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海清科(688120)10亿收购芯嵛半导体82%股权,押注离子注入技术未来

文摘   财经   2024-12-25 17:03   北京  

华海清科推进收购,强化离子注入技术实力

12月24日,华海清科(688120.SH)正式对外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将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10.045亿元,用于收购其参股子公司芯嵛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剩余的82%股权。与此同时,华海清科(上海)半导体有限公司作为华海清科的全资子公司,也将参与此次收购,两者合计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10.05亿元。

华海清科,作为一家在高端半导体装备领域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一直专注于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其产品线涵盖了CMP装备、减薄装备、划切装备、湿法装备、晶圆再生、关键耗材与维保服务等,初步实现了“装备+服务”的平台化战略布局。此次收购芯嵛公司,是华海清科积极落实其发展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整合资源,快速吸收和转化离子注入核心技术,从而跨越式地完成产品和业务板块的布局。

离子注入设备,作为集成电路制造前道工序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其销售额虽然仅占半导体工艺设备整体销售规模的3%-5%,但因其涉及高压电子、机械、电气、计算机控制、等离子体物理等基础科学,理论门槛高,系统集成难度大,使得该领域的技术突破尤为关键。根据SEMI数据,目前全球及国内市场中,超过九成的离子注入设备由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美国亚舍立公司供应,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在这一领域仍然主要依赖进口,进口替代需求空间巨大,市场前景亦十分广阔。
芯嵛半导体,作为国内少数能实现大束流离子注入设备生产的供应商,其核心技术团队在离子注入行业深耕3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在长期研发过程中,芯嵛公司不断积累产品设计及工艺性能的核心参数,使得其产品较同类竞品在晶圆颗粒污染控制效果、晶圆的装载效率上更具优势,且设备零部件的国产化率更高。目前,芯嵛公司已实现商业化的主要产品为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设备,相关产品已发往客户端进行验证,并有部分机台已实现验收。
华海清科收购面临风险,前景仍被看好
然而,投资总是伴随着风险。据公开信息,芯嵛公司目前尚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亏损2442.08万元,2024年1-5月亏损1516.68万元,并且预计未来短期内仍将持续亏损。因此,华海清科在收购完成后,将面临利润摊薄、商誉减值等风险。此外,部分股权还需通过公开摘牌方式进行收购,这也增加了交易的不确定性。为保护公司及股东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本次交易设置了业绩承诺及补偿安排,以确保交易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尽管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但华海清科对收购芯嵛公司的前景充满信心。公司表示,收购完成后,将加大对离子注入设备业务的研发投入,以实现设备的持续迭代升级和新产品开发。这将进一步加快落实公司“装备+服务”的平台化发展战略,丰富公司产品品类,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华海清科业绩亮眼,收购芯嵛半导体强化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华海清科在半导体装备领域的实力不容小觑。公司在纳米级抛光、纳米精度膜厚在线检测、纳米颗粒超洁净清洗、大数据分析及智能化控制等关键技术层面取得了有效突破和系统布局,开发出了多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2亿元,同比增长33.22%;净利润7.21亿元,同比增长27.80%。这一亮丽的业绩也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华海清科此次收购芯嵛半导体剩余82%股权的交易,不仅是对公司“装备+服务”平台化发展战略的深化和拓展,更是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尽管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但华海清科凭借其在半导体装备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强大实力,有望通过此次收购实现技术和业务的双重突破,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参考了中国证券报界面新闻关报道。图片来源华海清科

点击上方蓝字、公众号名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

温馨提示

本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仅供研究参考,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需谨慎。

“关注、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或者将我们设为『星标

人大并购与投资研究

及时分享并购与投资研究成果和资讯动态

人大并购与投资研究
本号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并购与投资研究所的官方发布平台,关注市场并购与投资趋势、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发布实时并购与投资报告,为企业并购与投资提供智力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