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草”变“财草”!秸秆还有这样的隐藏技能?

民生   2024-11-16 08:01   江苏  


正值秋收时节,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景象,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一排排金黄饱满的稻穗变成了一座座金色的谷山。然而,不少村民也有“丰收的烦恼”,遗留在田间的秸秆该怎么处理呢?
在马塘镇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利民草制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葛家明的带领下,全镇探索出了一条让秸秆“变废为宝”,用草绳“编”成的致富路。

走进合作社,几百卷加工好的草绳整齐地摆放着,工人们正加紧赶制着订单。只见他们熟练地攥起一小把干枯的秸秆,轻巧地送入高速运转的搓绳机中,伴随着传送带的运转,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条条坚韧耐磨的草绳缠绕在打包盘上。

“秋收后,我们便奔波于各个乡镇组织收购,秸秆在有些地方是让人头疼的废弃物,在我们这儿却是个宝,一卷长达500米的草绳,其编制过程大概需要3个小时,工人日均收入能达到80元以上。”葛家明乐呵呵地说道。

利民草制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5月,现有成员1000余人。成员大都是6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和无法外出打工的弱势群体,其中包括不少80周岁以上老人。近年来,合作社为解决农户资金周转难题,投放大小搓绳机600多台,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合作社还成功注册了“兴农”商标,主要产品包括草绳、草帘、草包等几十种草制品。为了拓宽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合作社每年派人带上草制品样品及图片,积极参加国际国内绿化花卉展,至今已累计参展50余场。

目前,利民草制品专业合作社已在周边多个乡镇,包括丰利、岔河、栟茶等地设有十几个草制品收购点,构建了一条集加工、销售、储运于一体的产业链,把草制品销往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浙江、四川等十多个省市,每年销售秸秆2万多吨,使2万多亩田的秸杆变废为宝,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还特别成立了残疾帮扶小组,致力于为贫困户、残疾人群体送政策、送机械、送技术、送资金、包收购、包收益,带动本地从事草制品加工生产的农户达1万余人,草制品加工业已成为周边农民家庭稳定的收入来源之一,带动了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

“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周边的老百姓摒弃焚烧秸秆的旧习,减少环境污染,把看似没用的秸秆‘变废为宝’,将草绳推向全国各地,为农户们开辟一条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葛家明满怀期望地说道。




全媒体记者:徐朱佳 吴欣宇 实习生:张羽彤
通讯员:周瑞平
编辑、制作:张祥
审稿:曹雯雯 周雨霁
审核:朱晓进

如东新媒体
权威发布如东地区的原创新闻、资讯、生活、社区信息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