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扬芯片拟收购国芯微,强化测试服务领域布局
12月30日,利扬芯片正式对外发布公告,宣布拟收购国芯微(重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芯微”,股票代码:688135)100%的股权。这一收购计划标志着利扬芯片在集成电路测试服务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旨在通过资源整合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并拓展新的区域市场。
国芯微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为1580万元,是一家独立的第三方集成电路测试技术方案提供商。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瑞麟,拥有独立实验室和分析验证平台,能够为客户提供晶圆测试、成品测试和模块测试技术服务。此外,国芯微还具备为特种元器件、芯片、模块的鉴定、检验、筛选测试以及失效分析服务能力,这使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竞争力。
虽然公告中暂未披露国芯微具体的经营数据和资产评估报告,但根据此前公开报道的信息,国芯微近年来年销售额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具体而言,2021年至2023年,国芯微的年销售额分别为2500万元、4500万元和8000万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1.5亿元。这一增长趋势显示出国芯微在集成电路测试服务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对于此次收购,利扬芯片表示,国芯微拥有特种芯片的实验室验证能力和相关资质,这将有助于弥补公司在集成电路测试特种芯片相关领域的空白。通过融合双方的技术、市场及资质,实现资源整合,利扬芯片将进一步深化在集成电路测试服务领域的布局,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利扬芯片盈利能力下滑,拟收购国芯微以增强综合实力与拓展市场
利扬芯片作为国内知名的独立第三方专业测试技术服务商,主营业务包括集成电路测试方案开发、12英寸及8英寸晶圆测试服务、芯片成品测试服务,以及与集成电路测试相关的配套服务。然而,近年来,利扬芯片的盈利能力出现下滑。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分别为70%和32%。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更是转亏,实现营收3.6亿元,同比下降4%;归母净亏损1220万元,同比下降142%。
在这样的背景下,利扬芯片亟需通过外部并购等方式来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和盈利能力。而国芯微作为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其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无疑为利扬芯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并购标的。
除了技术层面的互补外,此次收购还将有助于利扬芯片拓展新的区域市场。此前,利扬芯片的业务着力点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大湾区,而国芯微则身处我国西南腹地。若收购实施顺利,利扬芯片将能够借助国芯微在西南地区的资源和优势,进一步拓展其业务版图。
据了解,利扬芯片目前已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东莞市)和长三角(上海市嘉定区)建立了两个中心,并设立了四个集成电路测试技术服务基地及一个晶圆减薄、抛光、激光开槽、激光隐切等技术服务基地。这些布局能够为终端客户提供服务,同时在前端晶圆制造和封装方面实现快速响应。而国芯微的加入,将进一步完善利扬芯片在全国范围内的服务网络。
重庆政策助力国芯微发展,利扬芯片面临资源整合与技术协同挑战
从政策层面来看,重庆市正在加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力度。根据重庆市政府在2024年1月发布的《重庆市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重庆市计划到2027年,全市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营收突破120亿元。这一政策的出台将为国芯微等当地集成电路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芯微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整体体量相较于利扬芯片仍然较小。截至公告披露日,国芯微取得的发明专利数量仅有3项,软件著作22项,另有1项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正在申请中。而利扬芯片截至2024年上半年,发明专利累计已达到106项。因此,在收购完成后,如何有效整合双方资源和技术优势,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将是利扬芯片面临的重要课题。
此外,国芯微的创始人李瑞麟在芯片测试领域拥有40年左右的从业经历,其丰富的经验和行业资源也将为利扬芯片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据李瑞麟透露,按照他此前的规划,未来国芯微每年将至少投入5000万元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这一投入将有助于提升国芯微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将为利扬芯片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参考了上海证券报、科创板日报等相关报道。图片来源:利扬芯片
点击上方蓝字、公众号名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
温馨提示
本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仅供研究参考,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需谨慎。
“关注、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或者将我们设为『星标⭐』
人大并购与投资研究
及时分享并购与投资研究成果和资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