫描、计算机三维建模和荧光显微镜成像等先进技术手段,从多个角度详细观察奇丽灰姑娘虫的腹部软体结构(图1和图2),并重建出该远古动物的三维模型(图3)。


图2 基于Drishti v2.4中处理的X射线断层数据的

奇丽灰姑娘虫的数字解剖,

揭示了奇丽灰姑娘虫触角上的

触角鳞片(B中的ans)、

唇板(E中的hy)和前骨片(E中的asc),

腹面附肢(D,经过水平翻转)。


研究发现,奇丽灰姑娘虫具有独特的解剖特征,包括纺锤形的躯干背板,其中前六个被头甲覆盖,而末端四个则延伸出轴刺。此外,还揭示了这种动物的悬垂式唇板和四对触角后头部附肢(图1,图2)。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奇丽灰姑娘虫的躯干背甲与腹部腿肢之间存在一种分节错配现象,并且这种错配模式与其他寒武纪节肢动物如抚仙湖虫、其他海怪虫类、现生多足类动物的错配都有着明显区别,代表了一类新的错配方式。


图3 奇丽灰姑娘虫的三维重建图,

背面外骨骼重建展示了

其纺锤形的躯干背板和覆盖前六个躯干背板的头甲,

以及延伸出轴刺的最后四个躯干背板。

腹面解剖学重建揭示了唇板和前骨片、

眼睛和其他腹面附肢的精细形态。


基于详细的解剖学数据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团队提出海怪虫类可能与融背类或一个包含“游盾类+融背类+薄纸状喜植虫+三叶虫”的分支有着密切的关系(图4)。这一研究不仅增进了我们对于类肢动物内部关系的理解,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寒武纪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视角。此外,研究还推测奇丽灰姑娘虫可能生活在弱光照且泥泞的环境中。


图4 简约法(A-C)严格合意树和

贝叶斯系统发育分析(D)结果,

并以粗体标记,海怪虫类标记为蓝色,

紫色星号表示奇丽灰姑娘虫。


这项研究再次证明了云南澄江地区作为探索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关键地点的重要性。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未来将有更多关于古代生命的秘密等待着科研人员去发掘。论文第一作者为云南大学生态学博士后张茂银,通讯作者为刘煜研究员。侯先光研究员、麦慧娟博士、云南大学生态学德国籍博士后Michel Schmidt为论文的共同作者。



END

原文标题 | 《云南大学科研团队显微CT研究揭示澄江生物群中奇丽灰姑娘虫精细形态学并初步探究其古生态学特征》
选题/审核| 盛  捷
案撰写 | 陈怡希
排版编辑 | 诸鹏飞
趣味问答

*上期答案:大西洋、以上皆是

本期答案将在下期科研进展内公布~
推荐阅读


科研进展 | 导致白垩纪恐龙灭绝的小行星不止一颗

科研进展 | 1700万年前宁夏同心动物群研究新突破

科研进展 | 云南和平文化遗址古人类用火历史—来自环境磁学和矿物学证据

化石网征稿

化石网欢迎每一位热爱古生物、爱创作的你们(科研人员、爱好者等)前来投稿,我们会择优录用。稿件可发送至电子邮箱:jiesheng@nigpas.ac.cn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化石网
以古生物科普为主的网站。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古生物学会共同主办,获“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项目”支持。2009年曾代表中国电子科学类网站获联合国“世界信息社会高峰会议大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