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设计】探究反馈网络如何玩转DC-DC电源环路稳定性

百科   2025-01-11 11:28   广东  

在DCDC电源设计过程中,反馈电阻的选取需要考虑什么因素?取值的大小对电源会造成什么影响?本文就板卡DCDC上遇到的问题展开对此的探讨

文章目录

    • 6.1 传递函数-电流补偿的跨导放大器

    • 6.2 加前馈电容的影响

    • 4.1 问题复现与简单验证

    • 4.2 瞬态响应测试与带宽估算

    • 3.1 理论分析

    • 3.2 仿真分析

    • 3.3 其他解决方法

    • 3.4 小结

    • 2.1 问题排除

    • 2.2 确定问题

    • 1 问题描述

    • 2 测试与解决过程

    • 3 解决问题

    • 4 Demo板测试

    • 5 总结

    • 6 补充:电源反馈使用跨导放大器(OTA)的反馈电阻

1 问题描述

在一块板卡上,存在两个DCDC电源,使用同一块电源芯片RT8259(DataSheet)。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焊接调试时,发现如下问题:
在空载情况下,3.3V正常输出;1.05V输出在上电初始阶段正常输出,十几秒后会逐渐抬升至1.2V以上,偶尔也会很快抬升至1.2V。
图1 RT8259原理图

2 测试与解决过程

2.1 问题排除

1、排除原理问题。3.3V能正常输出,说明原理图不存在较大问题;查看手册与原理图,确定芯片正常输出范围为0.8V-15V;
2、排除硬件功能问题。更换反馈电阻,能正常输出3.3V,说明芯片未损坏,电源电路功能正常;
3、排除MOS管导通极限问题。计算电源芯片上端MOS导通时间,
 t o n = 1 f S W × V O U T V I N = 150 n s t_{on} = \dfrac{1}{f_{SW}} \times \dfrac{V_{OUT}}{V_{IN}} = 150ns ton=fSW1×VINVOUT=150ns ,大于手册上给出的最小100ns;

2.2 确定问题

测试发现,电源刚上电时,输出与反馈引脚的电压都是正确的。一段时间后,当电源输出抬升时,FB引脚电压比手册上给出的 0.8 V ( ± 0.016 V ) 0.8V (\pm 0.016V) 0.8V(±0.016V) 要高,达到了 0.85 − 0.95 V 0.85-0.95V 0.85−0.95V, 也就是说,反馈网络处于一个不正常的状态。因此,可以推测问题出现在反馈回路上。
查阅手册,其中关于反馈电阻的文字表述仅有关于反馈电压的一个公式: V O U T = V F B ( 1 + R 1 R 2 ) V_{OUT}=V_{FB}(1+\dfrac{R_1}{R_2}) VOUT=VFB(1+R2R1),以及一个电阻推荐选型表。
图2 RT8259推荐电感电阻表
根据以往大部分数据手册中会给出的表述,反馈电阻的取值不宜太大。这是因为FB引脚存在一个漏电流 I F B I_{FB} IFB,电源实际输出电压为: V O U T = V F B ( 1 + R 1 R 2 ) + R 1 × I F B V_{OUT}=V_{FB}(1+\dfrac{R_1}{R_2}) + R_1 \times I_{FB} VOUT=VFB(1+R2R1)+R1×IFB I F B I_{FB} IFB在不同器件上以及工作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反馈网络阻值太大会导致 I F B I_{FB} IFB在反馈中占比太大,导致输出电压不准确。建议反馈网络电流大于 I F B I_{FB} IFB 50倍以上。
同时,反馈网络取值不宜太小,电阻越小,反馈回路的电流和损耗会越大。尤其是功耗敏感的应用中,需要注意反馈电阻带来的损耗。
以上是根据芯片手册和以往经验,在电源设计时考虑的问题。当时,为了统一器件,发现3.3V的反馈电阻,反过来刚好能作为1.05V的反馈分压电阻。本着精简BOM、节约成本的美好品德,直接选用了20.5k+64.9k的电阻(当时还在暗自得意来着)。现在来看,很明显忽略了反馈电阻网络对电源反馈环路带来的影响。查看推荐电阻,可以发现高端电阻 R 1 R_1 R1的值,都选在62k以上。增大 R 1 R_1 R1的取值到62k以上,重新计算板上的反馈电阻网络。最终调整 R 1 R_1 R1为63.4k,低端电阻 R 2 R_2 R2为200k,此时电源电压正常输出1.05V。

3 解决问题

查阅手册,增大 R 1 R_1 R1的值,解决了板子电源输出不稳定的问题,但并没有解决我的疑问,为什么 R 1 R_1 R1太小会导致电源不稳定呢?

3.1 理论分析

图3 DCDC控制-反馈环路结构图
图4 电压型II型补偿反馈网络
图3所示的是RT8259内部的Buck电路的控制环路,包括脉宽调制比较器、控制与开关网络、LC滤波器、分压反馈与补偿网络。 R 1 R_1 R1主要影响了其中的分压反馈和误差放大器及其补偿网络。如图4所示,是RT8259内部的电压型II型补偿反馈网络的结构图。依据运算放大器的虚短虚断原则,可以推导该反馈网络的传递函数:
当开关电源出现扰动,产生一个小信号 Δ V O U T \Delta V_{OUT} ΔVOUT时,根据虚短, V F B V_{FB} VFB的电压会保持与 V R E F V_{REF} VREF相等,也就是 Δ V F B = 0 \Delta V_{FB}=0 ΔVFB=0,根据虚断,变化的电流 Δ I = Δ V O U T Z 1 ( s ) \Delta I = \dfrac{\Delta V_{OUT}}{Z_1(s)} ΔI=Z1(s)ΔVOUT全部经过 Z 2 ( s ) Z_2(s) Z2(s)流向 V C O M P V_{COMP} VCOMP。因此可以得到传递函数:
Δ V O U T Z 1 ( s ) × Z 2 ( s ) = − Δ V C O M P Δ V C O M P Δ V O U T = − Z 2 ( s ) Z 1 ( s ) \dfrac{\Delta V_{OUT}}{Z_1(s)} \times Z_2(s) = -\Delta V_{COMP} \\ \dfrac {\Delta V_{COMP}}{\Delta V_{OUT}} = - \dfrac{Z_2(s)}{Z_1(s)} Z1(s)ΔVOUT×Z2(s)=−ΔVCOMPΔVOUTΔVCOMP=−Z1(s)Z2(s)
将对应的 Z 1 ( s ) Z_1(s) Z1(s) Z 2 ( s ) Z_2(s) Z2(s)带入:
Δ V C O M P Δ V O U T = − ( R 3 + 1 s C 1 ) × 1 s C 2 R 3 + 1 s C 1 + 1 s C 2 R 1 = − s R 3 C 1 + 1 s R 1 ( s R 3 C 1 C 2 + C 1 + C 2 ) = − 1 R 1 × s R 3 C 1 + 1 s ( s R 3 C 1 C 2 + C 1 + C 2 ) \begin{aligned} \dfrac {\Delta V_{COMP}}{\Delta V_{OUT}} & = - \dfrac{\dfrac{(R_3+\frac{1}{sC_1}) \times \frac{1}{sC_2}}{R_3+\frac{1}{sC_1} + \frac{1}{sC_2}}}{R_1} \\ & = - \dfrac{sR_3C_1+1}{sR_1(sR_3C_1C_2+C_1+C_2)} \\ & = - \dfrac{1}{R_1} \times \dfrac{sR_3C_1 + 1}{s(sR_3 C_1 C_2 + C_1 + C_2)} \end{aligned} ΔVOUTΔVCOMP=−R1R3+sC11+sC21(R3+sC11sC21=−sR1(sR3C1C2+C1+C2)sR3C1+1=−R11×s(sR3C1C2+C1+C2)sR3C1+1
从上式可以看出,直流增益为 K = 1 R 1 K=\dfrac{1}{R_1} K=R11,系统极点为 w p 0 = 0 , w p 1 = C 1 + C 2 R 3 C 1 C 2 w_{p0}=0,w_{p1}=\dfrac{C_1 + C_2}{R_3C_1C_2} wp0=0,wp1=R3C1C2C1+C2,系统零点为 w z = 1 R 3 C 1 w_z=\dfrac{1}{R_3C_1} wz=R3C11。系统零极点由补偿网络决定,在内部补偿网络固定时,增益主要受 R 1 R_1 R1决定。 R 1 R_1 R1减小时,反馈增益变大,由于零极点位置不变,伯德图的幅频特性曲线会整体上移,开环截止频率会提高,反馈带宽会提高,同时,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也会降低
1、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降低,会导致系统不稳定。
2、增益与带宽提高,会加快响应速度,但也可能会导致高频噪声进入反馈回路,引起系统不稳定。
对应到我这块板子上的问题,就是 R 1 R_1 R1阻值过小,导致幅值和相位裕度太小,系统不够稳定;同时带宽太大,导致系统过于敏感,也就产生了刚开始能正常输出,后续电压不稳定的情况。(实验过程发现,当去掉附近的3.3V输出电路后,1.05V正常输出的持续时间会延长,推测是3.3V的噪声触发了环路的不稳定)

补充:如果加上前馈电容 C 3 C_3 C3,传递函数是怎样的呢?
Δ V C O M P Δ V O U T = − ( R 3 + 1 s C 1 ) × 1 s C 2 R 3 + 1 s C 1 + 1 s C 2 Z 1 = − 1 Z 1 × s R 3 C 1 + 1 s ( s R 3 C 1 C 2 + C 1 + C 2 ) = − 1 R 1 × ( s R 1 C 3 + 1 ) × s R 3 C 1 + 1 s ( s R 3 C 1 C 2 + C 1 + C 2 ) \begin{aligned} \dfrac {\Delta V_{COMP}}{\Delta V_{OUT}} & = - \dfrac{\dfrac{(R_3+\frac{1}{sC_1}) \times \frac{1}{sC_2}}{R_3+\frac{1}{sC_1} + \frac{1}{sC_2}}}{Z_1} \\ & = - \dfrac{1}{Z_1} \times \dfrac{sR_3C_1 + 1}{s(sR_3 C_1 C_2 + C_1 + C_2)} \\ & = - \dfrac{1}{R_1} \times (sR_1 C_3 + 1) \times \dfrac{sR_3C_1 + 1}{s(sR_3 C_1 C_2 + C_1 + C_2)} \end{aligned} ΔVOUTΔVCOMP=−Z1R3+sC11+sC21(R3+sC11sC21=−Z11×s(sR3C1C2+C1+C2)sR3C1+1=−R11×(sR1C3+1)×s(sR3C1C2+C1+C2)sR3C1+1
相当于只补偿了一个零点,好像一般电压型反馈放大器用的不多,看实际需求吧。

3.2 仿真分析

RT5829是RICHTEK(立锜)的一款DCDC电源芯片,在立锜的官网提供有一款在线DCDC仿真工具Richtek Designer,能提供电源芯片的参考设计并进行参数仿真。如下图所示,点击开始设计,选择对应芯片RT8259,填入输出电压和负载电流:

图5 RT8259仿真流程
点击生成电路图,可以看到软件给到我们的电路中, R 1 R_1 R1 R 2 R_2 R2的值与我们最初的取值差不多,因此这一电路只能用于参考,具体的器件参数还应该慎重考虑。
图6 RT8259仿真电路
调整功率电感,感值为4.7uH,DCR为100m欧。调整反馈电阻为板子上原本的取值, R 1 = 20.5 k R_1=20.5k R1=20.5k R 2 = 64.9 k R_2=64.9k R2=64.9k。点击交流分析,等待一段时间,就能仿真生成电源的伯德图,如图7所示。图上的相频特性曲线是上移了180度后的曲线,能更反便的读到系统的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
图7 RT8259原始电路仿真伯德图
调整反馈电阻为修改后的取值, R 1 = 63.4 k R_1=63.4k R1=63.4k R 2 = 200 k R_2=200k R2=200k。点击交流分析,再次仿真生成电源的伯德图,如图8所示。
图8 RT8259修正反馈电阻的电路仿真伯德图
首先观察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幅值与相位裕度反映了系统距离不稳定情况(增益为0dB,相位为-180度)的余量,体现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一般来说,一个稳定的系统需要幅值裕度在10dB以上,相位裕度在45度以上。可以观察到原始反馈网络的系统的幅值裕度约为7.94dB,相位裕度为26.19度。在修正后,系统的幅值裕度约为17.65dB,相位裕度为56.3度。很明显,改正前反馈网络的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达不到要求,能看出系统不够稳定。
再看开环截止频率,也就是系统的带宽。改正前,系统带宽为182kHz,改正后,系统带宽为78kHz。系统的带宽越高,响应速度越快,但带宽同时也受电源开关频率的限制,过高的带宽会导致输出振荡(在阶跃负载时)。一般来说,电源系统带宽需要小于开关频率的1/10至1/20。在本应用中,RT8259开关频率为1.4MHz,也就是带宽需要小于140kHz。可以看出,改正前的带宽是过大的。
查看两个伯德图的直流增益,改正前的直流增益约为85dB(17782.8倍),改正后的直流增益约为75dB(5623.4倍)。改正后, R 1 R_1 R1阻值由20.5k到63.4k增大了3倍,同时增益下降了3倍,与传递函数表示的直流增益结果一致。增益与带宽越大,高频信号能不被衰减地进入环路,提高动态性能。同时高频噪声也会经过反馈环路获得一个正增益进入系统,影响系统稳定。

3.3 其他解决方法

如图9所示的是带前馈电容 C 3 C_3 C3 R T R_T RT电阻的电压型反馈网络。调整 R T R_T RT电阻能影响环路的增益和带宽,起到调节动态响应的效果。前馈电容 C 3 C_3 C3能给环路新增一个低频零点和一个高频极点,使系统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在低频零极点附近有所抬升,能提高系统带宽的同时提高对应区域的相位裕度。
图9 带前馈电容和RT电阻的电压型反馈网络
对于这个反馈网络,我们同样可以通过运算放大器的虚短和虚断来推导传递函数:
设反馈电阻 R 1 R_1 R1 R 2 R_2 R2之间的电压为 V T V_T VT。当开关电源出现扰动,产生一个小信号 Δ V O U T \Delta V_{OUT} ΔVOUT时,由于增加了 R T R_T RT,经过 Z 1 ( s ) Z_1(s) Z1(s)的电流,一部分流向 R T R_T RT,一部分流向 R 2 R_2 R2。根据虚断,流经 R T R_T RT的电流最终都会通过 Z 2 ( s ) Z_2(s) Z2(s)到达 V C O M P V_{COMP} VCOMP,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公式1。根据虚短, Δ V F B = 0 \Delta V_{FB}=0 ΔVFB=0,由此可以获得 Δ V T \Delta V_T ΔVT关于 Δ V C O M P \Delta V_{COMP} ΔVCOMP的公式2。
{ ( Δ V O U T − Δ V T Z 1 − Δ V T R 2 ) × ( R T + Z 2 ) = Δ V T − Δ V C O M P ( 1 ) Δ V T R T = − Δ V C O M P Z 2 ⇒ Δ V T = − R t Z 2 Δ V C O M P ( 2 ) \left\{ \begin{aligned} & (\dfrac{ \Delta V_{OUT}- \Delta V_T}{Z_1}-\dfrac{\Delta V_T}{R_2}) \times (R_T + Z_2) = \Delta V_T - \Delta V_{COMP} & (1) \\ & \dfrac{\Delta V_T}{R_T} = -\dfrac{\Delta V_{COMP}}{Z_2} \Rightarrow \Delta V_T=-\dfrac{R_t}{Z_2} \Delta V_{COMP} & (2) \end{aligned} \right.   (Z1ΔVOUT−ΔVTR2ΔVT)×(RT+Z2)=ΔVT−ΔVCOMPRTΔVT=−Z2ΔVCOMP⇒ΔVT=−Z2RtΔVCOMP(1)(2)
结合上两式,消去式中的 Δ V T \Delta V_T ΔVT
( Δ V O U T + R t Z 2 Δ V C O M P Z 1 + R t Z 2 Δ V C O M P R 2 ) × ( R T + Z 2 ) = − R t Z 2 Δ V C O M P − Δ V C O M P (\dfrac{ \Delta V_{OUT}+ \dfrac{R_t}{Z_2} \Delta V_{COMP}}{Z_1}+\dfrac{\dfrac{R_t}{Z_2} \Delta V_{COMP}}{R_2}) \times (R_T + Z_2) = -\dfrac{R_t}{Z_2} \Delta V_{COMP} - \Delta V_{COMP} (Z1ΔVOUT+Z2RtΔVCOMP+R2Z2RtΔVCOMP)×(RT+Z2)=−Z2RtΔVCOMP−ΔVCOMP
Z 2 R 2 Δ V O U T + R 2 R T Δ V C O M P + Z 1 R T Δ V C O M P = − Z 1 R 2 Δ V C O M P Z_2R_2 \Delta V_{OUT} + R_2R_T \Delta V_{COMP} + Z_1R_T \Delta V_{COMP} = -Z_1R_2 \Delta V_{COMP} Z2R2ΔVOUT+R2RTΔVCOMP+Z1RTΔVCOMP=−Z1R2ΔVCOMP
Δ V C O M P Δ V O U T = − Z 2 R 2 R 2 R T + Z 1 R T + Z 1 R 2 = − Z 2 Z 1 × R 2 R 2 R T / Z 1 + R T + R 2 \dfrac{\Delta V_{COMP}}{\Delta V_{OUT}} = - \dfrac{Z_2R_2}{R_2R_T + Z_1R_T + Z_1R_2} = - \dfrac{Z_2}{Z_1} \times \dfrac{R_2}{R_2R_T/Z_1 + R_T + R_2} ΔVOUTΔVCOMP=−R2RT+Z1RT+Z1R2Z2R2=−Z1Z2×R2RT/Z1+RT+R2R2
当没有前馈电容 C 3 C_3 C3,可以看做是普通的电压型II型补偿反馈网络乘以一个系数,那么结合之前的推导,我们可以直接写出他的传递函数表达式:
Δ V C O M P Δ V O U T = − R 2 R T + R 2 R T / R 1 + R 2 × 1 R 1 × s R 3 C 1 + 1 s ( s R 3 C 1 C 2 + C 1 + C 2 ) \dfrac{\Delta V_{COMP}}{\Delta V_{OUT}} = - \dfrac{R_2}{R_T + R_2R_T/R_1 + R_2} \times \dfrac{1}{R_1} \times \dfrac{sR_3C_1 + 1}{s(sR_3 C_1 C_2 + C_1 + C_2)} ΔVOUTΔVCOMP=−RT+R2RT/R1+R2R2×R11×s(sR3C1C2+C1+C2)sR3C1+1
可以看出, R T R_T RT电阻的引入,不会影响反馈系统的零极点,只会改变环路的增益。 R T R_T RT越大,环路的增益越小,对应着幅频曲线会往下移,环路的带宽下降,但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都会得到提高
回到我们遇到的问题,理论上,不改变反馈电阻网络,只是增加一个合适的 R T R_T RT电阻,也能使RT8259电源输出稳定的1.05V。在板子上,我将两个0402的反馈电阻立起来焊接,再串上一个44.2k电阻在反馈电阻和FB走线之间,测试输出电压,稳定输出(原谅我没有网络分析仪,测不了环路曲线,也没有电子负载,看不了阶跃响应曲线,后续会补上的)。说明上述分析的准确性。
前馈电容对环路的影响
上述问题都没有涉及前馈电容,因为前馈电容组合 R T R_T RT电阻能添加一对零极点,提高系统的带宽和相位裕度,降低幅值裕度,一般用于改善动态响应。不适用这里空载条件下的环路不稳定的情况。
如果将前馈电容 C 3 C_3 C3考虑进来,那么传递函数的推导过程为:
Δ V C O M P Δ V O U T = − Z 2 R 2 R 2 R T + R 1 1 s C 3 R 1 + 1 s C 3 ( R T + R 2 ) = − Z 2 R 2 ( R 1 + 1 s C 3 ) R 2 R T ( R 1 + 1 s C 3 ) + R 1 1 s C 3 ( R T + R 2 ) = − s Z 2 R 1 R 2 C 3 + Z 2 R 2 s R 1 R 2 R T C 3 + R 2 R T + R 1 R T + R 1 R 2 = − Z 2 R 2 R 1 R T + R 2 R T + R 1 R 2 × s R 1 C 3 + 1 s R 1 R 2 R T C 3 R 1 R T + R 2 R T + R 1 R 2 + 1 \begin{aligned} \dfrac {\Delta V_{COMP}}{\Delta V_{OUT}} & = - \dfrac{Z_2R_2}{R_2R_T + \dfrac{R_1 \frac{1}{sC_3}}{R_1 + \frac{1}{sC_3}} (R_T + R_2)} \\ & = - \dfrac{Z_2R_2(R_1 + \frac{1}{sC_3})}{R_2R_T(R_1 + \dfrac{1}{sC_3}) + R_1 \dfrac{1}{sC_3} (R_T + R_2)} \\ & = - \dfrac{sZ_2R_1R_2C_3 + Z_2R_2}{sR_1R_2R_TC_3 + R_2R_T + R_1R_T + R_1R_2} \\ & = -\dfrac{Z_2R_2}{R_1R_T + R_2R_T + R_1R_2} \times \dfrac{sR_1C_3 + 1}{s \frac{R_1R_2R_TC_3}{R_1R_T + R_2R_T + R_1R_2} + 1} \end{aligned} ΔVOUTΔVCOMP=−R2RT+R1+sC31R1sC31(RT+R2)Z2R2=−R2RT(R1+sC31)+R1sC31(RT+R2)Z2R2(R1+sC31)=−sR1R2RTC3+R2RT+R1RT+R1R2sZ2R1R2C3+Z2R2=−R1RT+R2RT+R1R2Z2R2×sR1RT+R2RT+R1R2R1R2RTC3+1sR1C3+1
对比不带前馈电容的表达式可以看出,直流增益不变,但是多了一个低频零点和一个高频极点。通过调整这对零极点的位置,可以获得更高的带宽和相位裕度。主要用于解决瞬态响应不足和阶跃响应存在振荡的情况(相位裕度不够会在负载阶跃响应时产生振荡和过冲的情况)
对比只使用前馈电容不使用 R T R_T RT电阻情况下的传递函数,使用 R T R_T RT电阻才能增加一对零极点。
在使用前馈电容的情况下,反馈电阻除了影响直流增益,还会和前馈电容一起,影响反馈环路的零极点,需要和前馈电容一起分析。

3.4 小结


1、电源环路稳定的三个判断参数:幅值裕度、相位裕度和带宽。
2、分压电阻网络 R 1 R_1 R1取值不能太大,会不满足最小电流的要求。也不能太小,会增加反馈回路的增益,使幅频曲线上移,会导致带宽太大、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不足。
3、使用 R T R_T RT电阻能调整反馈环路的直流增益,使用前馈电容能调整曲线,获得更好的带宽和相位裕度。当反馈电阻不方便调节时,改变 R T R_T RT也能达到想要的效果。从电源可靠性上来说,在设计时添加 R T R_T RT电阻和前馈电容能有利于电源的可靠使用。

4 Demo板测试

图10 RT8259的demo板原理图
图11 RT8259的demo板PCB

4.1 问题复现与简单验证

为了后续能更好的实际测试该电源,也制作了一块demo板,进行带宽、响应曲线等测试。原理图与PCB如图10和图11所示。
使用demo板卡进行测试,设置 R T = 0 R R_T=0R RT=0R、不焊接前馈电容,使用20.5k和64.9k电阻组成的反馈网络。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源输出,居然能正常输出1.05V。减小 R 1 R_1 R1的阻值大小,当减小至13k时,再次出现了输出电压和反馈引脚FB电压抬升的情况。在使用13k电阻的情况下,增加一个2k的 R T R_T RT电阻,电源再次输出正常。上述现象佐证了 R 1 R_1 R1 R T R_T RT对电源稳定的影响。
回到 R T = 0 R R_T=0R RT=0R,使用20.5k和64.9k电阻组成反馈网络的情况,使用示波器测试输出和FB引脚的波形。先将示波器通道1连接在电源输出,电源稳定输出后,再使用通道0的探针接触FB引脚。这一操作能给电源的反馈环路引入噪声。如图12所示,在接入FB引脚后,FB电压从0.8V抬升至0.84V,这已经超出了芯片规定的电压范围。输出电压也提高到1.14V。在去掉探针后,芯片自身能重新恢复到正常。再次增加一个20.5k的 R T R_T RT电阻,重复上述操作,结果如图13所示。可以看到,电源能一直保持输出稳定。这一实验也进一步验证了 R T R_T RT对电源稳定的影响。
图12 demo板不加RT电阻的反馈波形
图13 demo板加20.5k的RT电阻的反馈波形
对比原板卡与demo板卡,相同的电路器件参数,电路结果却完全不同。这并不是玄学问题,很可能是由于电路裕度不足,再加上原板卡PCB设计和其他电路噪声的影响,导致反馈环路不稳定。
demo板能自己调整回稳定状态,而原板卡不能自己调整回来。使用的器件参数都一致,响应曲线大概率也相差不大,说明低裕度情况并不代表系统完全不能运行,只是系统鲁棒性下降,导致更容易受到干扰。
反过来考虑,当demo板能正常运行的时候,并不代表在其他地方一样能正常运行,还需要从实际出发去考虑。在实际设计的时候,也要多添加可靠性考虑的设计,包括 R T R_T RT电阻和前馈电容。

4.2 瞬态响应测试与带宽估算

(2024.07.24更新)
电源的瞬态响应测试是电源的基本输出测试环节,能看出电源在动态负载下的输出稳定情况,包括过冲和反过冲、调整时间和调整波形等,能用于判断电源的输出稳定性。在没有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情况下,测试电源瞬态响应曲线,依据电源的响应时间,也可以估算出电源的带宽
测试电源的瞬态响应需要电子负载提供一个动态的负载,可惜,我没有。那就自己做一个。
如图14,使用一个可调功率电阻作为静态负载,使用MOS管开关控制高功率电阻作为周期性动态负载,使用一个简单的555多谐振荡电阻产生一个周期信号作为控制信号,采用的变位器能调节控制信号的占空比,555接入不同的电容能控制输出信号的频率(这里调节输出频率在1kHz,实际测试约为900Hz)。
图14 自制动态负载
首先使用修改后的反馈电阻取值, R 1 = 63.4 k R_1=63.4k R1=63.4k R 2 = 200 k R_2=200k R2=200k,接入动态负载和示波器,依据负载电流调节接入的静态和动态电阻阻值。调节示波器为交流模式,调节时间和垂直档位至能清晰展现负载响应曲线。如图15所示,是RT8259电源此时的瞬态响应曲线。可以看出电源响应过程比较平滑,没有太多振荡,响应曲线是比较好的。电源的响应时间大约为 4.4 μ s 4.4\mu s 4.4μs,可以估算得到电源的带宽约为68kHz,这一估算结果与仿真得到的78kHz带宽相差不大。


图15 合适反馈电阻网络的瞬态响应曲线
注:图中负载变化瞬间产生的尖峰,可能是由于负载与电源间的连线太长,寄生电感较大。
当使用修改前的较小反馈电阻取值时, R 1 = 20.5 k R_1=20.5k R1=20.5k R 2 = 64.9 k R_2=64.9k R2=64.9k,再次测试负载瞬态响应曲线,结果如图16所示。可以看到,电源响应速度更快,但响应曲线存在较多振荡,这样的结果是不太合适的。电源的响应时间大约为 1.75 μ s 1.75\mu s 1.75μs,可以估算得到电源的带宽约为171kHz,这一结果与仿真得到的182kHz也相差不多。
图16 较小反馈电阻网络的瞬态响应曲线
对比两个反馈网络的实验结果,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减小 R 1 R_1 R1 使直流增益提高,会使带宽增加,能有效提高电源的瞬态响应速度。与上文的论文分析结果一致。但如果电源的开关频率不够,过高的带宽会导致负载变化时,电源响应出现振荡,反而不利于电源的稳定性。

接下来用实验验证 R T R_T RT 电阻的作用
对比带 R T R_T RT 电阻的反馈网络传递函数表达式和不带的区别,带入修改前后实际使用的电阻阻值,可以计算得到:当 R T = 32.6 k R_T = 32.6k RT=32.6k 时,使用修改前的较小反馈电阻,其直流增益与修改后的较大反馈电阻( R T = 0 R_T = 0 RT=0)相同。这里我实际使用了36k的 R T R_T RT 电阻,那么理论上来说,响应曲线应从图16变为与图15相似的曲线,并且响应时间(体现了带宽)会更长一点。实际的电源瞬态响应结果如图17所示。可以看到,电源响应曲线从图16的振荡波形,变得平滑。图中读到电源响应时间约为 4.8 μ s 4.8\mu s 4.8μs,计算得到带宽约为62.5kHz。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是一致的。
图17 添加了36k的RT电阻-较小反馈电阻网络的瞬态响应曲线
总的来说
1、反馈电阻的取值是实实在在会影响电源动态性能的,需要依据实际电源测试的结果,计算并调整反馈电阻( R 1 R_1 R1 )的取值。
2、当反馈网络不方便调整阻值时,添加合适的 R T R_T RT 电阻也是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的,并且 R T R_T RT 电阻的阻值是能依据需要的响应速度,或者说需要的带宽来计算得到的。
待补充:电源响应曲线测试

5 总结

1、出于反馈回路上最小电流的要求以及电源动态响应的要求, R 1 R_1 R1电阻的取值不能过大;同时也不能太小,因为过小的 R 1 R_1 R1会导致带宽过大、幅值和相位裕度不足。
2、在电源设计时,预留 R T R_T RT电阻位置和前馈电容位置,是出于电源可靠性考虑的建议设计。
3、幅值裕度要求大于10dB、相位裕度要求大于45度,并不代表裕度小了系统就一定不能稳定工作,二者只是反映了系统的鲁棒性。裕度太低如同走钢丝,不一定会出事,但受到干扰就容易去世。因此同一个电路在不同环境中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并不是玄学。系统能在某一场景稳定工作,更换场景后需要重新按实际去评估。

6 补充:电源反馈使用跨导放大器(OTA)的反馈电阻

前文基于RT8259讨论的,都是反馈使用传统电压放大器的情况。此时我们需要先从环路考虑确定 R 1 R_1 R1 的阻值,再根据分压公式计算下端电阻 R 2 R_2 R2 的阻值。但翻看很多TI的电源手册,例如TPS62933,都是先依据反馈电流,确定 R 2 R_2 R2 的阻值,再去计算 R 1 R_1 R1。这是为什么呢?
仔细研究这些电源的结构,发现这些先确定 R 2 R_2 R2 的电源芯片,都是使用的跨导放大器和电流补偿网络,此时反馈电阻对环路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我遇到的这个问题,在设计阶段没有考虑到的地方,不同的电源反馈结构,选择反馈电阻的思路是不同的

6.1 传递函数-电流补偿的跨导放大器

图18 使用跨导放大器的电流型反馈网络
如图18所示,是使用跨导放大器的电流型反馈网络。跨导放大器是一种将输入差分电压转换为输出电流的放大器,在电源芯片中,通常有额外的电流源输入,用于控制放大器的跨导增益 g m g_m gm,单位通常为 μ A / V \mu A/V μA/V。其输入输出的表达式为:
i o u t = g m × v i n i_{out}=g_m \times v_{in} iout=gm×vin
对应到电源的跨导放大环路,我们可以推导此时的反馈和误差放大器的传递函数:

依据虚断的原则,当电源输出产生一个小波动 Δ V O U T \Delta V_{OUT} ΔVOUT 时,反相端的电压变化量为两个反馈电阻的分压,即:
Δ V F B = Δ V O U T × R 2 Z 1 + R 2 \Delta V_{FB} = \Delta V_{OUT} \times \dfrac{R_2}{Z_1 + R_2} ΔVFBVOUT×Z1+R2R2
带入跨导放大器的输入表达式,再乘以 Z 2 Z_2 Z2,就是变化的输出电压:
Δ V C O M P = − Δ V O U T × R 2 Z 1 + R 2 × g m × Z 2 \Delta V_{COMP} = - \Delta V_{OUT} \times \dfrac{R_2}{Z_1 + R_2} \times g_m \times Z_2 ΔVCOMP=−ΔVOUT×Z1+R2R2×gm×Z2
那么传递函数就是:
Δ V C O M P Δ V O U T = − R 2 Z 1 + R 2 × g m × Z 2 = − R 2 Z 1 + R 2 × g m × s R 3 C 1 + 1 s ( s R 3 C 1 C 2 + C 1 + C 2 ) = − 1 Z 1 / R 2 + 1 × g m × s R 3 C 1 + 1 s ( s R 3 C 1 C 2 + C 1 + C 2 ) \begin{aligned} \dfrac{\Delta V_{COMP}}{\Delta V_{OUT}} & = - \dfrac{R_2}{Z_1 + R_2} \times g_m \times Z_2 \\ & = - \dfrac{R_2}{Z_1 + R_2} \times g_m \times \dfrac{sR_3C_1 + 1}{s(sR_3 C_1 C_2 + C_1 + C_2)} \\ & = - \dfrac{1}{Z_1 / R_2 + 1} \times g_m \times \dfrac{sR_3C_1 + 1}{s(sR_3 C_1 C_2 + C_1 + C_2)} \end{aligned} ΔVOUTΔVCOMP=−Z1+R2R2×gm×Z2=−Z1+R2R2×gm×s(sR3C1C2+C1+C2)sR3C1+1=−Z1/R2+11×gm×s(sR3C1C2+C1+C2)sR3C1+1

当不加前馈电容时, Z 1 = R 1 Z_1=R_1 Z1=R1。从传递函数可以看出,反馈的直流增益受反馈电阻的比例跨导增益的影响,当输出电压确定时,反馈电阻的比例也就确定好了,此时反馈电阻取多大值,对环路直流增益和性能不会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主要考虑用反馈电流损耗来确定反馈电阻最小值,用反馈最小电流确定反馈电阻最大值。选用的反馈电阻太小会增加损耗;而选择的反馈电阻太大会因为流经反馈的电流较低,导致FB引脚的漏电流不能忽视,最终会导致电源输出的电压往高处飘。FB芯片的漏电流通常不是固定的,需要考虑其最大值。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很多DC/DC电源手册中,是确定下端电阻 R 2 R_2 R2 再计算 R 1 R_1 R1 的原因,因为反馈电压是确定的,固定 R 2 R_2 R2 后反馈电流也就是确定的了。
在我遇到的这个RT8259反馈电阻问题中,可以测得FB引脚电压存在超出手册范围的飘高,因此往电源反馈环路方向上去考虑。但如果FB电源还在正常范围内,但输出有飘高,则需要考虑是不是反馈电阻太大,FB引脚漏电流在反馈电流中占了太多戏份

6.2 加前馈电容的影响

从前面的公式可以看到,不加前馈电容时,反馈电阻不会影响环路。但是加上前馈电容后,类似传统放大器电压型补偿加前馈电容的情况,引入的零极点频率会受反馈电阻影响。下面我们就来推导看看,反馈电阻此时会对环路带来什么影响。
当增加了前馈电容后, Z 1 = R 1 / / C 3 Z_1=R_1 //C_3 Z1=R1//C3,带入传递函数可以得到:
Δ V C O M P Δ V O U T = − R 2 Z 1 + R 2 × g m × s R 3 C 1 + 1 s ( s R 3 C 1 C 2 + C 1 + C 2 ) = − R 2 R 1 s R 1 C 3 + 1 + R 2 × g m × s R 3 C 1 + 1 s ( s R 3 C 1 C 2 + C 1 + C 2 ) = − R 2 R 1 + R 2 × g m × s R 1 C 3 + 1 s ( R 1 R 2 C 3 R 1 + R 2 + 1 ) × s R 3 C 1 + 1 s ( s R 3 C 1 C 2 + C 1 + C 2 ) \begin{aligned} \dfrac{\Delta V_{COMP}}{\Delta V_{OUT}} & = - \dfrac{R_2}{Z_1 + R_2} \times g_m \times \dfrac{sR_3C_1 + 1}{s(sR_3 C_1 C_2 + C_1 + C_2)} \\ & = -\dfrac{R_2}{\dfrac{R_1}{s R_1 C_3 + 1} + R_2} \times g_m \times \dfrac{sR_3C_1 + 1}{s(sR_3 C_1 C_2 + C_1 + C_2)} \\ & = - \dfrac{R_2}{R_1+R_2} \times g_m \times \dfrac{sR_1C_3 + 1}{s(\frac{R_1R_2C_3}{R_1 + R_2} + 1)} \times \dfrac{sR_3C_1 + 1}{s(sR_3 C_1 C_2 + C_1 + C_2)} \end{aligned} ΔVOUTΔVCOMP=−Z1+R2R2×gm×s(sR3C1C2+C1+C2)sR3C1+1=−sR1C3+1R1+R2R2×gm×s(sR3C1C2+C1+C2)sR3C1+1=−R1+R2R2×gm×s(R1+R2R1R2C3+1)sR1C3+1×s(sR3C1C2+C1+C2)sR3C1+1
可以看出,前馈电容在反馈回路中增加了一个低频零点 w z = 1 R 1 C 3 w_z=\dfrac{1}{R_1C_3} wz=R1C31 和一个高频极点 w p = 1 C 3 ( 1 R 1 + 1 R 2 ) w_p=\dfrac{1}{C_3}(\dfrac{1}{R_1} + \dfrac{1}{R_2}) wp=C31(R11+R21)通过合理的调整反馈电电阻和前馈电容,调整零点频率和极点频率,能改善电源动态响应曲线,获得更高的带宽和相位裕度,有助于改善电源的瞬态响应

在这里反馈电阻的取值大小会和前馈电容一样,能影响到零极点的位置。取值过大会导致零点前移过多,增益下降会变缓,使带宽增加;同时高频极点也会前移,导致相位快速下降,会使相位裕度减小,最终导致环路不稳定。

 往期精彩回顾 

电路一点通
“电路一点通”聚电路技术资源、电子电路、高品质电路图、电路原理图,每日电路赏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