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2024年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

文摘   2024-12-01 08:44   重庆  
凝聚社会力量
合力共抗艾滋
12.1世界艾滋病日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昂首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

世界艾滋病日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简称,系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本病主要经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HIV主要侵犯、破坏CD4+T淋巴细胞,引起机体免疫细胞功能受损乃至缺陷,最终合并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机体被HIV感染后,也会出现一些口腔表征,所以部分艾滋病患者是在诊治口腔时被发现的。





艾滋病的口腔表征


口腔念珠菌病

这是艾滋病最常见的口腔病损,是HIV感染初期口腔黏膜呈现出广泛的假膜、糜烂,患者常出现进食疼痛的症状。它通常表现为:

(1)红斑型念珠菌病:出现在颊黏膜的红色区域,有时可见白色斑点或斑块。

(2)假膜型念珠菌病:在上颚及咽部可见白色或黄色斑点或斑块,这些斑块擦去后可留下红色区域并伴有出血。

口腔念珠菌


毛状白斑

这种病变多发生在舌部,表现为不可擦除的白色毛状斑块,可能伴有轻微的烧灼感。毛状白斑是艾滋病患者早期特有的口腔病变,如果在舌外侧缘发现这种病变,应高度警惕。


牙周病变

(1)牙龈线性红斑:牙龈缘呈明显的火红色线状充血,界线清楚,可能伴有自发性出血或刷牙后出血。

(2)急性坏死性牙龈炎/牙周炎/坏死性口炎:短期内(4周内)可能出现牙龈溃疡、坏死,牙槽骨破坏,伴有明显疼痛。



疣在口腔内非常小且粗糙,呈菜花状,多为白色、灰色或粉红色肿块。


口腔溃疡及疱疹

(1)复发性口腔溃疡:单个或者多个反复发作的圆形或椭圆形疼痛性溃疡。

(2)反复发作的疱疹:口腔黏膜上出现成簇聚集的易破小水泡及糜烂面,并伴有灼热及疼痛症状。


猛性龋

猛性龋是急性龋的一种,病变进展迅速,多数牙齿、多个牙面在短期内同时患龋,表现为牙齿变黑、片状脱落,仅留有残根。HIV感染后会导致机体唾液腺破坏,继发唾液分泌量减少和清洁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猛性龋。







艾滋病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和伤口渗出液这几种体液中,主要有以下三种传播途径:

01
性传播

这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机会越大。


02
母婴传播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通过怀孕、分娩和哺乳也可能会把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03
血液传播

通过共用注射针具、输入受污染的血液制品或器官移植等方式传播。在医疗环境中,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也可能导致传播。

一般日常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共用浴室等不会造成HIV的传播。





预防措施




1、预防经血液传播  

 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不借用、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在正规医院进行诊疗和使用血液制品。

2、预防性传播途径  

 树立健康性观念,洁身自爱,避免任何无安全保障的性行为。

3、艾滋病暴露后的预防  

 一旦发生高危行为应在72小时内到定点医院进行药物阻断,并在高危行为后2-4周通过自检试剂或前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时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目前,我国对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可在当地疾控中心领取免费抗病毒药物。




全社会均应当正确认识艾滋病,艾滋病并不可怕,无需“谈艾色变”。通过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学习疾病的预防措施,做到科学防艾。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共同抗击艾滋病,关爱生命,远离艾滋。

END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彭滟淋(宣传科)

审校:俞   还(宣传科)


NO.1
往期推荐
Historical articles

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认识抗微生物药物 科学合理用药



【11·9全国消防日】消防安全知多少



喜讯|重医附属口腔医院荣获重庆医科大学“师德师风•医德医风•优良家风”演讲比赛二等奖


重医附属口腔医院
守护您的口腔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