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如下
↓↓↓
一年前,昆山邀请全国众多专家,举行中国式现代化县域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论坛,率先在江苏省发布县域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标体系,系统性探索县域人才友好生态建设的“昆山经验”。今年9月,《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至此昆山连续2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榜首。
多年来,昆山始终将人才当作基础性、决定性、战略性资源,将吸引留住人才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工程。截至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53.5万人,相当于一个小型县城的总人口规模,高层次人才总量达5.46万人。
昆山城市风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顶层设计上,昆山实行人才工作市委书记、市长双组长制,有力统筹各项人才项目资金和活动经费,推动政策供给精准有效。回看昆山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人才工作都作为重要内容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在递进式发展变革中不断提升吸引力、守护力、推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昆山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已构建起完善的“1+N+X”人才政策体系,推出头雁人才、双创人才、产业人才、高技能人才等N个专项人才计划,完善市场化引才、人才安居、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等X项系列配套保障措施,打破人才认定“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隐形门槛,推行人才举荐制、双创人才与大赛的贯通机制、市镇联动的孵育机制。在支持力度上,昆山不吝“大手笔”。2018年,昆山创新出台“头雁人才”工程,给予头雁创新平台项目最高2亿元资助、头雁团队最高1亿元资助的奖励。目前,已累计资助“头雁人才”项目5.05亿元,撬动企业投入近30亿元,估值超3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近20亿元,实现用财政小资金撬动企业大发展。
好的政策,也需要便捷获得,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昆山设立全国县级市首个实体化运作的人才科创发展服务中心,将各部门涉及的人才科创服务政策与资源归集起来,使“遇事多头找”变成“所有事找一头”。线下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线上运行“昆如意”企业服务枢纽平台,串联打通省“一企来办”和苏州市“苏商通”平台,承接政策项目一网通办、一站通兑,涉及16个部门491项惠才惠企政策。简而言之,人才和科创企业有任何问题,只要打一个电话、跑一个地方、上一个平台,都能得到最快速度的解决。
为进一步为人才和科创企业“删繁就简”,昆山还在“昆如意”服务平台建设政策超市和申报中心,常态化发布“申报月历”,并开发企业、人才两个政策计算器,实现适才适企政策一键匹配,让“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与此同时,在全国县级市首推“免申即享”政策清单,已累计为超1.3万个“免申即享”项目兑付资金超19亿元。
多年来,昆山全方位护航、助力人才实现“青云之志”的同时,努力通过深入生活的各类礼遇,让人才在追新攀高中不失闲情逸致,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着力打造产城融合、创新驱动、生态宜居、人才友好的高品质人才社区,充分满足人才在公共服务、开放氛围、多元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已推出夏驾河科创走廊、昆山智谷小镇、花桥国际创新港和淀山湖北部湾科创带首期4个示范点。同时打响“昆寓”“人才专墅”等人才公寓品牌,集聚1.5万套人才公寓资源,创新引入数字化、智慧化管理模式,发布“昆e居”人才安居一站式服务平台,努力建设宜居宜业、令人向往的创新城市、青年城市、人民城市。
昆山居于上海与苏州两大都市之间,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统筹自身资源的基础上,昆山大力引入上海、苏州等地优质资源,一站式提供人才安居、子女入学、科技文献查询等18大类45项高层次人才服务,并开发“昆才优享”线上平台,实现各类服务PC、手机随时随办,已累计办理服务超7100件,让人才于一地可享三地繁华。
寻觅人才,昆山求贤若渴,人才科创“城市专列”陆续驶进北京、上海、武汉、西安、成都等地开启人才聚会,“祖冲之杯”昆山创新创业大赛征集海内外优质项目超5000个,路演项目近2000个,获奖并落户项目近300个,“百校千企”活动平均每年组织30条线路赴60余所高校开展招聘;服务人才,昆山不遗余力,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家园”品牌,定期开展人才徒步、人才联谊、人才观影、昆曲观赏等文体休闲活动,全力满足人才高品质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