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已在《历史研究》等C刊上发文!这所省级师范大学近年来引进近二十位90后历史学博士

文化   2024-07-16 10:35   中国香港  


中国古代史教研室


一、教育及工作经历

张庆路,男,1990年10月生,山东省费县人。2012年6月在山西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2015年6月在山东大学获得中国史硕士学位,2020年6月在南开大学获得中国史博士学位。2020年7月入职。

二、研究方向

秦汉史、简帛学。

三、主要学术成果

1.项羽所坑之襄城地望新解,《中国地方志》2019年第2期。

2.未央与建章:汉武帝、昭帝理政地点之变化与西汉政局,《内蒙古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

3.吕后徙更代国问题考论,《史志学刊》2019年第6期。

4.汉《绥民校尉熊君碑》相关史事考索,《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

5.简牍所见汉代西北边郡的骆驼,《农业考古》2020年第1期。



一、基本信息

祝虻,男,1989年生,安徽东至人。2011年于东北财经大学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15年于安徽师范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18年于安徽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18年至202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二、研究方向

明清史、徽学、中国史学史

三、主持科研项目

1.“《方弘静全集》整理”(2021年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项目编号:2103)

2.“明代徽州士绅阶层研究”(2021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项目编号:AHSKQ2021D208)

3.“明代徽州族谱修撰与社会变迁研究”(2021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1CX176)

4.“明代徽州家谱研究”(2020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K2020A0097)

5.“明代徽州官僚的居乡生涯研究”(2019年第6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9M650958)

四、主要科研成果

1.《乡情、态度与作为:晚明官僚方弘静的乡居生涯》,《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27卷)2021年

2.《图像·空间·认同:明清徽州家谱中的村图》,《形象史学》(第18辑)2021年

3.《家史制作:明清徽州宗族祖先谱系的建构》,《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4.《明代徽州家训述论》,《徽学》(第13辑)2020年

5.《齿德双隆:明代徽州的“寿官”》,《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6.《从家训文献看晚明士大夫的治家认识——以方弘静〈家训〉为中心》,《安徽史学》2020年第1期

7.《现存明代家谱所辑文书论略——以徽州家谱为中心》,《档案学通讯》2019年第4期,三级。

8.《历史记忆与宗族边界:明清徽州的宗族认同》,《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

9.《现存民间家谱档案属性研究——以徽州家谱为中心》,《档案学通讯》2016年第6期

10.《历史记忆、宗族边界与族群分层——明清徽州宗族认同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11.《宋元明清徽州家谱的历史演进》(合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束保成,男,1990年8月生,安徽省宁国市人,历史学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经历,主要从事宋代官制研究。现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一、学习工作经历

1.2008年9月至2012年7月,铜陵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本科;

2.2013年9月至2016年6月,安徽大学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3.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上海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4.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后;

5.2021年9月至今,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师。

二、教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中国古代史(下)

三、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吏部条法》与南宋官制研究”(21CZS024),在研(主持人)。

2.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宋代‘閤职’研究” (Y202043561),结项(主持人)。

3.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宋神宗的军事改革与对夏经略研究”(18BZS058),在研,第一参与人。

四、主要论文成果(均为独作)

1.《刚柔并济的宋代官员叙复制度》,《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CSSCI;

2.《从<徐谓礼文书>看<吏部条法>所载南宋常调差遣关升制度》,《浙江学刊》2021年第1期,CSSCI;

3.《宋代武官“带职”制度探析》,《江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CSSCI;

4.《宋代閤职的内外演变与磨勘叙迁探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1年第4期,CSSCI。


周莹

一、学习经历

2010-2014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本科

2014-2017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硕士

2017-2021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博士

二、个人研究领域

魏晋南北朝史、十六国政治史

三、所授课程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部分)

四、发表论文

1.《汉国刘聪朝后宫制度建设与刘乂案》,《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cssci),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11月。

2.《石勒的年号选择与政权合法性建设》,《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20年第1期。

3.《魏晋十六国北朝关中侨置武都郡研究》,《历史地理研究》(cssci),2020年第4期。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2021年第2期。

4.《前秦族际政治与淝水之战》,《历史教学问题》(cssci),2020年第3期。

5.《十六国时期汉国刘殷、陈元达的谏言风格与政治浮沉》,《领导科学》(北大核心),2020年第9期。

6.《前秦对河北地区的经略》,《社会科学论坛》,2020年第2期。

7.(与韩旭合写)《二十年来的十六国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

获奖

1.2016年10月,荣获山西大学“国家奖学金”;

2.2021年5月,荣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余焜,男,1992年生,安徽太湖人,历史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一、学习经历

2015年6月,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2018年6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2021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二、研究方向

明史、明清政治文化史

三、主持和参与课题

1.主持2021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明代君臣修省与政治生态研究”(项目号:SK2021A0141)。2021年12月立项,在研。

2.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历史上的灾害与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研究”(项目号:20&ZD225)。2020年12月立项,在研。

四、主要学术成果

1.《明嘉靖年间君臣祷雪活动述论》,《历史档案》2021年第1期。(独作,CSSCI)

2.《从王恭厂灾的神异化书写看明末政治及社会生态》,《安徽史学》2020年第5期。(独作,CSSCI)

3.《明代官方日月食救护考论》,《安徽史学》2019年第5期。(独作,CSSCI)

4.《明中叶异象频发及其因素探微——以成化、弘治年间为中心的考察》,《宁夏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独作)

5.《庙堂与江湖:从修省弭灾看明代士大夫的时代性格》,《山西师大学报》2019年第2期。(独作)

6.《成化朝局与明宪宗崇抑佛道关系考论》,《宁夏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独作)

7.参与编写《2018年中国明史研究报告》,南开大学出版社,2020年。


杨昭,1990年生,陕西西安人。历史学博士,讲师。

一、专业特长和研究方向

中国思想史、经学、《春秋》公羊学

二、教育背景

2009-2013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 历史学 专业 | 学士

2013-2016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中国思想史  | 硕士

2014-2015 (台湾)佛光大学历史学系  | 历史文献学  | 交换生

2017-2021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中国思想史  | 博士

三、工作经历

2016年5月-2016年9月 四川大学古籍所科研助理 参与“儒藏”编订

2016年9月-2017年6月 广元天立国际学校 高中历史教师

四、期刊文章

1.《学界关于“董仲舒对先秦诸子思想继承”问题研究综述》,《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2.《思想史与学术史的融合互补:晚清“公羊学”研究百年回眸》,《原道》,38辑。

3.《<公羊>例学之大成——何休义例研究》,《管子学刊》,2022年第2期。

五、联系方式

781595269@qq.com



丁坤丽,女,1993年生,山西岚县人,历史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一、学习经历

1.2015年6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2.2018年6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获中国史硕士学位;

3.2022年6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历史学院,获中国史博士学位。

二、研究方向

长期关注和学习的方向为清史、区域史。

三、参与项目

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思想通史》;

2.《今注本二十四史》编纂。

四、主要学术成果

1.《蒋氏〈东华录〉辨疑三则》,《中国史研究》2016年第4期,第二作者;

2.《清初民间理学士人与地方社会——以洪洞范鄗鼎为中心》,《清史论丛》2019年第2期;

3.《清代教化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21年第1期。



刘亚光,男,1992年生,河北保定人,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一、教育背景

20129月至20166月,本科就读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学士学位。

20169月至202312月,硕博连读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获博士学位。

二、研究方向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重点关注礼仪制度、宗教、区域社会等领域。

三、学术成果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村寺与村落佛教的展开》,《人文宗教研究》第12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20年。

2.《唐代副大都护考》《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45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

3.《“吉凶卤簿”新考——兼论汉代丧礼“吉凶相参”观念的形成》,《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48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

4.《禅让礼“物质仪式”运作与政治合法性构建——以宋、齐禅代赐车马为中心》,《中国典籍与文化》,待刊。

四、联系方式

liuyaguang92@sina.com



一、教育及工作经历

常泽宇,男,1995年12月生,安徽临泉人。2017年7月在铜陵学院获得文学学士学位,2020年6月在安徽师范大学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2024年6月在复旦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2024年7月入职。

二、研究方向

东南历史人文地理、秦汉史

三、主要学术成果

1、《张衡〈四愁诗〉之“金错刀”为何物?》,《文史知识》2018年第11期。

2、《安徽地区性铜镜研究取得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17日博物版。

3、《江西新见南宋赵汝涚墓志考释》,《宋代文化研究》第25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年。

4、《阜阳侯与“阜阳侯国遗址”辨议》,《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5期。

5、《苏州虎丘路新村土墩M5“吴侯”小考》,《东南文化》2022年第4期。

6、《皖南早期历史地理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中国区域文化研究》第7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

7、《淮河流域汉代考古研究的重要成果——〈阜阳双古堆汉墓〉读后》,《中国文物报》2023年6月30日第5版。

8、《再论〈方舆胜览〉的编纂及文献价值——基于江东路部分的考察》,《宋史研究论丛》第35辑,科学出版社2023年。

9、《孙吴故鄣郡新考》,《历史地理研究》2024年第1期。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



陈鹏飞,1991年生,江苏常州人。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2022年入职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一、教育背景

2018-202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2014-2017年,毕业于西南大学,获中国史硕士学位

二、研究领域

中国社会经济史,州县地方档案研究

三、主讲课程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四、论文成果(均为独著)

1.《清初四川招民垦荒与“啯噜”的形成》,《中国农史》(cssci来源期刊)2021年第1期。

2.《“川政统一”与“建设后方”:全面抗战前成渝铁路内资引进活动研究》,《近代中国》(cssci来源集刊)2020年第1期。

3.《产业危机与政商博弈:全面抗战前四川的缫丝工业统制》,《民国研究》(cssci来源集刊)2019年第2期。

4.《制度移植与技术引进:全面抗战前四川省建设厅蚕业改良研究》,《古今农业》2020年第2期。

四、联系方式

syc1899@126.com



徐婧宜,女,1994年12月生,山东潍坊人,历史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一、学习经历

2013年至2017年,就读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2017年至2022年,本科直博,就读于厦门大学历史学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二、研究领域

制度史、思想史

三、主要论文成果

1.王日根(导师)、徐婧宜:《清代封印制度的经与权》,《历史研究》2021年第2期。

2.王日根(导师)、徐婧宜:《晚清政权强化公权力进程中的清障努力——对文献中“恶劣绅衿”三种表达类型的考释》,《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7年第4期第203页学术卡片登出摘要,且本文收入王日根教授《经济之域:明清陆海经济发展与制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38-52页)一书。

四、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10120132202337@stu.xmu.edu.cn


程军,男,重庆江津人,1992年10月生,中共党员。

教育背景

1、2010年9月-2014年6月,就读于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获历史系学士学位。

2、2014年9月-2017年6月,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历史地理专业,获中国史硕士学位。

3、2018年9月-2022年6月,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历史地理专业,获中国史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历史地理、近代航运史、清代移民史、元代交通史。

科研成果

1、《蒙元时期丝绸之路旅行家行程GIS数据集》,《中国科学数据》2018年第3期。

2、《“丝绸之路”新疆段访古考察日志》,《中国人文田野(第八辑)》2019年。

3、《近代长江流域行轮内港时空变迁研究(1898—1929年)——基于《<内河行轮章程>项下华洋轮船行驶内港名录》的复原》,《历史地理研究》2020年第4期。

4、《清代巴蜀地区贵州会馆考述》,《长江文明》2020年第2期。

参与项目

2022年,参与交通运输部《中国港口史》项目,为子项目“近代长江流域轮船港口布局”的第二参与人。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1490407239@qq.com

程军,男,重庆江津人,1992年10月生,中共党员。

教育背景

1、2010年9月-2014年6月,就读于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获历史系学士学位。

2、2014年9月-2017年6月,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历史地理专业,获中国史硕士学位。

3、2018年9月-2022年6月,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历史地理专业,获中国史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历史地理、近代航运史、清代移民史、元代交通史。

科研成果

1、《蒙元时期丝绸之路旅行家行程GIS数据集》,《中国科学数据》2018年第3期。

2、《“丝绸之路”新疆段访古考察日志》,《中国人文田野(第八辑)》2019年。

3、《近代长江流域行轮内港时空变迁研究(1898—1929年)——基于《<内河行轮章程>项下华洋轮船行驶内港名录》的复原》,《历史地理研究》2020年第4期。

4、《清代巴蜀地区贵州会馆考述》,《长江文明》2020年第2期。

参与项目

2022年,参与交通运输部《中国港口史》项目,为子项目“近代长江流域轮船港口布局”的第二参与人。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1490407239@qq.com



韦巍,1985年生,江苏连云港人。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一、教育背景

2004-2008:中山大学社会学专业,法学学士。

2010-2013: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历史学硕士。

2013-2019: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学博士。

二、研究领域

近代中国学术思想史,西方古典知识在华传播研究

三、论文成果

1.韦巍:《清末民初“德智体”三育传统的生成》,《浙江学刊》2018年第2期。

2韦巍:《“以希腊罗马古史为纬”——甲午至戊戌年间西洋古史论说的兴起》,《学术研究》2020年第1期。

3.韦巍:《清末国人的希腊知识与新学制》,《近代史学刊》2022年第1期。

4.韦巍:《浙江大学回杭首度校庆与时人校史叙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5.韦巍:《道咸时期西洋史地论述中的“希腊”文明形象演变》,《广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

四、联系方式

historyway@ahnu.edu.cn


       孙光耀,男,1993年11月生,安徽铜陵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学史、近现代学术史、孔庙学。

一、主讲课程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二、科研成果

(一)论文

1.《规训与惩罚:雍正尊孔的帝王心术》,《历史教学问题》2022年第6期。(CSSCI扩展版)。

2.《殆无以过:雍正尊孔与政治合法性构建》,《原道》2022年第1辑。(CSSCI来源集刊)。

3.《〈鉏月馆日记〉:清末民初何荫柟的历史书写》,《都市文化研究》2021年第1辑。(CSSCI来源集刊)。

4.《“行道之儒”的登场与清代儒学的制度化——以范仲淹从祀孔庙为中心》,《政治思想史》2020年第3期。(CSSCI扩展版)。

5.《河北儒学之精神及其现实意义——以孔庙从祀儒者为中心的考察》,《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6.《才明守洁:薛时雨仕宦生涯考论》,收入《纪念薛时雨诞辰二百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0年。

7.《因时变而制宜适:清代帝王的诸葛亮崇祀》,《蜀学》2019年第2辑。

8.《从〈讨粤匪檄〉看曾国藩对太平天国的舆论反击》,《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二)书评

1.《从哪里来,向何处去?——读李天纲〈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中国学》2020年总第8辑。

2.《激变时代中一位退隐幕僚的生命史——读李志茗〈赵凤昌评传〉》,《学术评论》2020年第2期。3.《制度: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读李志茗〈晚清幕府:变动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书屋》2019年第3期。

(三)著作

1.《左宗棠传》,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年。

(四)史料整理

1.《屠寄致赵凤昌信札整理》,《近代史资料》2023年总第148号。(二作)

(五)文章随笔

1.《先生之风》,《新读写》2021年第5期。

2.《上海地区的孔庙祈福》,《寻根》2020 年第 5 期。

三、课题项目

1.主持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优秀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清代民国孔庙学文献调查与研究”(YBNLTS2021-007)。

四、奖项荣誉

1.华东师范大学2021-2022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上海儒学2019年第四届博士生论坛一等奖。

3.上海市2019年“多元时代的政治哲学:以古今之争为视域”研究生学术论坛二等奖。

五、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gysun@vip.163.com


世界史教研室


赵辛阳(1990-),男,中共党员,安徽六安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专业为世界史,主攻美国史、西方古典文明史和西方思想史。

电子邮箱:historyzxy@163.com

一、学习经历:

1.2008-2012年就读于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2.2012-2015年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获世界史硕士学位;

3. 2015-2020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获取世界史博士学位;

4.2017年9月-2018年9 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作为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号 201706270028)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政治学系留学一年。

二、教授课程

世界现代史、美国史、英语口语

三、参与项目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墨西哥毒品问题的历史考察(1940-2012)(项目编号:17CSS020)(第三参与人)

四、发表论文

1. 赵辛阳:美国早期关于古典教育的辩论,载于《外国教育研究》(CSSCI来源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202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期部分转载4000多字,《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20年第5期全文转载。(独作)

2.赵辛阳:古为今用——论美国革命中罗马史的发掘和利用,载于《历史教学问题》(CSSCI来源期刊),2020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10期论点摘要。(独作)

出版论(译)著

1.【美】戈登·伍德著,赵辛阳译:《美国革命: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年。(独译)



王琛,1988年生,安徽太湖人,中共党员,暨南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博士、政治学博士后。2018年3月-9月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交流访问;2019年至2021年 暨南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21年入职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一、教育背景

1.2012-2015年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世界史专业硕士 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

2.2016-2019年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 国际关系专业博士 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二、研究方向

国际关系理论、东南亚国际关系、周边中小国家外交等

三、主持、参与课题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周边中小国家的‘利基外交’对我国外交环境的影响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1CGJ003),在研。

2.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8批面上资助项目“大国关系变化下东南亚国家的外交选择研究”(项目编号:2020M683164),已结项。

3.主持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东南亚国家的‘利基外交’对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影响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762170),在研

4.参与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海外中国公民利益保护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AZZ016),已结项。

5.参与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冷战视阙下的东南亚‘区域主义’研究(1961-1991)”(项目编号:16BSS046),已结项。

6.参与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华人社区中华文化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6ZDA220),在研。

四、科研成果

1.《1975年东帝汶危机中美国对印尼的政策——基于美国解密外交档案的分析》《东南亚研究》2017年第3期(CSSCI,独作);

2.《冷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利基外交”》《国际政治研究》2018年第4期(CSSCI/中文核心期刊,独作;《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1期摘录);

3.《中美关系周期变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外交选择》《东南亚研究》2019年第1期(CSSCI,第二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5期摘录;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外交》2019年第5期收录);

4.《“曼陀罗思想”对印尼外交政策的影响:战略文化视角》《东南亚研究》CSSCI(独作,2020年第1期);

5.《霸权的逻辑:特朗普政府东南亚政策析论》《南开学报》2020年第5期(CSSCI/中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6.《小国的自我认知与外交行为:冷战后新加坡外交的演变与新挑战》《太平洋学报》2021年第2期(CSSCI/中文核心期刊,独作)

7.《新加坡水务外交及其对中国水务外交的启示》2020年底5期,《东南亚纵横》(独作)

8.《东亚地区权力结构变化与中日关系——以结构性矛盾及其重叠为分析视角》《战略决策研究》2018年第3期(独作)

9.《美国对苏加诺时期印度尼西亚政策的演变:从“拉拢”走向“遏制”》 《东南亚纵横》2018年第4期(独作)

10.《大国关系变动下东盟国家的战略选择——基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历史演变的分析》《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第二作者;本文收录于杨静林、庄国土主编:《东盟黄皮书:东盟发展报告(201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11.《疫情防控行动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7日第5版(中国之治: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专题,第一作者)

12.《曾永森:为中马建交牵线搭桥》,《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 年10月25日第 06 版(第二作者)。

13. 《利基外交:冷战后东南亚国家外交战略的逻辑特征》载王逸舟、张小明、庄俊举主编:《国际关系理论:前沿问题和新的路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政策咨询报告

多篇政策咨询报告获中央有关部委领导批示、圈阅、采纳。

五、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harryking28@sina.com



成振海,1991年2月生,河北邯郸人,中共党员,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一、教育经历

1.2017.9-2021.6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世界史专业博士

2.2014.9-2017.6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世界史专业硕士

3.2010.9-2014.6 唐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法学系 历史学本科

二、研究领域

现代国际关系史(英国现代史、波斯湾区域史)

三、主讲课程

现代国际关系史、世界当代史

四、参与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南库尔德斯坦问题与英国的中东政策研究(16csso32)”;

2.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项目“中东民族问题:历史与现实”(项目编号:2018-YXXZ-19);

3.中国科技部与斯洛文尼亚科技合作委员会第 12 届例会项目“中国与南斯拉夫在南半球的政策:趋同与分歧”(项目号:12-12)。

五、科研成果

1.《科威特无国籍人问题探析》,《世界民族》2020 年第 6 期,CSSCI,独著。

2.《伊拉克土库曼人社会地位的演变及其政治前景探析》,《世界民族》2019年第 3 期,CSSCI,独著。

3.《调解的悲剧:对“贝纳多特方案”的历史考察》,《辽宁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 年第 6 期,CSSCI 来源,独著。

4.《文明互动视角下的中国—中东欧合作——“第二届中外文明互动学术讨论会”综述》,《全球史评论》2017 年第 2 期,CSSCI 集刊,独著。

5.《土耳其正发党政府对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政府政策》,《国际研究参考》2019年第 3 期,独著。

6.《20 世纪上半期英法对中东的争夺及其影响》,《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20 年第 1 期,独著。

7. THE PERCEPTION OF CHINA’S MAINSTREAM MEDIAON THE US ATTEMPTS TO BUILD AMIDDLE EAST MILITARYALLIANCE IN THE 1950s:AN INVESTIGATION OF PEOPLE’S DAILYREPORTS(论文集,暂定2021 年 6 月出版,独著)

8.译文:《奥斯曼走向总体战之路(1913-1915)》,《外交与军事评论》第二辑,待刊,独译。

9.《巴黎和会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1918-1920)》,《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 6 期,独著。

10.《评<转型中的北约:新盟国、新任务与新能力>》,《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15 年第 1 期,独著。

11.《二战在中东:<中东秘密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轴心国和同盟国情报活动的影响>评介》,《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16 年第 1 期,独著。

六、获奖情况

2017-2018 年度、2018-2019 年度博士生学业一等奖学金;2017-2018 年校级优秀学生干部;2018-2019 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年度人物”;2019 年华东师范大学首届博士生论坛三等奖;2019 年首都师范大学首届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竞赛二等奖;2019-2020 年度博士生国家奖学金等。

七、出国出境

英国华威大学应用语言学系访学(2019 年 3 月-4 月),获结业合格证书,英文结业论文一等奖。

八、联系方式

ahnucheng@ahnu.edu.cn


詹瑜松,1990年12月生,福建安溪人。

一、教育背景

1. 2008年9月-2012年6月,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专业,同时双

修哲学,获历史学/哲学双学士学位。

2. 2012年9月-2015年6月,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3. 2015年9月-2021年6月,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二、语言能力

古希腊语(高级);拉丁语(高级);阿卡德语;法语(四级);德语

三、研究领域

世界古代史、古希腊政治史

四、学术成果

1. 《国外伊西斯研究概论——兼谈基督教对希腊罗马宗教研究的影响》,《基督教学术》(CSSCI 集刊)第24辑,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第38-57页。

2. 《早期海德格尔的历史哲学及其与〈存在与时间〉的关系》,《现代外国哲学》第18辑,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第162-183页。

3. 《评韦斯内尔的〈应对诸神〉》,张巍主编:《西方古典学辑刊》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283-296页。

4. 《“正统派”的西方文明起源说》,《解放日报》2018-09-22,第6版。

5.妮科尔·洛罗:《安提戈涅之手》(原文法语),詹瑜松译,张巍主编:《西方古典学辑刊》第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06-137页。(译文)

6.彼得·格林:《马其顿的亚历山大》,詹瑜松译,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译著)

五、主讲课程

世界古代史、古希腊史

六、获奖情况

1.2011年度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五四”论文二等奖

2.2015年度南开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七、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zhanyusong@ahnu.edu.cn

八、个人网站

“松下问”:https://zhanyusong.cn/


于振洋,1993年生,黑龙江人。本科就读于齐齐哈尔大学,获历史学士学位。硕士就读于吉林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博士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博士后工作站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现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中世纪英国史,侧重于经济社会史。电子邮箱:1297771295@qq.com


一、主讲课程

本科生:中世纪史通史


二、参与项目

1.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世界古代的政治体制与史学起源研究“(15YJA770018)

2. 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英国经济社会史文献学专题研究”(17DA225)。


三、发表论文

1. 于振洋、李新宽:《中世纪晚期英国商业债务解决机制的法制化》 ,《经济社会史评论》2020年第1期。CSSCI扩展版

2. 于振洋、李新宽:《危机中的繁荣:中世纪晚期英国信贷与商业活跃性》,《史林》2021年第2期。(入选魏明孔主编:《第七届经济史博士后论文集》,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2022年)CSSCI来源期刊

3. 于振洋:《中世纪晚期英国小额货币匮乏问题探析》,《历史教学》(下半月)2022年第14期。CSSCI扩展版

4. 于振洋:《中世纪晚期伦敦公会的惩戒与效力——以绸布商公会为例》,《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22年第2期

5. 于振洋:《中世纪晚期英国商栈构建与治理的法治进程》,《史学集刊》2022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23年第2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3期论点摘要转载)CSSCI来源期刊

6. 于振洋:《中世纪晚期英格兰乡村信贷与经济的货币化》,《外国问题研究》2023年第1期。CSSCI扩展版


四、译著成果

1. 《霸权公司:公司统治世界三百年》(Merchant Kings: When Companies Ruled the World, 1600-190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23年9月(唯一译者)


五、词条撰写

1. 署名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英国史”和“史学史”两部分词条的撰写,具体负责的有“查理二世”“铁骑军”“公簿持有农”“王位继承法”等11个词条。(网络版已上线,可查)


六、获奖情况

1. 2020年10月,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3万)。

3. 2022年12月,获得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资助计划(30万)



廖平,1987年10月生,福建漳州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一、教育和工作经历

1. 2020.7-2023.5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  博士后

2. 2015.9-2019.9    牛津大学  历史学博士

3. 2013.10-2015.9   赫尔大学  (转学)

4. 2010.9–2013.6   厦门大学  世界史硕士

5. 2006.9–2010.6   厦门大学  历史学学士

二、研究领域

近代早期英国史;欧洲军事史

三、主讲课程

世界古代中古史;专业英语;欧洲军事史

四、科研成果

1. 罗斯·米切尔、安德鲁·简斯著,《地图:它们不为人知的故事》,廖平译,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8 年。

2. 戴维·雷诺兹著,《英国故事:从 11 世纪到脱欧动荡》,廖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21 年。

3. 乔治·麦考莱·屈威廉著,《安妮女王时代的英格兰·第二卷:拉米伊战役与英苏联合》,廖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即将出版)。

4. Ping Liao, “British Dragonnades?: Army and Religious Persecution in Restoration Britain, 1660–1688”, in Natasha Hodgson, Amy Fuller, John McCallum and Nicholas Morton (eds), Religion and Conflict in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Worlds: Identities,Communities and Authorities (London: Routledge, 2020), pp. 258–274.【国外学术会议论文集】

5. Ping Liao, “‘Our Almighty God is the Over-ruling Generalissimo’: Teaching andExperiencing Providence in the British Army, 1688–1714”, in Matthew Rowley and Natasha Hodgson (eds), Miracles, Political Authority and Violence in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History (London: Routledge, 2021), pp. 213–224.【国外学术会议论文集】

6. 廖平:《常备陆军与苏格兰国家的解体》,《新史学·第 28 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21 年,第 85~107 页。【CSSCI 来源集刊】

7. 廖平:《“财政—军事国家”论在西方学界的发展与演变》,《史学理论研究》。2022 年第 1 期,第 118~131 页。【CSSCI 来源期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历史学文摘》2022 年第 2 期选摘】

五、会议讲座

1. ‘Religio Militis: The Religious Military Literature in Later Stuart Britain’, Department of History Postgraduate Workshop, University of Hull, 2015.05.

2. ‘Religio Militis: The Religious Military Literature in Later Stuart Britain’, ‘War, Society, and Culture, c.1688–183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Leeds, 2015.07.

3. ‘“Our Almighty God is the Over-ruling Generalissimo”: Providentialism and the Later Stuart Army’, Centre for Early Modern Studies Postgraduate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Exeter, 2016.05.

4. ‘Religion and the Later Stuart Army’, New Work in Progress Workshop (Early Modern), History of War Seminar, University of Oxford, 2016.09.

5. ‘“Melancholy is a Great Enemy to Religion”: Religion and the Experience of BritishSoldiers in the Nine Years’ War and the War of Spanish Succession”, New Research inMilitary History Conference, British Commission of Military History, 2017.01.

6. ‘Religion and the Later Stuart Army’, Work-in-Progress Seminar, Oxford HistoryGraduate Network, 2017.02.

7. ‘To Get a Regiment of Presbyterians: Religion and the Scottish Military Identity during the Later Stuarts, 1660–1714’, ‘The “British” Churches, 1603–1707: from Dynastic Union to Anglo-Scottish Union’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Kent, 2017.06.

8. ‘Religious Persecution and the Army in Restoration England and Scotland, 1660–1688’, Religion and Conflict in the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Periods Conference,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 2017.07.

9. ‘“Our Almighty God is the Over-ruling Generalissimo”: Experiencing and TeachingProvidence in the British Army, 1660–1714’, Religion and Conflict in the Medieval andEarly Modern Periods Conference,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 2019.07.

10. “西方学者对‘财政—军事国家’理论的修正与挑战”,“马上建功和纸上谈兵:近代战争与军事文献工作坊”,湖南大学岳麓书院,2019 年 12 月。

11. “陆军与英国国家身份的再思——一个脱欧时代的视角”,“光启·青年说”系列讲座第 26 期,上海师范大学,2021 年 4 月。

12. “‘财政—军事国家’论在西方学界的发展与演变”,世界史学术前沿系列讲座,上海师范大学,2021 年 10 月。

13. “轻装部队与近代欧洲的形成”,全国世界史博士后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2022 年 8 月。

14. “欧洲‘财政—军事体系’下的军事发展:以 18 世纪英国轻步兵为例”,英国史青年学术沙龙,上海师范大学,2022 年 11 月。

六、媒体活动

1. 在《地图》杂志、澎湃新闻“私家历史”栏目等媒体发表历史科普类文章 20 余篇。

2. 2022 年 6 月受邀在澎湃新闻“问吧”开设专栏“我是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廖平,王室在英国是种怎样的存在,问我吧!”。

3. 2022 年 9 月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网“世界大解说”栏目《伦敦桥倒下了 英国君主制能否屹立依旧?》节目接受专访。

七、获奖情况

1. 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奖学金(2013 年 10 月)

八、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lpjohnhussar@gmail.com

来源:史学科班生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学界知名公益平台,学术前沿发布地。每天坚持更新全球范围内历史学新书、新刊、会议资讯、经典论文、人才招聘等学界动态;偶尔分享文献资源,以及很少有我们找不到的电子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