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闭环思维
闭环思维是指针对自己或他人发起的活动或工作,通过不断循环和不断反复的过程以团队(或真实团队或者虚拟团队)的方式完成,并最终反馈结果给发起人的思维习惯。闭环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漏环和误区,增强自我能力和价值。
闭环思维的理论根据是“PDCA循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被广泛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
“PDCA循环”将管理分为四个阶段:
计划(Plan):明确目标,制定方案,分配资源,确定标准。
执行(Do):按照计划实施,记录数据,监控过程,解决问题。
检查(Check):对比结果和标准,分析差异和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
行动(Act):根据检查结果采取改进措施,完善流程,优化方案,提高质量。
PDCA循环不但可以用来指导思维模式的建立,培养闭环思维的意识和技能,还可以用来促进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改善和创新。
比如一个教师想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他可以运用PDCA循环来进行自我评估和改进。他首先制定一个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标准等(Plan)。然后按照计划进行教学活动,记录教学过程、反馈、问题等(Do)。接着对比教学结果和标准,分析教学效果和原因,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Check)。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采取改进措施,完善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Act)。这样一个循环结束后,他可以再制定下一个更高层次的教学计划,继续进行PDCA循环。
又或者一个公司想要开发一款新游戏产品,它可以运用PDCA循环来进行产品设计和试验。它首先通过市场调查、用户访问等,摸清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产品目标、范围、标准等(Plan)。然后根据产品标准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等(Do)。接着对比产品结果和标准,分析产品差异和原因,总结产品经验和教训(Check)。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采取改进措施,完善产品方案,优化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Act)。这样一个循环结束后,它可以再制定下一个更高层次的游戏产品计划,继续进行PDCA循环。
这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完结,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阶梯式上升,直到任务完结。
闭环思维强调的是如果你发起了一件事,不管做得如何,都要最后闭环到你自己。通俗点讲就是做的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对你的反作用。这种思想在我们测试领域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
02 闭环思维的几大误区
虽然闭环思维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些常见的误区需要避免:
误区一:只关注结果,忽略过程。有些人认为只要完成任务就可以了,不需要关心过程中的数据、问题、改进等。这样会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无法总结经验和教训,无法提高效率和质量。
如回归测试中我们测试人员普遍认为:发现问题→记录问题→问题开单→问题修复后验证已修复,这样一个过程即一个闭环。从PDCA循环来说,从发现问题到问题验证仅仅是完成了问题的解决,而在问题发现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思考,基于此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五问法”再去回顾这个问题。
五问法又称为“五个为何”、“五问”或“五个为什么”,是一种提出问题的方法,用于探究造成特定问题的因果关系。五问法最终旨在确定特定缺陷或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会听到有人提出类似于“碰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的善意忠告,而五问法之中的道理就与此忠告非常类似。
误区二:只关注自己,忽略他人。有些人认为只要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不需要与他人沟通、协作、反馈等。这样会导致信息不畅通,团队不协调,任务不顺利。
我们同样以上述回归发现问题为例采用5W的方法提问:
1W |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BUG? | 因为策划的错误提交导致BUG出现 |
2W | 为什么策划会导致BUG出现? | 因为策划没有进行基本的自测 |
3W | 为什么策划没有进行自测? | 因为策划认为自测流程比较复杂 |
4W | 为什么策划会认为自测流程复杂? | 因为策划不能启动本地服务器,必须要等服务器包Build完成 |
5W | 为什么策划不能启动本地服务器? | 因为策划没有sever代码权限 |
通过5W我们发现导致问题的表面原因是策划没有自测,以此为突破口层层深究之后发现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策划没有sever代码权限导致自测流程变得极其复杂,因此我们可以改进策划自测流程,针对上述5W可以匹配相应的5H解决相应问题。
1H | 策划的错误提交导致BUG出现 | 加强策划的提交Diff意识,增加相应的配表检查,提供配表检查自测入口、手段等 |
2H | 策划没有进行基本的自测 | 强调策划的自测流程, 纳入策划的日常工作规范 |
3H | 策划认为自测流程比较复杂 | 提供基本的自测流程以及自测用例 |
4H | 策划不能启动本地服务器 | 提供QA私服环境,策划可进行自主启动更新 |
5H | 策划没有sever代码权限 | 协商开放部分策划相关的sever代码权限 |
再进一步分析:根据每一个W的痛点我们逐一都增加了相应的应对方法,从提供配表自测工具、加强策划提交Review意识、加强自测流程最后到提供自测用例、自测环境等。以此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需要关注自身层面,往往还需要与他人的沟通协作,最终只有双方协调一致,才能提升项目整体的工作效率。
误区三:只关注现在,忽略未来。有些人认为只要应付当前的任务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未来的变化、需求、风险等。这样会导致缺乏前瞻性,失去竞争力,错失机会,诸如上述的几个案例,需要我们通过PDCA循环深究项目流程的缺陷,不断的通过问题改进缺陷,规避风险,才能够持续推进项目开发的规范化进程,保障测试质量的“长治久安”。
测试人员的闭环思维是指在测试工作中运用闭环思维方法和技巧来提高测试质量和效率。测试人员的闭环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测试需求的闭环:测试人员需要明确测试的目标、范围、标准、方法等,与需求方沟通一致,避免需求不清晰、不完整、不可测等问题。
测试设计的闭环:测试人员需要根据测试需求设计合理的测试方案、测试用例、测试数据等,与开发方协调一致,避免设计不合理、不覆盖、不有效等问题。
测试执行的闭环:测试人员需要按照测试设计执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测试过程、测试问题等,与相关方及时反馈,避免执行不准确、不及时、不完整等问题。
测试评估的闭环:测试人员需要根据测试结果评估测试质量,分析测试差异和原因,总结测试经验和教训,与相关方共享,避免评估不客观、不全面、不深入等问题。
要构建测试人员的闭环思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培养闭环思维的意识:认识到闭环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作为一种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时刻保持对自己和他人工作的关注和反馈。
学习闭环思维的方法:掌握闭环思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巧,如PDCA循环、5W2H分析法等,能够灵活运用到具体的测试工作中。
实践闭环思维的技能:在实际的测试工作中不断地形成和打破闭环,通过反馈和改进来提高自身能力和价值,积累相关的经验和知识。
传播闭环思维的文化:与团队成员和其他相关方分享闭环思维的理念和成果,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升团队协作和效率。
测试的闭环思维的建立不是通过某一个BUG、某一次事故、甚至某一段时间的5W分析能够养成的,而是在于我们在日常的测试工作中保持深挖问题本质的习惯、通过不断积累总结才能形成的系统性思维,最终这种思维会让我们受益终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