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向大家推荐了鲁迅的一首旧体诗《答客诮》,其诗真如其人其文,锋利如刺,砭人肌肤。鲁迅作为近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人之一,其写作的目的,正如他自己的所说:“为那些奔驰的猛士呐喊”、“让那些敌人活得不太愉快”。因而鲁迅的文章诗歌既有慰藉的一面,也有尖锐的一角。
在旧体诗方面,鲁迅并不太看重,只是偶尔为之。正是这偶尔为之的旧体诗,却能在近代旧体诗坛占据一席之地,郭沫若曾评价鲁迅的旧体诗曰:“鲁迅先生无心作诗,偶有所作,每臻绝唱。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鲁迅的旧体诗内容丰富且往往充盈着丰富的革命情感和高妙的艺术特质。
今天小编遴选了鲁迅最经典的5首旧体诗,每一首都有一个可流传千古的名句。且来一一欣赏:
自嘲
近代·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一生运笔如刀,嬉笑怒骂间批判军阀和反动派的统治,使统治者胆战心栗。因而不论是北洋军阀还是国民党政府都对鲁迅恨之入骨。早在20年代,北洋军阀就悬赏通缉鲁迅。30年代,国民党也通过各种手段威胁迫害左翼作家,通缉鲁迅,鲁迅的处境非常险恶。这首《自嘲》正是在这种险恶的处境下所作,于诙谐中寓讽刺,表达诗人对当时的政治环境极端蔑视和无比的憎恨,表明坚持与反动派斗争的决心。此诗颈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更是名篇中的名句,对同胞百姓强烈的爱,对黑暗统治强烈的恨,爱憎相对,体现出诗人的硬骨和战斗精神。
自题小像
近代·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首《自题小像》是鲁迅青年时期所作,其时正值清末,民族危机空前,国父领导革命运动蓬勃发展,身在日本学习的鲁迅也受革命思想感染,满怀爱国热忱投身文学抨击满清政府、宣扬革命思想。此诗是鲁迅剪去代表满清的辫子后拍照留念时在照片背后所作,以表达自己为国捐躯、矢志不移的决心。一句“我以我血荐轩辕”气贯长虹、肝胆相照,仿佛是对国家民族发起的誓言,倾注着诗人满腔沸腾的热血,慷慨激昂,充满英雄气概。
无题
近代·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首《无题》与鲁迅的杂文《为了忘却的纪念》同时所作,原诗是插在文章内。1931年,左联五烈士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鲁迅亦被统计搜捕,四处避难。两年后鲁迅写下了《为了忘却的纪念》来纪念左联五烈士,以及这首《无题》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哀思之中生怒火,怒中带着无畏无惧的战斗豪情。郭沫若评价此诗云:“大有唐人风韵,哀切动人,可称绝唱”。
题三义塔
近代·鲁迅
序: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跋: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
此诗作于日本侵华期间,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本海军进攻上海。日本友人、生物学家西村真琴博士为了救援战争受害者,作为“服务团长”来到中国。期间,在上海三义的战乱废墟中发现一只受伤的鸽子,便带回了日本,取名“三义”,精心喂养,希望将来把它作为中日友好的象征送回中国。可惜,鸽子夭折,博士为期立冢,是为“三义塔”。西村博士是鲁迅的仰慕者,鸽子死后,博士寄信给鲁迅说明原委。鲁迅为此写下了这首《题三义塔》,并在前后作序题跋。
此诗咏物寄情,发出一个巨大深广的主题,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同时把日本人民和日本帝国主义者严加区别,两国人民情如兄弟。尾联“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表达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待到“劫波”逝去,中日两国人民还将友好下去。
无题
近代·鲁迅
万家墨面没蒿莱,
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
于无声处听惊雷。
此诗是1934年鲁迅为日本友人新居格所作。其时中国内有国民党反动统治,外有日本侵略者虎视眈眈,国家民族危亡旦夕,百姓生活水深火热。此诗所表达的是鲁迅对国家民族遭到深重灾难的悲愤之情,是对反动统治和日本侵略者的无声抗议,也是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殷勤希望。“于无声处听惊雷”出手不凡,充满哲理,也是近代诗坛少有的可传千古的名句。
就连开国伟人毛主席都十分喜爱此诗,伟人在1961年接见中日友协代表团时,亲笔写下这首诗赠给日方代表黑田寿男,并对他说:“这一首诗,是鲁迅在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里写的”。而黑田寿男亦曾公开说道:“鲁迅这首诗给我们以希望和光明”。
↓↓↓更多唐风宋韵,关注读书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