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在场,理想之地

乐活   2023-12-26 10:00   江苏  


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世界城市报告2022》提出,全球城市人口比例从1950年的25%翻了一番,到2020年达到约50%,预计在未来50年内,这一比例将缓慢增加到58%。


城市已经成为中国在全球化叙事中的主语,而塑造未来城市将是关乎数亿人生活愿景的全新挑战和实践。城市的人口聚集度保证了都市持续发展所需的动力,但在规模、密度、效率的背后,人们仍需要一个活力中心,需要一个可持续的新都市生活的范式。


中建二局旗下中建玖合与万科在嘉定新城的落地探索——NEXUS理想之地,关键词“在场”高度概括了未来城市理想单元的三大策略:活力、低碳、智慧,由这三个词所构筑的城市空间,实现了人的在场,城市由此不再只是聚居的所在,不再只是建筑的集合,而是“情感与事件的容器”。



用时间规划未来,用空间整合城市。


对于时空感的重新塑造,是NEXUS理想之地刻画“在场”的重要实践,在这里,时间与空间在城市规划中有了新理解:可生长的城市,可混合的城市……


它是历史的,但也应该是未来的,它从土地与城市的宏大叙事中走来,但也必须有相反的“小民”、“小生活”、“小关切”的温润面,它应该总是能够满足生活“此刻”的在场,让人们在看、在听、在感受、在记忆。


区别于传统的千篇一律的近郊大盘,NEXUS理想之地希望塑造一个类似核心区城市化肌理下自然生长的混合社区,用时空来证明一个代表活力低碳智慧的未来城市的诞生。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在NEXUS理想之地,可以看到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开发模式,建面约38.6万方的未来城市理想单元,让“建筑即公园,社区即城市”,大自然成为浓度生活的一部分。


看到混合多元的高浓度场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街道和社区;商业、办公、住宅相互分离又彼此连接;人性化尺度的街道与社区,在步行距离布设公共场所和服务设施。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看到围墙被“推倒”,街区成为连接私密性和公共性的通道,融入城市,缝合场所,城市因此而获得自发自由的舞步。


看到“旷野”被寻回,山谷成为一种象征,飘荡在城市的天际线上,错落的街巷空间被重新排列,设计师用世界通行的建筑语言讲述未来城市的都市观和生活观。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还将看到“智慧城市”的理念被引入,改变高消耗的生活方式,用更先进的技术,优化整合资源,探索永续循环的社区发展。


这样的“看见”我们还可以罗列很多,而视觉化的语言汇聚在一起,最终将构筑起一些既能够被看见又能够被感受的东西,譬如一种城市进步的新路径、一种全新的都市生活方式、一个理想的城市生活。



即便在物理意义上实现高效的交通连接和空间共享,未来城市依然无法得到完整的定义,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如何避免“建成即落后”?——以智慧连接万物。


实体空间背后的虚拟连接——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实现“时空压缩”的智能城市系统,带来数字空间和物理空间虚实互动的体验,是未来的城市体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在NEXUS理想之地,理想的关系未来式应该是这样的:融合“人+空间+技术+智慧”,呈现“生物多样性+公共价值+永续循环”。


在NEXUS理想之地对未来“智慧社区”的设定中,智慧如同无形之手,隐藏在每一个角落,布局在各个象限之中。


社区通过集成应用云计算、物联网、数据平台等成熟技术,创新老幼友好出行、智慧健康管理、智慧安防、智慧能源管理、光伏发电、便捷停车等智慧场景,实现城市服务,形成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NEXUS理想之地在这里重新定义科技与人的关系,它是一种“人化”的科技,而不是“异化”的科技。


每天当人们在社区中起居、用餐、社交、运动之时,都有无数看不见的“信息流”穿梭在社区之中,在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形成“媒介”,让居民能够以人的尺度去思考处理事物,悄然提升着在此居住的人的幸福指数。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当人们在社区行走,智慧安防系统不仅能够对敏感区域越界行为进行及时通知,在重点地区还设有老幼异常及时通知,让社区像家里一样安全舒心。


行走、休憩的连贯性也是被重点考虑的方面。居民可以通过共享预约机制,24小时使用组团内的邻里客厅,作为居家办公、朋友聚会的场所,家门口亦可即时享受三甲医院、市区级图书馆等城市服务。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当智能安保系统取代了传统的围墙、封闭的住区向周边的街道开放、空间的渗透性能较好的促进社区的共享和交流,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原本处于两个平行世界的状态正在以各种方式渗透,社区门禁、主干道、车库、单元楼等各个部分场景均得以覆盖,形成了网络化的布局,万物互联的城市场景,也在其中向每一个市民打开。



未来城市的营造,是从空间和文脉上的“在地”,到人的“在场”。


NEXUS理想之地,是顺应嘉定新城在地的城市肌理和文脉自然生长而出的社区,同时也是上海新城的生产、生态和生活融合的样板区。


整个社区对“在场”性的营造,由“门-街-园”的脉络进行串联。它们不仅仅是古老而通用的建筑构造方法,也是激发空间活力的重要空间。


在NEXUS理想之地的规划结构中,在社区的入口设置了一处超级门户,即未来之门。通过门,内部与外部连接起来,并进行功能上的转换。穿过这道门时,它将不仅代表着你将从一个既有的空间,开始探索新的空间,同时,这处门户被体验式商业包裹着,本身就将带来购物、餐饮、休闲文化等多重丰富体验。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穿门而入后,将接触到云依路及云谷路的沿街空间,这里遵循25米以内的小尺度街区。它利于步行,每隔25米,就能达到一个路口或通道,就可以有停下来张望的机会,一个选择往其它方向走的机会。这种每隔25米出现一次的选择,让人能够自由行走、自由探索,它是让人自由“在场”最可贵的部分之一。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当居民走在这条街道的时候,会遇见各种各样的空间,开放的空间、闭合的空间、尺度大小不一的空间,它带来一种变化感,赋予城市动态的感觉,并很好的和人的趣味进行融合,让人可以安然的乐在其中,逛在其中,从而带来体验的多元化和新鲜感。


在这条街道之上,NEXUS理想之地打造了多种类型、多样场景的小尺度社区空间,如:街角广场、休闲广场、商业广场、街角公园、口袋公园、体育广场等等,它们像是具有活力的有机元素,对整个公共客厅和生态客厅进行激发与调节。


同时,在由街道构成的“超级十字路口”上,NEXUS理想之地用四个盒子,把艺术展厅、市集空间、运动馆、邻里中心等等那些交互性更强公共空间进行聚集,它们在春夏秋冬都有多种公共活动的用途,比如可以举办展览,也可以举办活动,甚至是小型的社区赛事。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实景图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从街区进入公园,是对当代人喜好自然之趣的回应。梧桐、白玉兰、垂丝海棠的城市记忆在这里延续,四季风景带来开阔的景观视野,景观公园,用植物天然性的调和作用,不仅形成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过度,更为城市赋予了旷野感。


从“在地”到“在场”的转变,不仅是从设计之初,便思考到人的趣味性,更是充分考虑城市、社会、家庭各场景中人与人的关系,用不同的场景去消弭关系间的距离。


在NEXUS理想之地的空间节点中,设置了路演广场、超级菜场、烟火市集、幸福学堂、创客学院、空中秀场等人能够充分参与的空间,这些空间带来更多丰富的场景,生成更多的包容力和空间乐趣,空间活力因此诞生,空间体验也将变得与众不同。


NEXUS理想之地对未来理想单元的实践,不是单向定义,而是双向共创,它从社会学视角出发,让空间依照“人”的感官去设计,并在人的参与中,逐渐进行更深的演绎,以丰富的人文精神作为核心力量不断发酵,让生活场景徐徐打开。



AssBook设计食堂
【AssBook设计食堂】致力于让人们享受并尊重设计的价值。 欢迎你的加入,与全球超过50万的建筑爱好者一起,感知建筑世界的奇妙与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