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手都是专注过程,而非结果

文摘   2025-01-29 13:09   山东  

hi,我是「非凡哥」

我回顾去年,从八月三号开始写作,到今天我发现自己已经坚持日更176天了。

开始写的那一刻,一个念头划过脑海:无论你是否行动,时间都会毫不留情地流逝。

或许,尝试了、失败了,总比从未尝试要好得多。

不得不承认,时间是最无情的裁判。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自己对许多事情的理解反而变得模糊。

曾经一度以为自己能洞悉一切,但转眼间又感到对世界一无所知。

这种反复的状态让我感到困惑,好似一切都在失控,世界变得既熟悉又陌生。

写作就好像我迫切地想要找到一种理论,作为生活的支点,来缓解内心的焦虑。

这种焦虑,就像一个远古人类仰望夜空中的明月,无法理解那轮明亮的圆盘究竟是什么,触不可及,却又超越了认知的边界。

以前我感到自己被束缚住了,太多的声音在耳边回响:这不行,那不行;这太幼稚,那不可能。

当我下场自己验证真理的时候,却发现遍地都是谎言。

每个人似乎都能自圆其说,却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我们只能专注于过程,结果无法掌控,这句话如同一剂良药,解开了我多年的心结。

因为这个世界从来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也没有所谓的超人存在。

生活就像一场高尔夫球赛,你永远无法预知哪一杆会将球送入洞中。

我们能做的,只是不断挥杆,将球推向洞口的方向。

有些球会进,有些则不会。

尽人事,听天命,或许就是生活的真谛,过分追求结果只会让人痛苦。

而你把过程做的到位了,结果总不会太差。

无论事情大小,我们都无法完全掌控结果,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过程做到极致。

写出我认为会爆火的内容往往无人问津,而那些看似普通的作品却意外走红。

最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或许只有一个模糊的感悟:如果你觉得某件事值得去做,那就勇敢推进,看看它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

不要在没有行动之前就耗费太多精力去空想。

因为即使你的想象力丰富无比,最终的结果也会与你的预期大相径庭。

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才是最消耗人的事情。

想法无边无际,而我们却总希望时间加速,直接跳到结果,省去所有过程,以求得内心的解脱。

这个社会就是急功近利,文化也在赞美急功近利。

但一切事物的真谛确是:越是急躁,越难尝到甜头。

当我写出第一篇10万+文章的时候,我就开始渐渐地享受过程了,而不是纠结于结果。

就像写这篇文章一样,我写完了就结束了,它会被谁读到,会产生什么影响,阅读量有多少,会不会被分享,这些我都无法预知。

虽然有很多自媒体技巧说这样可以提升流量,那样可以增加粉丝,但我总觉得,那样做就失去了文字的灵魂。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到处都是快餐式的内容,但我还是想保留一份真诚,当然,偶尔吃点快餐也无妨。

回顾这几年,其实很多事情都没有完成,我们一直在过程中奔波。

但仔细想想,有些事情即使没做成,生活也还在继续。

一件事完成了,还会有下一件事,人生就是这样,不断地和一天又一天的烦恼作斗争。

每个人的烦恼都不一样,有的因为金钱,有的因为感情,但仔细想想,即使负债累累的那几年,再苦再累,不也照样吃饭,照样回家过年吗?

几年都过来了,回头看那段经历,反而觉得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因为,过程增加了生命的浓度。

用比较励志的话来说,就是每件事其实都是来成就我们的。

所以我也有一些体会,过程或许是在不断地提醒我们,最初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但你永远也回不去了。

放下对结果的执着,才能更好地融入过程之中。

而结果其实也是过程的一部分,因为结果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此刻是一个结果,过一段时间又会变成另一个结果。

以前我总在想,要学到什么样的本事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我大概明白了,学习这件事是终生的,我们学习并不是为了留下什么,而是让知识流动起来。

如果你停止了学习,那么这份流动也就消失了,没有流动,也就没有结果,没有过程,自然也就没有机会。

你想要的东西自然不会向你靠近,所以当你感到痛苦和焦虑时,不妨先把那些想要或不想要的东西放下,不要去想它们,先融入到过程中,忘记目标,忘记好坏,忘记技巧,纯粹地去体验。

也许在体验的过程中,我们就能找到新的方向。

荆棘之路,与君共赴。

祝好!

开悟好文

纵横:22岁年赚百万(个人经历)

重磅推荐:普通人如何改变命运?

限时删文:赚钱的本质

赚钱的第一步,请杀死自己的善良

你必须是家族里唯一觉醒的人

非凡创业论
提升认知,是赚钱的先决条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