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稳定才是你最大的财富
文摘
2025-01-26 13:00
山东
我在之前写的文章里多次表达过一个观点:一个人稳定情绪的把控与否,几乎决定命运。有好多读者和粉丝过来私信我,说我总结的太过于极致,因为是人就有情绪,而且遇到失败,即使在强大的人也会有情绪。我决定写本文,和大家深入探讨情绪的本质与焦虑的根源。在我看来,情绪就像身体的器官一样,是一种功能性的存在。每一种情绪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恐惧帮助我们逃离危险,焦虑促使我们快速思考,悲伤则让我们释放内心的压力。从功能性的视角看待情绪,你会发现一切变得清晰而简单。
不要在喜悦时承诺,不要在忧伤时回答,不要在愤怒时做决定,你可能只是今天心情不好。其本质在于,我们面对许多无法理解的问题时,身体通过持续的焦虑让大脑保持高效运转,以对抗那种悬而未决的空虚感。你可以想象,内心有两个甚至更多的小人在和你不断争吵,这就是我们所感受到的焦虑。不要为还没有发生的事而焦虑,比如,讨好型人格的人总是压抑自己的感受,害怕与他人发生冲突,于是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怀疑自己有问题,甚至在脑海中不断幻想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大多数人都在用臆想出来的问题折磨自己,甚至逐渐迷恋上这种痛苦。事实上,很多人无法摆脱焦虑,并不是因为他们无法逃离,而是因为他们对焦虑上瘾了。就像很多写作的学员,还没开始写呢?就已经开始担心写不好被人骂了怎么?治愈焦虑的关键在于不要回避它,回避只会让问题在想象中变得更加庞大,最终让你陷入更深的困境。真正的解决方法只有一个:带着问题去修行,带着情绪去生活,而不是被情绪带着走 带着情绪去生活,不是让你假装一切都很完美,或者刻意忽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相反,它是一种清醒的觉知:你清楚地看到这些情绪的存在,但并不被它们牵着鼻子走。你可以带着这些感受继续做你该做的事情,而不把它们与结果过度绑定。真正的清醒,是站在“道”的视角,规律的角度看待自己,承认自己并非无所不能。即使你学会了一些冥想或情绪管理的方法,也不要以为自己从此刀枪不入。当你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事时,依然会感到不适,对方的能量依然会影响你。我们天生就带有攻击性,而情绪问题大多是因为本该向外释放的攻击性,转而向内伤害了自己。保持运动的习惯,或者保持高产出的状态也是一种合理的释放,比如,我每年夏天坚持跑步五公里,同时要求自己日更三篇文章。当它们被完成时,我会感到生活是可控的、具体的、每天都在发生的。很多人感到迷茫和焦虑,本质上是因为他们接触了太多信息,却缺乏真正能掌控的东西。相反,找一件能让你沉浸其中的事情,比如放声大哭一场,或者大餐一顿,事实证明确实有很多人就是这么干的,完成这些事情,才是治愈的关键。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完成比完美重要,减少未完成的期待。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去追逐你真正想要的东西,而不是压抑它。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