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全国科普日丨“上下求索”天文地理科普展举行

2024-10-01 16:00   四川  

9月15日,正值全国科普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为传播科学知识,开展科学教育,激发青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


由共青团无锡市锡山区委员会、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人工智能专委会、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摄影影像专委会、江苏省天文学会无锡联络处共同主办的“上下求索”天文地理科普展,在无锡市羊尖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两地同步开幕。


1.科普展览
在羊尖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展览展出了星辉映穹、砂砾流金、天陨惊鸿、童眼探微等4个主题的科普展品。“星辉映穹”展区向星空探索,展示了深空天体、日地月三体和光污染防治相关的天文摄影作品;“砂砾流金”展区向大地探索,展示了砂金、橄榄石砂、微贝砂等地质样本和矿物切片的显微摄影作品;“天陨惊鸿”展区科普了从天而落的陨石的分类和典型特征;“童眼探微”展区展示了青少年创作的天文地理科普作品。


2.天文科普讲座

江苏省教学名师、无锡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江苏省天一中学地理教研组长、江苏省天文学会无锡联络处负责人沈新荣老师带来了《信息化时代的暗夜保护工作》专题讲座,沈老师从“星空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光污染的成因与危害”“信息化时代的暗夜保护(无锡为例)”等方面做了生动入微的科普,帮助学生与家长构建了科学照明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在信息化时代参与公众暗夜保护的策略与方法。

3.地理科普讲座

江苏省大美育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科学副校长凌一洲老师带来了《岩石的奥秘:偏光显微观察》和《显微成像与摄影:助力科学实验可视化观察的利器》2场专题讲座。偏光显微镜是地质学家鉴别和研究岩石组成的常用工具。岩石中具有一些具有旋光性的矿物成分,虽然用肉眼看是灰白色的,但在偏光显微镜下会变得五颜六色,以便地质学家的鉴定。凌博士介绍了偏光显微摄影装置的搭建方法和拍摄技巧,展示了大量具有美感的地质矿物切片和陨石切片显微照片,还科普了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岩石成分鉴定的先进技术。


4.显微摄影体验

显微摄影师谢睿老师讲解了超景深显微摄影的成像原理与操作,为观众现场拍摄、展示了球粒陨石标本、非球粒陨石标本和多种岩石薄片标本,通过岩石万花筒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和了解地球组成的奥秘。


同学们纷纷拿着早已准备好的标本上台,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际观察操作,锡东学子们热情高涨,讲座结束后仍有不少同学留下就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问题,近距离同两位老师展开深入探讨。


程期间同学们还带了树叶、课本、等现场展示了拍摄效果,从新视角发现常见物品中也有呈现令人惊奇的微观世界。


BigMicro超景深显微摄影系统与传统显微镜互补,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可以揭示有关特定标本的细节和特征,这些特征在使用其他方法观察时可能并不明显或无法捕捉到。因此,不同的技术可以相互补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更全面地了解和研究标本。

一一显微摄影
聚焦显微摄影,分享显微摄影教程、美图、器材,提供显微摄影拍摄服务,官网:bigmicro.cn,TB店铺:见著bigmic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