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宇泰定者,发乎天光”,道人深入大定,可使量如天空一样广大的本性光明发露出来。其它秉承庄周真人这一论述的书籍文章还有很多,如唐司马承祯真人的《坐忘论》中就解说道:“庄子曰:‘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宇,心也。天光,慧也。
需知真正“天光发明”,其心量是很大的,心光透脱,穿越血肉色身之局限,辐射至体外,与虚空同大,其时连一丁点肉身的存在都觉不出,只觉遍天地间都为我之灵光所充斥。所谓“心月孤悬,光吞万象”、“心如太虚”、“心光照大千”,都是这一境界之写照。
近代高真陈撄宁先生高徒胡海牙医师明确地说:“修炼到一定程度,内视时体内外呈现通天彻地、圆陀陀、金灿灿的大光明景象,是一种明心见性的状态,感到人体成为一颗大丹,被宇宙环抱其中,不单指体内某一局限性的光团。”又说:“随着功夫的加深,能够使自己的身心在不知不觉中返还于先天本来面目,豁然开悟。此境界就是老子所谓‘致虚极,守静笃’的先天境界,在先天境界中所体会的自我身心,全然不是后天意识所能认识的色身,而是法身,即本来的真性命,仙家之贵就在于修法身。”陈撄宁先生在《灵源大道歌白话注解》中说:“修道的人,能够从后天神气返还到先生性命,就算是功德圆满。”“法身”本是佛家说法,而“先天性命”、“本来的真性命”则是道门词汇。陈公以通天手眼看出这二者本质上的相同,并将二者从“二大阵营”进而轻轻拈出,出入佛老,左右逢源,非深于道者,孰能如此?!
但不论佛家道家,也不论“法身”“性命”,其义理原无二致,无非是说生命存在有几种不同的状态。较粗的意识状态和与之相配的血肉粗重之身是生命的低等状态,故名之曰“色身”;而最精细的心灵态与最精微的“光态”物质所组成的身体是生命的最高状态,故名之曰“法身”、“光明身”、“真性命”、“先天境界”等。而且道家本《易》之理提出一个更为有趣的担法:我们的生命状态有“天态”与“地态”二种,前者清轻广大如无尽之太空,后者粗重有形如地球。《列子》的“天瑞篇”中就说:“精神者,天之人;骨骸者,地之分。属天清而散,属地浊而聚。”明代大儒王阳阴深受道家影响,故其心学也是外儒内道(还兼有禅学思想)。他的名言“心之明分即是天,心之浊分即是地”其实即是《列子》中上述论断的翻版。但注意此处之心不单指意识,而指“明心见性”后的“心”,乃是身心一体,心物一元的大“ 心”,非常人局限在腔子里的小“ 心”。所以道家修道就有了“恢复乾(天)身”、“乾元面目”、“乾元一气”、“天光发明”、“人法地,地法天”一类重视“天”的说法。
《乐育堂语录》中说:“学者欲与太虚(天)同体,必使内想不出,外想不入,即出入息一齐化为光明,浑觉自家只有一点灵光而已……此即见性见到处,先天元性,亦将成法身之时也”。又说:“人能完赤子心……久则大放毫光,与虚空同体,与日月同明”。再如海印子论大周天时说:“当‘炼气化神’之时,神息俱定于虚空之中……色身已成空屋……神气同定,久则气尽化神,唯一威光煊赫虚空,是即胎圆之证也。”
再看佛家禅宗,多标榜“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可惜一般人多以为理解、通达佛经即为“开悟”“明心”了,故而禅风不振。纵视当世,多是“口头禅”者,真正用功真修实证者,如凤毛麟角。真正的开悟,是真正用功夫,修证到真正见到生命的大光明本元状态,是有景有验,真实不虚的。
如憨山大师发悟时的情形是:“一日粥罢经行,忽立定,不见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圆满湛寂,如大圆镜,山河大地,影现其中,及觉朗然,自觅身心,了不可得,即说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自此内外湛然,无复间声色相为障碍,从前疑会,当下顿消,及视釜,已生尘矣。以独无一侣,故不知久近耳。”憨山大师开悟时,心光发明,照天照地,不觉后天血肉色身的存在,只见如大圆镜之光明普照“太虚空”,宇宙间森罗万象都在光明的笼罩之下,大师不仅因此而明了发慧,群疑尽释,而且住在此定境中很长时间,以至于做饭用的锅都已积了灰尘(至少有三五天之久)。
再一个是当代禅宗大德南怀瑾先生所说的“明心”之境:“初见之时,心身空寂,了无一物,山河大地,人我众生皆成一片,如在大圆镜中……心明境寂,如万里晴空,身轻愉快,如春风吹絮”;“若大死一番,忽然大活,初见悟境现前,心目定动,觅此身心,了不可得,古德所谓‘如在灯影中行‘,乃实事境象。到得此时,夜睡无梦,而可证得醒梦一如之境”。
但这只是初步“得体”,还未能“起用”。譬如刚接触一件工具,还不会使用,又像虽然得到了种子,可是没有经过播种、施肥,还没有结出粮食来。所以开悟、见道之后,还要经长期闭关修道,才能证道、成道,进而起用弘道。一般来讲,悟道是见到、得到这一“大光明”状态,修道是增强光明之亮度、扩充光明之范围,成道是此光明态已修圆满了,弘道“起用”是以此“光明”去起神通妙用,利益众生。初步悟道的人,多数不能自由无碍的使用神通之力,或者干脆不具备神通力。如南怀瑾先生在悟道后又于峨眉山闭关三年,尚觉“虽知此物为天地本元”,但仍疑于“此物”为何不能“转物自在”(即可大致理解为神通妙用)。圭峰禅师对此有个生动的比喻:“比如孩子初生之日,诸根俱足,与大人无异,但其力未充,须经岁月,方可成人。”“见道”只不过是得了“法身”,但此“法身”尚处在稚嫩的“婴儿”期,“法力”不足,必须假以时日,使之“长大成人”,才能有成人的力量和作为。所谓“法力无边,神通广大”。南先生在《禅海蠡测》中说:“此时须保任。保任者,保护任运自在之意……自行将养,缄默自修……直待脉解心开,六般神用,无不自在。”
佛家密宗对此光明态有详尽的论述,并赋予了它以“法身光明”、“本觉智光”、“俱生智光”、“明体”等等许多称号。奇妙的是,与道家的“天光”提法遥相呼应,密宗也称此境界为“无云晴空”,“虚空光明”。如莲花生大士高弟无垢光尊者在其所著《大圆满禅定休息,清净车解》一书中就明确提出,要通过修持“证悟赤裸清明秘密天空”,“现出无方天空悟”。热罗多吉扎上师亦说:“证虚空境界瑜伽师,已于生死得自在。”宗喀巴大师在《密道次第广论》亦说:“为欲将来以识死光明故,现在修习与死渐次最相随顺睡眠光明……次于已过无念无重分别未超梦境之间,现如无云之虚空时,正是睡眠光明”。
因为人在死亡、睡眠的过程中,也会经过此光明状态,故而密宗又称之为“死光明”,“睡眠光明”。其它如气入中脉时、明师巧妙指示时(如禅门宗师当头棒喝)、昏厥时等,此光明也会显现(可参考《大乘要道密集》中的“大手印九种光明要门”一篇内容)。玉清元始内炼宝诀:帮你打开“先天气道”,否则不论你练什么功,都不会有明显效果!
至于其修习方法,如宗大师所说,“解脱道者修猛利火,贪爱道者依止业印不离乐空之心”:单修者修拙火定,使气入、住,融于中脉,显发智光;双修者,与明妃双运,使“有如无云空”(《大乘要道密集》语)的法身光明尽早显露,前者较缓慢,不如后者快捷。在密宗传统观念中看,必须“双身法”修习,才是正途。如密宗无上四灌顶中最重要的第三灌顶,即属双身法。此可参考陈健民上师的《密宗灌顶论》,以知其详。
由此所得成就:密宗以为此光明为世界之本源,宇宙万物都在此“大印”中产生。故证得此光明,可显现最高层次之神通,如用意念杀人而后又使之复活等,是为最高成就。其次还有八大悉地(炼丹、明目、飞行、飞剑、隐身、长寿、透视、点金等)和四事成就(息灭病灾、增生福寿、收摄归服、镇降诛杀)二种世间成就(可参考宗喀巴大师的《密宗道次第广论》等诸贤著述)。其它如武学和医学也有相关的精彩解析,篇幅所限,容后再述。
总之,法身光明,是宇宙万物之本源,同时亦是宇宙万物之归宿。法身光明如海,宇宙万物如涛,涛起必自海上起,涛灭必归于海中,是以古人称修道为“返本归元”,意即要我们这些游子早日确定航向,逆流而上,以“归家稳坐”(禅门术语),回到生命的本源中去啊!更多内容,请关注昆仑修炼学公众号!
推荐课程:《2025玄音秘付》
招贤纳士
因公司发展需要、现高薪招聘下列职位:
一、视频剪辑师工作职责
精通视频类,图片,口播类等技术,有经验者优先录用。
二、文案人员
微信公众号文章选题编辑。宗教专业,汉语言专业,中医专业医学背景者优先录用。
三、运营人才
推广现有抖音号,公众号,小红书等自媒体涨粉。熟悉各类自媒体软件,有运营经验者优先录取。
四、讲师与人事管理
负责授课讲师与人事与学员管理。欢迎有兴趣有抱负的有志之士加入我们的队伍。(有意者请添加玄月老师微信)
昆仑文化公司 办公室人事处
2024-11-21
-The End -
这些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运营者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邮件联系:qxww@163.com ,我们一定会及时更正!
私人微信:kunlunshanyinshi
长按上方二维码添加好友
《昆仑修炼学》会不定期推送 上古医学、神州文化、冷门绝学、东方智慧、修行启示、中医养生、隐士传奇、修炼秘法、易经数术、风水法术、灵性科学、人体奥秘、古今秘史、修学资料等大量相关内容。(更多内容,请关注昆仑修炼学公众号)
从历史信息可以查看公众号往期更多的好文章。转发分享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不死法”探秘:就算你修到阳神出窍,肉体依然无法长生,真正的长生不死法,秘窍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