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学生的妈妈给我讲述了她们家餐桌上的一场争吵。
她家租住在学校附近,因为儿子在我校上高一,妈妈经常去儿子的教室给他送饭送汤,有时没事也去看看,想了解一下儿子在校的表现。若发现儿子有不当言行,也会当场提醒儿子注意。儿子认为这样会让自己在同学面前丢面子。
午餐桌上,儿子比较严肃地对妈妈说:“今后你不要到我的教室去!”妈妈不高兴了:“我到你教室去是关心你,你却不但不领情,还这样对我说话!”
双方据理力争,剑拔弩张,一个杏眼圆睁,一个金刚怒目,声音都提高了几十分贝。妈妈口齿伶俐,言辞犀利,儿子拙于言辞,气冲斗牛,看来难以收场。
担任大学教授的爸爸从书房里走出来,和颜悦色地对儿子说:“儿子,什么事呀值得如此大动肝火?”并用手抚摸儿子的肩膀和后脑勺,儿子一向很敬重懂教育、有追求的爸爸,气消了一大半。
妈妈却毫不示弱,趁儿子沉默之际,大逞口舌之能。儿子难以忍受如此激烈的语言刺激,气得全身青筋暴突,热血上涌。
爸爸对妈妈说:“孩子毕竟是孩子,也有他的道理。大人得理也要饶人。”
妈妈不高兴了,责备爸爸:“儿子对我这样无理,你不但不教育他,却还来教育我。”
结果不欢而散,爸爸安抚了一下儿子,儿子流着泪进书房学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