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回眸系列特稿之五丨水利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

文摘   2025-01-12 18:27   宁夏  

 

2024年,中国水利在改革大潮中历经不凡,成就非凡。


面对严峻复杂的水旱灾害防御形势,水利部在主汛期出台实施意见,构建起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完善重大水旱灾害事件调度指挥机制,为江河安澜、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聚焦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方位坚持“四水四定”原则,宁夏回族自治区将深化用水权改革作为“关键一招”,为更好利用有限水资源支撑高质量发展积累宝贵经验。


立足保障粮食安全,水利部门稳步推进46个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千亿元资金支持下1300多个灌区开展现代化建设改造,助力端牢“中国饭碗”。


着眼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成功签约。此后,“两山”转化的创新实践在全国多点开花。


以浙江汤浦水库为底层资产的银华绍兴原水水利REIT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标志着全国水利基础设施REITs第一单正式落地。图为汤浦水库。记者 石珊珊


瞄准水利投融资堵点难点,以浙江省绍兴市汤浦水库为底层资产的全国首单水利基础设施REITs上市,水利基础设施REITs实现从“0”到“1”的突破。一系列水利投融资改革举措,有效拓宽了水利领域长期资金筹措渠道。


…………


突破!创新!攻坚!回望来时路,“改革”是水利人锐意进取的年度关键词。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时代蓝图。水利人激扬斗志,敢于发力,破除瓶颈;聚焦重点,瞄准问题,精准施策,坚定不移把水利改革推向前进,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水动能。


聚焦重点
     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深化改革


改革发力,以“制”促“治”。2024年,水利人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出台新规新政,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深化改革。


这一年,改革是敢进深水区、敢啃硬骨头的勇气魄力——


2024年,水利部同相关部门积极合作,一系列金融支持水利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和优惠政策出台,一系列指导、支持水利部门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政策文件落地,助力各地拓展水利建设资金来源。2024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35万亿元,再创新高。


这一年,改革是强化刚性约束的力量源泉——


2024年5月1日,《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以最顶层、最刚性的制度建设,把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要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2024年12月1日起,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全面实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水利部联合出台《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进一步健全征管机制、理顺价税关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水资源税改革成果,有利于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


这一年,改革是临危不乱、化危为安的责任担当——


水利部出台《加快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水利部重大水旱灾害事件调度指挥机制》等文件,以制度强防御。


面对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等突发险情,水利部门第一时间启动重大水旱灾害事件调度指挥机制,有力指挥、科学调度、有效应对。各地科学运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调动人力、物力、财力,打赢了一场场水旱灾害防御硬仗。


这一年,改革是搭建平台、凝聚合力的守正创新——


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其水质安全事关工程沿线亿万人口的供水安全。依据《进一步加强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安全保障工作方案》,水利部、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等跨部门合作,陕西省、湖北省、河南省等省份跨区域联动,协力做好各类监测,防治水污染,治理流域水土流失,全力守好一库碧水。202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年向北方地区调水超79.7亿立方米,陶岔渠首Ⅰ类水质天数占比接近80%,实现“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不断深化。在四川省,成都市、眉山市等地水利、检察等部门共同治理水污染,保护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在安徽省亳州市,市河长办向市检察院移交线索,处理违规建设的光伏电站,保护河道安全。司法力量与水行政执法力量携手,形成维护良好水事秩序的强大合力。


这一年,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水利法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治水改革实践不断突破,也为水利法治建设带来机遇和挑战。


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2024年,水法、防洪法两部重要涉水法律修改有序推进,一批水利改革成果将上升为法律制度。


在持续推进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水利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迎接挑战,直面变化,聚力推动水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水利部、司法部联合发布意见强化指导,各地创新委托执法等多种模式,力促执法效能提升,为在全社会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贡献力量。


政策出台,制度落地。在破旧立新中,水利人挺膺担当,奋发作为,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精准发力
     破除瓶颈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


哪里有痛点、堵点和难点,哪里就是改革的切入点。


瞄准水利建设融资难、水资源市场化配置能力有待提升、水利科技支撑不足等问题,水利部门精准发力,加快创新,以改革破除发展瓶颈,开创治水新局面。


2024年,全国首单水利基础设施REITs——银华绍兴原水水利REIT成功上市,成为盘活水利基础设施存量资产的破冰之举。长期以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将不动产经营收益转化为REITs发行后,可有力改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依赖财政投入的状况,为水利领域基础设施投融资开辟了一条全新路径。


2024年,水利部门深入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在运用金融工具和市场手段上取得新突破。


募建投管一体化模式推动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通讯员 李相臣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石峡水利枢纽、玉龙喀什水利枢纽等3项重大水利工程,采用DBFOT(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募建投管一体化模式,引入社会资本,解决工程建设资金短缺、建管力量薄弱的问题。


在青海省,省政府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央企助力柴达木盆地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开启了水利“央地融合发展”新模式。


“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是水利事业发展的一场深刻变革和重大机遇。”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说。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财政资金、金融信贷、社会资本共同发力的水利投融资新格局。


水因流动而灵气充盈,水资源通过市场化手段灵活流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不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水资源瓶颈。水利部门以改革之钥破解用水之困。


解决缺水方因水而困的难题,让节水方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这一年,用水权改革加快推进,不断深入、出新。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水权交易所累计成交22936单,交易水量56.77亿立方米,交易范围覆盖全国29个省份。地下水指标交易、再生水水权集中交易、建立用水指标集中池……全国水权交易趋于活跃,全国统一的用水权交易市场正在形成。


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产品为浙江省安吉县石门坑生态清洁小流域河垓区块水土保持生态旅游资源6年经营权。图为石门坑小流域。通讯员 沈瑜璇

试点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是水利部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之一,也是2024年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之一。肩负为全国灌区探索先行先试经验的使命,长沙县聚力改革,推动相关灌区管理单位回购、收储、交易通过节水措施节余的灌溉水权,实现了水权有效流转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促进了灌区工程良性运行,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累经验。


不只长沙县,水利部分两批实施46个试点,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等一批基层经验不断涌现,并逐步向更多灌区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会资本融入农业农村用水体系建设,市场化机制在广阔的乡村田间已见成效。


治水兴水,离不开科技支撑。2024年,水利部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细化研发、支撑任务,制定保障措施,为加快构建先进、实用的水利科技支撑体系列出了时间表、规划了路线图,水利科技创新根基进一步夯实。


2024年12月17日,我国首颗以水利命名的遥感卫星——“水利一号”成功发射,为数字孪生水利“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天基”监测增添新力量。


积极推进洪旱灾害预测预报技术,加快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完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提升水利科技成果推广转化能力……水利人聚焦重点领域集中力量、集智攻关,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水利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在水利改革的精准发力中,水利投融资“火”起来,水资源的市场化流动“活”起来,水利科技发展强起来,有力保障、促进了水利高质量发展。



激荡智慧
创新机制促进“两山”转化


这一年,水利人激荡智慧,不断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之路,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极目神州,山河锦绣。各级河湖长扛牢职责,积极巡河护水,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


河湖长制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和重大制度创新。2024年,水利部一以贯之强化河湖长制,不断完善七大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在110个重大引调水工程推行河长制,持续开展信息系统建设数字赋能河湖管理工作。这项重大改革走向纵深。


改革深入,治理增效。2024年,各级河湖长推动清理整治“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4.2万个,现场协调解决母亲河复苏堵点、难点问题1091个。


以深化改革为抓手,水土保持“两手发力”实践走深走实。


2024年9月,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明确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的价值核算与评估、公开交易等环节要求。以此为指引,各地积极创新实践。


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水土保持碳汇高地。2024年9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第一单成功签约。3.6万吨水土保持碳汇被一家新能源科技企业以111.6万元的价格购买,小流域治理产生的生态效益,真正变成了真金白银。放眼全国,在辽宁,在河北,在江西,在广西……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多点开花。


在安徽省滁州市,全国首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新增耕地指标成功交易,滁州市琅琊区政府以207.96万元的价格购买定远县通过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新增的16.28亩耕地指标,释放水土保持生态效益,为水土流失治理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渠道,还能新增耕地指标,实现“三赢”。


依托幸福河湖建设,河湖生态价值转化取得新突破。


山东省潍坊市河湖(库)已全部创建为省市级美丽幸福河湖,如何在“两山”转化上更进一步?潍坊市出台一揽子政策支持效益河湖建设,促成40多亿元的河湖资源质押金融贷款项目;探索建立河湖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核证机制,为河湖生态产品的市场化交易扫除障碍。


浙江省德清县立足自身水利资源和生态禀赋,促成水利风景区暨幸福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交易,成功将拥有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等水利特色的景区资源以市场化手段“变现”。


2024年,各地以整条河流为单元新建成680条各具特色的幸福河湖,水利部公布了第三批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名单,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成为各级政府向群众提供生态产品、探索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广东,在陕西,在福建……水利部门积极推动河湖生态产品的价值认定、经济效益实现。“两山”转化的创新实践在各地不断深化,汇集成一幅以改革创新促绿色发展的时代画卷。


改革决心坚定不移,奋进脚步愈发铿锵。水利人将继续勇立潮头,守正创新,将水利改革推向更广、更深,以治水实绩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来源|中国水利

宁夏水利厅
感谢您关注宁夏水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