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作品介绍
用氯乙酸(MCAA)对魔芋葡甘聚糖(KGM)进行改性制备出了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CMKGM),再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将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制成的共聚物引入CMKGM中,并掺杂一定量的蒙脱土(MMT)以形成复合水凝胶。采用FTIR、XRD、TGA、BET和SEM对复合材料的结构、热力学性能以及表面形貌进行了充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内部呈现出多孔和较大比表面积,其溶胀率最高可达223.1 g/g。同时,采用间歇吸附试验考察了染料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接触时间、温度、pH值等各种因素对复合水凝胶吸附效率的影响,发现复合水凝胶对碱性品红染料的去除率最高可以达到99.5%,最佳条件下的吸附容量可达694.1 mg/g。其中当复合水凝胶与碱性品红接触10 min后,吸附容量便可轻松达到356 mg/g, 拥有极高的吸附效率。该复合水凝胶对碱性品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以及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和快速吸附。综上所述,该复合水凝胶为利用天然多糖去除碱性品红拓展了一条新的应用途径,能够快速、高效的吸附碱性品红染料。
杜元宵作品介绍
利用纯水作为质子源,光催化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在解决气候变化危机和实现碳中和经济的同时具有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具有可调局域原子构型和独特电子性质的单原子光催化剂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然而,考虑到它们的单位点特征,它们通常只适用于涉及单分子的激活。由于CO2光还原是一个复杂的活化和解离过程,在光催化剂上设计多个活性位点同时进行CO2还原和H2O解离仍然是一个艰巨的挑战。本文精确地构建了Cu单原子中心和双配位N空位作为CN (Cu1/N2CV-CN)上的双活性位点。实验和理论结果表明,Cu单原子中心通过积累光生电子促进CO2的化学吸附和活化,N2CV位点促进H2O的解离,从而促进从COO*到COOH*的转化。Cu1/N2CV-CN具有高选择性(98.50%)和良好的CO产率(11.12 µmol g−1 h−1)。巧妙的原子级设计为在CO2光还原过程中精确集成改性催化剂与电子性质的确定性识别提供了平台。
李永康作品介绍
面对全球能源需求增加和碳减排任务繁重的双重压力,核能复兴作为可再生能源全面供应之前的过渡性选择正在被认真讨论,但放射性安全问题却备受关注。放射性129I,半衰期长达1.6×10⁷年,其高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会产生永久性的环境风险,需要在核工业中妥善处理。我们已经构建了具有一维方形通道的高度稳定的MOF,在气流和水溶液中均能充分捕获低浓度碘为在吸收辐射的同时捕获和传感碘提供了一个有指导意义的例子。
姚旭作品介绍
近年来,电能的储存与利用,对整个能源领域的高效运转具有基础性意义。如今广泛使用的锂离子液态电池也面临着众多问题,比如当电解液暴露在空气中且高温时就会燃烧,以及环保型差等问题。聚合物电解质虽然有着优异的力学性能,较高的柔韧性以及较宽的电化学窗口,但是在室温下离子电导率较低,而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一种无机多孔材料,其具有规则排列的孔道结构和有机无机杂化特性,具有高比表面和良好的吸附性能,因其多孔结构、功能化表面等为实现高性能的聚合物电解质提供了可能。针对此研究解决液态电池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段汶作品介绍
太阳能驱动的光催化技术被视为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的前瞻性策略。太阳能驱动的平板H2O-to-H2转化是一项将太阳能转换成增值化学能的新型生产技术。本文以高活性CdS@SiO2-Pt光催化剂和铁电性聚偏氟乙烯(PVDF)复配,制备成有机-无机复合薄膜,实现了在碱性条件下高效的模拟太阳光驱HTH转化,其转化速率为213.48 mmol∙m-2∙h-1,STH转化效率达到0.68%,在重复使用50次后(工作时长达300 h),其形态和微观结构没有明显变化,仍保持稳定的活性表现。进一步组建了可进行室内和室外作业的平板式光催化反应系统,取得了初步的研究进展。
To be continued
图文来源丨陕科大SUST化工研究生
审核推送丨团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