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起好步 奋楫扬帆谱新篇

时事   2025-02-06 10:09   安徽  
不负春光起好步 奋楫扬帆谱新篇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2月5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召开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在合肥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精神,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坚持科技打头阵、下好创新先手棋,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豪情满怀地“拼起来”,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以创新“领先一步”带动发展“快人一筹”,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市科技局副局长戴兵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精神,积极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坚持科学技术打头阵,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高质量服务保障合肥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国之重器”建设,打造国家量子科技和产业中心,系统建设量子信息、深空探测、聚变能源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力争攻关100项以上国内外领先技术。深入开展创新企业培育行动,力争培育8家科技领军企业、1.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大会宣示了安徽‘开局就是决战 起步就要冲刺’的坚定决心,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干字当头、创先争优,努力创造更多发展实绩。”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浩淼表示,将持续提升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级,完善国先中心运行机制,加快“科大硅谷”建设,大力推进场景应用创新,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6+5+X”产业体系,扎实推进战新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未来产业培育壮大工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持续提升产业含新量、发展含金量;完善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机制,精准出台一批政策措施,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市委人才工作局人才服务处处长周燕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强化统筹,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全面激活体制机制“新动能”,创新人才培养流动机制,迭代升级人才政策,优化人才评价认定方式,更新人才分类目录,强化政策兑现统筹,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生态,以实际行动支持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全力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持续深化校地合作,继续举办“合肥专班高校行”“高校师生合肥行”等系列活动,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招引力度,充盈我市人才储备。同时,全心营造养人留人“新生态”,做优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拓展“合肥人才码”应用场景,实现人才服务“一网通办”“一码通享”,全方位关注人才需求,不断延伸服务触角,畅通人才来肥“第一公里”。


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已跻身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行列,同时也是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安徽省及合肥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等特点,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持续探索科技体制机制的创新路径,不断优化转移转化工作流程,并组建了一支专业的服务团队。”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戴庞达介绍,目前这一系列举措的成效逐步显现。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已孵化培育出百余家科技型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和高质量企业超过30家。

  “号角已经吹响,奋斗正当其时!”戴庞达表示,新的一年,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将深入学习贯彻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精神,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上闯出新路,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贡献力量。

  作为国内第一家从事量子科技产业化的企业,国盾量子见证并直接推动了量子产业从“无人区”到今天的“未来产业”。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副总工程师唐世彪表示,将借助合肥的产业和人才等优势,继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一方面积极投身原始性、引领性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另一方面携手行业优势企业,推动量子技术在政务、金融、能源等领域落地应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近日,合肥航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制冷型红外光谱成像防爆摄像仪在2024年安徽省工业精品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膺安徽省工业精品称号。该公司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具备国内领先的斯特林制冷系统、制冷型红外光电系统及多维感知与AI算法研发能力。

  “大会聚焦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一家科技企业,我们深受鼓舞!”合肥航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韦军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继续加大科研攻坚的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更多具有全球创新性的红外系统产品,创造出更显著的社会效应和商业价值,推动产业向更高发展轨道跃迁。

  韦军说,新的一年,公司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深耕制冷型红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钢铁矿产、安全消防等领域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号召,为推动合肥市乃至整个安徽省的制造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开工第一天,安徽就召开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对我们科创企业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合肥九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裕峰说。


  成立于2022年的九韶智能,前身是中国科大九韶团队。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端工业软件产品,支撑飞机、汽车的工业设计。

  郑裕峰说,新的一年里,将在聚焦主业研发的同时,进一步运用AI技术,与九韶擅长的内核算法、架构相结合,提升工业软件编程效率、加速软件产品迭代升级,为我国制造业自主精进发展贡献力量。

  春节期间,合肥维信诺的研发人员和产业工人坚守一线,全力抓进度、稳生产、赶订单、保供货,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作和订单的及时交付,全力冲刺“开门红”。

  在维信诺超级工厂,历经从屏体厂房到模组车间的“千锤百炼”,由最佳定制化材料导入组成的一块块OLED器件,“变身”超薄柔性屏,跟随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作为一家新型显示企业,维信诺在ViP技术、全球首款滑移卷曲车载中控解决方案等方面的创新成就显著。

  “大会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投身科技和产业创新的信心和决心。”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高远峰表示,今年,维信诺将继续专注于核心技术创新,加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让先进技术能够转化为实际的产品优势,推动“中国屏”在全球新型显示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为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万亿产业的“新风口”,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令人振奋。1月22日,由零重力飞机工业投控的锐恩飞机工业获批由中国民航局(CAAC)颁发的生产许可证(PC),宣告零重力旗下的国内唯一已取证、可商业化运营的电动固定翼飞机RX1E-A正式批量化生产。

  “自投入市场以来,RX1E-A安全飞行时间累计超25000小时,取得超过千架意向订单,充分展现了其可靠性和市场潜力。”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石红说,另一款多旋翼eVTOL飞行器ZG-ONE“鹊飞”型号合格证申请已获中国民航局受理,目前已有千余架意向订单。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大会精神,持续在电动载人航空器领域深耕,布局多元化型号产品,推动绿色航空产业发展。”石红表示,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推进六座倾转旋翼eVTOL飞行器ZG-T6的研发与适航,为城市空中交通提供绿色、可靠、适用的载具。同时,计划在电动载人航空器创新应用方面进行探索,在合肥市打造绿色航空飞行营地,为合肥低空经济的腾飞贡献力量。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代敏 李想 王骏超 许露瑶 孟祥齐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韩洁
一审 | 韩洁;二审 | 束芳;三审 | 汪竞



合肥日报
《合肥日报》是中共合肥市委机关报,2009年11月8日创刊,坚持“主流、责任、权威”的办报理念。(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7000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