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厂外包:你知道我这三年是怎么过的吗?
科技
2024-09-03 07:15
上海
未来寻找一份传统意义上的稳定工作将变得更加困难,我在最近一轮高科技裁员中看到了这一点。
近期有关完美世界裁员的传闻四起,借着这个事,聊聊近年来裁员浪潮中受影响较大的一个群体——大厂外包员工。过去大家常常聚焦于外包工牌的颜色差异、转正时的种种困扰,以及年终福利上的不平等等话题。如今,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有些大厂的外包员工竟然主动选择离开公司。曾有媒体如此描述外包员工:“在互联网行业的繁荣时期,外包员工被视为性价比极高的助推器;然而,当行业进入停滞期,他们最先感受到危机,也最容易成为被舍弃的一群人。”但在如今经济愈发下行的背景下,对于这些外包员工而言,这种变化究竟是被动地被抛弃,还是他们主动做出的选择?这究竟是一场危机,还是他们新生活的一个转机?所有答案都得经过一个又一个真实案例的考究,才能下定论。离职了,但钱给够了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大厂的外包员工们面临着诸多尴尬和挑战。
“工牌就像一道无形的墙,时刻提醒着我和正式员工之间的区别。”外包小周吐露了自己的心声。确实,工牌在大厂员工中早已成为了一种特殊的交流符号。不同颜色的工牌,细节上的微小差异,都在无形中划分着某种社会阶层。一部分人被排除在外,权益受限,成长空间有限,转正更是遥不可及。“正式员工在工作之余,很少会和我聊起生活的话题。我在这里的一年里,几乎没有机会和同事们分享八卦、闲聊家常。闲暇时只能独自看手机,思考人生,时间漫长而难熬。”小周补充到。一开始社交达人小周并不习惯这样的工作环境,但后来在网上看到许多外包员工的真实经历后,也就慢慢适应了。“在别人真正接纳你之前,自己不要过于敏感和纠结。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毕竟,自己才是自己的老板,负责过的每一个项目都会成为未来履历和面试中的亮点。”现在,小周已经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外包身份。“大厂光环”一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他们经过层层筛选和面试,有的人终于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这份光环,而有的人则只能遗憾地放弃,或者寄希望于通过外包的方式和项目成绩来争取那难得的转正机会。这是真实的职场生态。但现在,大厂光环正在去魅,新一代职场人的心态也在悄然变化。小席在半年前进入了一家大厂做外包,仅仅上班一周他就完成了分配的项目任务。接下来的日子,摸鱼、聊天,一天的时间就这样悠闲地过去了。可能许多人都会对这样的工作状态投以羡慕的目光,但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现代年轻人之所以无法完全放松,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他们担心:今天或许可以悠闲度日,但明天又该如何面对?过度的加班确实会消磨一个人的思考能力,但同样,过度的清闲也会让人感受到潜在的风险。不出所料,不到半年的时间,小席就听到了项目组裁员的消息。他主动找到组长商量,表示:“我一个月里能有两天真正忙起来就已经很不错了。与其在这里继续无所事事,你不如直接裁掉我。”在这样的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主动放弃一份看似“高薪且轻松”的工作,究竟需要多大的决心呢?这或许是大多数人心中的疑问,但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这个问题本身存在逻辑上的误区。其实,放弃舒适区最需要的并不是勇气,而是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危机感。关于年轻一代在职场上表现出的倦怠现象,我看到过一个比较好的说法,大致意思是:“职场倦怠实际上是年轻人对当前劳动环境的一种合理反馈。如果他们真的愿意在收入微薄且工作缺乏满足感的环境中默默付出,那反倒更让人觉得担忧。”接下来,我们看看小席的故事后续:在被项目组裁员后,小席拿到了足够的补偿,然后他迅速寻找新的机会,几乎无缝衔接进入到下一个外包项目。对于小席来说,放下内心的束缚后,那种时刻笼罩在心头、担心自己被裁员的危机感也烟消云散了。虽然我身边的大多数人对裁员都持有担忧的态度,但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他们内心深处其实是在期待着裁员信息的到来,因为他们渴望在那一刻能搏一把。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当大家都在讨论外包岗位的不稳定性时,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稳定对年轻人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稳定固然重要,但在当前这个职场环境下,特别是当“95后”一代在一家公司的平均停留时间仅为7个月时,稳定已不再是他们选择工作时考虑的首要因素。U盘式就业,随时接入
从过去的农业社会自给自足,到工业社会的专业分工细化,这背后都是人类对效率的不断追求。而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效率将始终是一个核心议题。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外包不仅省时省力,还能让他们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专注于核心业务的高效运作。这意味着,在商业领域,关于效率的变革将不断涌现。作为新时代的职场人,我们应该摒弃那些不必要的偏见和滤镜,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如何最大化地体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真正重要的是他如何活出了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他依附于哪个组织。毕竟,一个人的墓志铭上,也不会留下你附属组织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