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非凡哥」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成长的样子往往被刻意地包装成一种“成功的样板”。
很多人都喜欢标榜自己、展示自己,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更是让每个“成就”闪亮登场。
但我观察到,真正走向强大的人,却更愿意选择销声匿迹,沉入自我,而不是光鲜地把“成功”昭告天下。
这种选择,是一种深层次的智慧。
弗洛伊德有一个理论,他说成长就是不断解决内心的冲突和欲望,这句话道出了人类成长的本质:那些成功的表象不过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内心斗争才是我们每天要面对的深层次挑战。
很多人在这过程中会经历一种叫“自我隐退、销声匿迹”的状态,也就是逐渐减少与外界的联系,聚焦在内心的提升上。
我自己也经历过这种阶段,当初创业时,总觉得每一步都需要向别人证明自己。
成天忙着发动态、讲述创业的种种辛酸与挑战,仿佛被人关注才是对自己努力的认可。
在一次偶然的反思中,我意识到,这种“被看见”的需求其实是自己的不安和自卑的折射。
于是,我尝试着减少曝光,专注于内心的修炼,这才发现:当我不再急于对外界展示自己时,反而更能够专注于成长的本质。
内心的强大,不再需要外界的回应。
向内求,生生不息;
向外求,迷失自我。
一个人如果要达到真正的成熟,就要从“他人的期待”中解脱出来,专注于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写作的这个自媒体圈子里,有一个非常出色的作家,作品深受欢迎。
但就在巅峰时,却选择了暂时“隐退”。
他不再发布作品,也不再出现在公众场合,甚至对熟人也极少透露自己的动向。
起初我不理解,但后来才发现,他的选择其实是在寻找一种更深层次的自由,不被他人期待和认可的束缚所捆绑,去思考更广阔的议题。
后来,他闭关两年,就像武侠电影里的练就绝世武功一样,归来后,显然已经是另一种境界了。
在独处的环境中,我们能坦然面对自我,不带有任何社会角色的压力,能够剥离那些不属于自己的外壳,真正审视自己的需求和内心。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成长过程中,会选择淡出社交圈、减少与外界的联系,只为沉浸在内心的声音里。
成长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内心的冲突。
比如,我们要不断在迎合社会期待和忠于内心渴望之间找到平衡。
而有时,恰恰是选择隐匿自己,我们才有机会与内心达成和解,不再需要通过外界的反应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隐匿自己,看似是逃避社交,甚至可能被误解为不合群。
但那些选择沉默、低调生活的人,或许比那些忙着展示自己的人更加坚韧、更加清醒。
因为他们懂得,成长的道路并不需要过多的喧哗,而是在不断地剖析、重塑自我中获得的。
在我们追求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学会“销声匿迹”,其实是给自己一个空间,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回到起点。
这种状态并非永久,而是一种暂时性的调整。
就像春天的花需要冬天的蛰伏一样,我们也需要在独处和隐匿中,汲取足够的力量,才能迎接新的开始。
过了而立之年后,我越来越发现:一个人越强大,越不需要被看见。
真正的强大,不在于获得多少掌声和称赞,而在于能够真正与自己对话,找到内心的平静。
销声匿迹,或许就是一种最好的状态。
成长不需要见证,也不需要证明,只需要自己心安理得地走下去。
最终,我们会发现,那些选择低调前行的人,反而成就了更为深邃的自我。
成长是一条孤独而深邃的路,销声匿迹,只是我们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
荆棘之路,与君共赴。
祝好!
开悟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