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记忆·TOP10
2 0 2 4
1月10日,第十四届年度“中国水利记忆·TOP10”评选结果揭晓。本次评选经专家审议和广大读者网络投票,“《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出版发行”等被评为“英大长安杯”2024水利十大新闻,“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等被评为“青龙管业杯”2024有影响力十大水利工程,“江苏宜兴市:建设应用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等被评为“乐水杯”2024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乐水杯”2024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江苏宜兴市:
建设应用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
2024年,江苏省宜兴市探索建立“一面”(县域)、“三级”(行业监管、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多点”(大中小型水库)的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模式,将行业内外、不同规模的水库业务全面纳入运管矩阵统一管理。整合多种监测手段,辅以AI人工智能分析预警,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融合高精度数字孪生场景,驱动水库专业洪水预报等模型,提前预警并提供转移、抢险方案。2024年汛期,宜兴市运用现代化水库运管矩阵科学调度,成功应对多轮强降雨,确保湖库安澜、百姓安居。
陕西富平县:
固土保水促进“柿业”红火
陕西省富平县通过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将跑土、跑水、跑肥的山坡,改造成保土、保水、保肥的梯田,用于种植农作物、建果园。富平县素有“中国柿乡”之称,目前全县栽植柿子面积36万亩,在实现固土保水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农民增收。从山顶到沟底,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有效控制区域水土流失。通过实施坡改梯、营造水保林、实施小型水保工程、对项目区已有疏幼林地实行半开放封育。十余年来,富平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591.66平方公里。截至2024年,全县水土保持率达89.76%。
湖南麻阳县:
探索水生态产品“变现”路径
2024年10月9日,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举行水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成果发布会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项目签约仪式,现场发布《麻阳县水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报告》,全县水生态产品达18项,估值近200亿元,现场签约7亿余元。麻阳县在湖南省内率先开展水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工作,创新质押体系和转化路径,以“取水贷”“节水贷”等为抓手,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初步形成水电、水库灌溉、城乡供水、河道采砂、地热、矿泉水、山泉水、节水灌溉等多种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山东沂沭河流域大汶河流域:
6部水利测雨雷达布设组网
2024年山东省水利厅以沂沭河流域和大汶河流域为试点,选址临沂市岸堤水库、唐村水库,日照市青峰岭水库,淄博市东里店水文站、田庄水库,泰安市金斗水库,布设6部水利测雨雷达并完成组网。雷达数据实时传输至山东省水情中心雷达系统控制运算处理中心站和水利部信息中心。同时,山东省水文中心还与气象部门统筹资源、密切合作,在全国率先实现跨部门雷达组网应用。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
创建灌区“合同节水+水权交易”机制
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积极推动“四水四定”改革试点,创新灌区“合同节水+水权交易”机制,探索黄河流域可借鉴的现代化灌区建设经验。利通区从明晰水权、水价调整、精准计量入手,将用水权确权到户,颁证到村;建立覆盖各区域、各行业的水资源价格体系,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安装灌区渠道测控一体化计量设施,实现灌区用水的精准计量。引入社会资本,成立宁夏水发利通现代农业供水公司,形成“水务局+项目公司+合作社”管理新机制。畅通水费计收、精准结算、融资投资等渠道,建立用水权市场化收储交易机制。
安徽定远县: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带动新增耕地指标
2024年9月4日,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成功交易全国首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新增耕地指标。滁州市琅琊区人民政府作为指标受让方,以207.96万元的价格购买了滁州市定远县通过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新增的16.28亩耕地指标。通过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区提高了粮食产量,保障了耕地红线,拓宽了补充耕地来源。交易收益的70%将用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30%奖补给项目区的乡镇用于耕地保护,拓宽了坡耕地治理资金投入新路径。滁州市积极探索释放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后新增耕地的价值,实现多维度的价值转化,探索出“修梯田、提效能、促增收、兴产业”的“定远模式”。
浙江舟山市定海区:
坚持系统治理 建设运行五山水利工程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以东山、长岗山、擂鼓山、海山、竹山等环绕定海的五座山体为切口,兴建五山水利工程,创新提出“上拦—西调—中提升—内循环”方案,2023年全部建成,2024年迎来全面考验,以立体治水剑指防涝痛点,带动区域的有机更新、边界延展和能级提升。定海区围绕五座山新建18.3公里截洪渠,减轻雨水骤降时城区的防洪压力;连通红卫、城北、虹桥3座水库,强降雨来临前可放空水库;依托城市主要道路,重新铺设总长41.1公里大断面箱涵与管道相结合的主干排水网络;新建3个泵站总流量32立方米每秒,将强排关口前移至城市中心,强排能力提升80%。水利工程融入城市治理,变施工便道为城市绿道,变山洪来水为瀑布景观,变工程设施为科普小品,五山水利工程建成后,定海区拓展了城市空间、提升了城市品质、改变了城市生活。
广东高州市:
创新治污助力百县千镇村高质量发展
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石鼓镇东岸山村,粤海水务东岸山村农村污水处理示范点(粤美绿站)2024年开始运营,这里集污水处理、咖啡书吧、智慧营业、光伏发电、助农直播、口袋公园等功能于一体。“粤美绿站”以生态环境提升和产业开发为切入点,利用“潮汐吸力”将氧气吸入湿地基质或土壤空隙,显著提高人工湿地溶解氧量,加速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的去除过程,有效解决部分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不足、氨氮去除效果不佳,污水漏接、散排或直排村塘等问题。“粤美绿站”成为高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助力城乡均衡发展的亮点举措。
浙江温州市:
首创农村水利全生态服务综合保险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在全国率先创立农村水利全生态服务综合保险,将全市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灌溉渠道、江海堤防、水闸、堰坝、单(联)村水厂等纳入试点保险保障。该项目针对农村水利工程“小、散、多、广、长”的管护难点以及“重建轻管”和基层管护能力不足的痛点,建立“保险+服务+科技”的保险制度,实现水毁后的48小时快速精准赔付,管修养一体化服务,解决建后管护缺位和资金保障难题,提高了水利工程灾后修复的综合效率。
陕西水利博物馆:
创建国家级博物馆 保护传承弘扬水文化
2024年8月23日,陕西水利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成为黄河流域首家获此殊荣的水利行业博物馆。陕西水利博物馆长期致力于水利文物、水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展示和社会教育活动,主展馆、水文馆、节水馆展陈面积近3400平方米,总藏品达560件。陕西水利博物馆精心策划水知识宣传线上直播和水资源科普进课堂、奇趣水实验等一系列展览和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吸引众多群众走进博物馆感受水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