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翅膀是学习显微摄影入门必练的题材,而荠菜则几乎是每年冬春交际之时显微摄影玩家必拍的题材。
前两天在外婆家菜地里拔来的,趁着新鲜马上就拍了。
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其拉丁种名来自拉丁语,意思是小盒子、“牧人的钱包”,是形容它的角果形状像牧人的钱包。英语名称就是“牧人的钱包”。
是双子叶植物纲 、十字花科、荠属植物荠的通称,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在世界许多地方被归化并被认为是常见杂草,常见于耕地、路边和草地。
十字花科典型特征就是6个雄蕊,四强两弱(四长两短)。
↑图源Google
5X
5X 截图
5X 截图
5X
5X
10X
20X 截图
20X 截图
↑摄影:一一
器材:
相机:富士GFX100S
管镜组:BigMicro Raynox DCR-150
镜头:三丰 M Plan Apo 5X 10X
奥林巴斯 MPlanFLN 20X
导轨:上银 KK4001
灯光:BigMicro LED*4
技术:景深堆叠
植物文化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是宋代爱国诗人辛弃疾咏荠菜的名句,道出了荠菜这一野生之蔬,是先春而萌,返青最早的报春菜。荠菜,不畏严霜寒风,按照自身生长规律,茁壮成长,这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一种无污染的绿色野蔬之珍品。
古人认为:物以稀为贵,食以野为奇。而野蔬之中荠菜,其翠绿、鲜嫩、味美、醇香,即色、香、味俱佳之特色,使历代文人墨客揄扬之诗咏吟不绝。苏东坡有:“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有:“三冬荠菜偏饶味,九熬樱桃最有名。”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有:“长鱼大肉何由荐,冻荠此际值千金。” 《救荒本草》记载:荠菜在灾荒年月是代粮充饥之物,贫穷之人视其为宝。民谚有:“荠菜儿 ,年年有,采之一二遗八九。刚出土眼中,饥饿之人不停手。” 在革命战争艰苦岁月中,红军战士、革命群众用荠菜和杂粮煮成稀饭,成为充饥的上品。由于荠菜可代粮充饥,因此,历史上那些穷书生和落泊文人都与荠菜结下了不解之缘。“诗圣”杜甫就靠“墙阴老春荠”度过了漫长、艰难的岁月。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少年时家境贫寒,常以荠菜充饥度日,他对荠菜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地写下了《荠赋》:“陶家瓮内,腌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宫商角徵。”
在唐代,尤其是开元、天宝之际,人们要在立春这天去郊外野游探春、挖荠菜,用荠菜、肉馅制成“春饼”吃,还以荠菜为主料制成“春盘”作为节礼互相馈赠,有“盘装荠菜迎春饼”之说。现今,我们在立春所吃的“春卷”,就是从“春饼”延伸而来的。此后,新春吃荠菜春饼之风蔚然成俗,流风余韵,绵绵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