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树皆春色,山山唯晨辉。陕西省妇联联合陕西友联妇女儿童交流服务中心倾情启动秦女子公益项目之丝路“她”力量陕西妇女外宣项目,宣发“陕西妇女外宣示范点”典型案例,展现新时代陕西女性的风采与力量,推动陕西妇女对外交流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天,让我们跟随西安易俗社社长惠敏莉一同从心出发,邂逅浪漫,遇见世界。
秦川秦腔阔,秦人秦趣浓;兴至时酣畅淋漓,情深处委婉缠绵。秦腔是刻在陕西人血脉里的文化,彰显着西北人民耿直爽朗的性格。
易俗社创办于1912年,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社,是著名的秦腔科班,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西安易俗社将文化教育、戏曲训练、演出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创作和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其中不少优秀剧目享誉全国,对戏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戏曲改良起到了示范作用。
这之后,易俗社抓住时机,一边复排《火焰驹》《玉堂春》等60多部传统经典剧目,一边创排《秦腔》《易俗社》《司马迁》等 10余部新创精品剧目。2015年,复排已辍演23年的《双锦衣》,并在迎接第十个“非遗日”之际亮相,连续演出12场;2018年,原创剧目《三滴血》问世百年之际,易俗社演职人员先后前往国家大剧院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学府进行讲、展、演、学,为传播、普及秦腔艺术,扩大易俗社影响不遗余力……从乡村到校园、从厂矿军营到老少边区,“易俗人”将好戏送进千家万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在惠敏莉的带领下,易俗社不仅传承了秦腔的经典剧目,还通过剧目创排、演出把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优秀杰出女性推向秦腔舞台,如《三滴血》中的贾莲香、《柳河湾的新娘》中的柳叶、《昭君行》中的王昭君……传递女性社会价值,彰显着“半边天”的独特力量。
如今,易俗社文化街区内,易俗社百年博物馆、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东邦哥情景式复古文化街区、老字号美食一条街及街区中心的方言广场和戏台,可以让游客全方位体验吃喝玩乐学,感受秦风秦韵。
戏台前,常常能看到戏迷们的身影。他们时常拿着小板凳提前一两个小时便等候在台下,只为听一听这从小听到大的“乡音”。“街区每周末及节假日在方言广场戏台都有免费的秦腔惠民演出,每年约1000余场。”惠敏莉介绍道。除了戏迷们,还不时有孩子们和外国友人,在不经意间与秦腔邂逅,误打误撞地感受这座城市的“精气神”。
初审:王星
投稿邮箱:sxflxmt@126.com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