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融媒体 张小茜
结合这三天党校课程的学习,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锤炼党性,坚如磐石
党校的学习虽然短暂,却让我深感党性的锤炼是每一位党员不可或缺的精神修行。从开班仪式的重温入党誓词,到观摩党性教育室,从观看警示教育片再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等理论学习,我真切感受到党的智慧与力量,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在集体的讨论和交流中,我也时常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做到对党忠诚、为人民服务,逐渐明白了党性的真谛不仅在于理论的掌握,更在于日常的践行。每一次对党性的深化理解,都让我离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标准更进一步。
二、改进方法,学思践悟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实践,如何更好地将党的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需要我们在学习方法上不断创新。在党校的学习中,方法的改进是我关注的另一个重点。“每天精读半小时”的课程设置,帮助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杜良才老师《公文写作的“本”“道”“术”》,为我建立自己的“四库全书”、及时了解上情、下情、外情、常情提供了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姚瑶老师《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我们更深层次了解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实践遵循……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总结,我在工作方法上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为未来的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三、提升思辨,明辨是非
思辨能力的提升是我在党校学习中的另一大收获。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风险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我学会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和看到事物本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我更清晰地认识世界,也将指导我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总而言之,这次党校学习经历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洗礼和升华,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保持空杯心态,勇于探索新知,不断提升修养,紧紧跟上时代步伐,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街镇政府 程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谋划和部署改革,书写了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的时代新篇。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
一是“问需于民”听民声,坚持改革“为人民”。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作为一名基层的年轻干部,要秉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宗旨,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作为切入点,迈开步子、俯下身子,多到“田间地头”走一走。2023年,新街镇苏湾村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以来,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修路问题、环境卫生整治、堰塘承包等问题,召开村湾夜话13场,敲门行动20次,累计收集群众问题60余件。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落脚到乡镇层面就是关注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件抓落实、一件件务实效。
二是“问计于民”聚民智,坚持改革“靠人民”。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每一次成功的取得和实现,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近期,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讲述的就是华坪女高的张桂梅老师创办女子高中的故事,她这样跟她的学生讲:亲爱的孩子们,我去家访的时候,看到你们的家长拄着锄头站在山头,望着山的那边,他们希望你们走出大山。张桂梅老师与贫困的女孩是那么近,所以华坪女高的建立初心是什么?是满足山区家庭教育的需求。虽然它成立得很艰难,但现在我们都知道,华坪女高已经是一所设施完善、朝气蓬勃的学校。指标生政策、华坪女高,这些好政策、好做法,得到党和人民拥护。
三是“问效于民”惠民生,坚持改革成果“人民享”。人民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者,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评价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72次重要会议,锚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审议通过600多份改革文件,指引各方面出台3000多项改革方案,一件件关乎百姓的大小事被列入会议议程,成为改革的关注点、发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同样有着鲜明的问题导向,提出了60条重大举措,通过实实在在的制度机制建设,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群众呼声较大以及急难愁盼问题作出积极回应,凸显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始终贯穿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价值导向。
曾经,毛主席的心中装着人民,在开国大典上高呼人民万岁。而今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们共产党把人民放在心中,举过头顶。以人民为中心,在我们的发展成就里,也在我们的未来蓝图里。
县政法委 聂斌
今天上午姚瑶教授讲授《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深入解析,让我深刻认识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作为政法战线上的一员,充分认识到政法工作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是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扎实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要做”三实“:
一是要在深学细悟上下实功。理论强,才能方向明、人心齐、底气足。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落到实处,党委政法委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等作用,将政治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推进政治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二是要在常悟常进上出实招。作为政法干部更要坚守对党绝对忠诚的宝贵精神品质,在任何的艰难险阻和困难危机下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真正把“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中、体现在实绩上。要更加清醒认识和把握当前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基层基础等领域存在的安全隐患,扭住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落实,提升风险防范处置能力,着力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是要在细照笃行上求实效。要始终以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态度抓实抓细风险防范各项工作,在任何困难问题和风险挑战面前不回避、不退缩,敢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勇挑最重的担子,以充沛顽强的意志,积极应对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在不断斗争中实现超越和发展,为奋力推进随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法力量。
万和镇政府 王爽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原点,是贯穿这一思想的一条红线,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今天,有幸聆听了肖振华老师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授课,感触颇多、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基层年轻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旨,做好本职工作,把为人民服务落在实处。
一是在基层工作中厚植为人民服务的情怀,站稳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基层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年轻干部要放得下“架子”,结合“四下基层”工作,下到田间地头里了解群众诉求,体会他们朴实的愿望、真切的需求,为开展包村工作奠定基础。“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一直走在“赶考路”上,卷子答得好不好,还是由阅卷人说了算,人民群众是服务对象,同时也是最好的老师,深入基层才能了解到最“接地气”的工作方法,才能更好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年轻干部,只有深入到基层中,才能为服务人民找到正确方向,更好地站稳人民立场。
二是在基层工作中增长为人民服务的才干,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工作的生动写照,如何将这千条线理顺理好是每一名基层干部的必修课。越是条件艰苦越考验毅力和勇气,越是任务繁重越需要信念和坚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年轻干部要勇于走出“温室”,在基层环境中锤炼能力,做关键时刻用得上、冲得出、打的赢的干部。多接几回“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蚂蚁”,多啃几次“硬骨头”,一定能弥漫出馥郁的幽香,以更高的能力、更强的本领、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到为人民服务当中。
三是在基层工作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担当,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干部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享受着相应的权利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要扛得住、担得起,能够做到为人民服务。“为官避事平生耻”,干部就应该有担当,推诿扯皮、只做表面文章等懒政怠政行为不应该出现在干部身上。尤其是基层干部,工作直面群众,更应该强化担当意识,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困难问题敢负责,出现过失勇担责,一切以人民利益为主,做到无愧于岗位、无愧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