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缘 起
“沙娜”是法文“Saône”的中文译音,La Saône是法国里昂的一条河流。据说在吕斯百爸爸的建议下,1931年,正留学法国里昂国立美术专门学校的中国艺术家常书鸿和陈芝秀,为他们刚出生的女儿取了这个名字。生于法国,长于法国,说得一口流利法语的常沙娜,是中国留法艺术家们的宠儿。父亲常书鸿在法国艺术界出露头角,法国的生活安定而幸福。原本生活可以预想的在法国安适和幸福下去。
1935年底,常书鸿在巴黎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发现了伯希和拍摄的敦煌石窟图录,又在吉美博物馆看到伯希和从敦煌藏经洞掠去的大量敦煌唐代绢画,中国古代艺术的灿烂辉煌使倾倒于西洋艺术的他受到强烈地震撼,在深刻反省自己对祖国文化的无知、漠视和“数典忘祖”后,常书鸿羞愧万分,下决心回到祖国,去保护、研究和发扬敦煌的民族艺术。
在这样的契机下,开启了常沙娜老先生这一生与敦煌的不解之缘。
常沙娜一家三口在莫高窟洞窟内
常沙娜从12岁跟随父亲常书鸿走进敦煌莫高窟那一刻起,她一生方向似乎早已注定致力于敦煌艺术保护、研究与教育。她的人生因敦煌而改变,她的壁画临摹、花卉写生、应用设计等不同类别的艺术作品始终以敦煌文化贯穿在其中,将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成为了常沙娜对于传统文化“渗透”的思考,构成了她的艺术特色。
02
一生敦煌情
1943年,身处战乱却依然心系敦煌的常书鸿毅然带着妻子与女儿常沙娜到敦煌,任敦煌艺术研究所(今敦煌研究院)第一任所长。12岁的常沙娜跟随父亲在敦煌学习敦煌历代壁画艺术。“我喜欢进洞画画,特别主动,不用大人催。”那时除了用现成的稿子,常沙娜都用对临的办法来学习,而常书鸿一有空也来指导她。虽然对临难度大,但可以把眼睛练得很准,提高造型能力。
隋419窟-40号
西魏285窟-40号
北周296窟-40号
1948年,在叶丽华女士的帮助下,常沙娜赴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附属美术学校学习,还随身带着自己临摹的100幅敦煌壁画。在美国,她开始系统地学习世界艺术史,走遍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她了解到除了敦煌,世界上还有希腊、罗马,还有埃及、两河流域等灿烂的古老文明。
常沙娜与叶丽华
常沙娜本可以留在美国,继续她的艺术事业,但她和父亲常书鸿当年一样,放不下敦煌,放不下中国。回国后,常沙娜在故宫敦煌临摹展览上,遇见了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林徽因觉得常沙娜很了解敦煌,便破格让没有大学学历的她到清华大学营建系当助教,将她熟悉的敦煌图案运用到艺术设计中。常沙娜艺术生涯的另外一扇大门豁然打开。
飞天30号
解放后第一次亚太和平会议上需要国礼,礼品选用景泰蓝和平鸽。跟随林徽因先生的学习过程中,在她的指导下,常沙娜完成了以隋代藻井图案及和平鸽图案为元素设计的头巾、景泰蓝和平鸽大盘等工艺美术设计。这次实践经历,打开了常沙娜投入工艺美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前奏。从此,常沙娜走上了继承与发展工艺美术设计和教育的人生道路。
初唐322窟-40号
敦煌莫高窟57窟-42号
观音菩萨190窟-40号
西夏310窟供养菩萨-40号
1953年因全国院系大调整,常沙娜被分到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美术系在庞熏琹先生的领导下,南北人才大汇聚,汇集了如雷圭元、柴扉、田自秉等艺术家,热爱民间艺术的张仃、张光宇先生也经常光顾。在此期间,常沙娜在整理传统图案和把敦煌文化应用于教学之外,还整理了《敦煌藻井》《明锦图案》等图书,并将敦煌传统文化应用于国家一些重要设计任务中,如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天顶华灯、人民大会堂外立面柱廊上方琉璃瓦门楣设计、民族文化宫的大门装饰等。
准提佛母-白底墨印-41号
准提佛母-黄底朱印-41号
准提佛母-蓝底金印-41号
准提佛母-红底银印-41号
常沙娜多次赴敦煌摹绘整理编著的《敦煌历代服饰图案》一书,参与了中国人民政府赠香港特区的雕塑型纪念物“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的组织、实施制作与加工,参加申办奥运会会徽设计方案的评委,为人民大会堂装修三楼大厅及接待厅设计彩绘图案,整理敦煌历代各类装饰图案,编著《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一书等工作。
常沙娜给版画签名
03
常沙娜的花
“”
……所以一个是传统的,一个是大自然的,你没有手工的功夫不行。大自然的花卉要怎么用,怎么选,而且你怎么去画,它的结构、空间、比例、尺度跟图案的法则分不开......
——常沙娜
水仙
许多人知道常沙娜对敦煌艺术的临摹与应用设计的成就,并对敦煌艺术元素深入分析研究,但鲜少人知道,这些努力也奠定了她花卉创作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马蹄莲
年幼时,父亲坚守敦煌的精神,让常沙娜很早就在困难的环境中历练出乐观的心境。即使后来下放乡间,面对环境挫折时,她时时走进大自然中感受花花草草自然竞争的生命力,偶然发现路边的小花在强风劲雨中仍能依然挺立,给她很大的安慰,所以花草成为他在敦煌艺术之外的最大创作元素。
向日葵
她的花卉抒发自我情绪,所以“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趋附于大众,只表现出自我性格的闲情逸趣。她的花卉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根源,有着属于自己淡雅的生活气息,凭藉着就是自我心态的放逐,却时时可以发现敦煌壁画上卷草的线条结构。她的花蕴含自然变化,为生活添加许多情趣!
仙客来
2017年开始,常沙娜正式与虚苑版画合作,创作15幅限量“花系列”版画。作品内容横跨1970年代到2010年代,从中可看出艺术家在创作上不同的表达语言。与多数当下的喷绘数码版画不同,此次版画由虚苑版画工作室共同制作,由专业版画艺术家根据作品风格不同,采用丝网版画或铜版版画的技术制作。制作过程常沙娜亲临指导,在每个环节多次修改。手工版画是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其制作时间虽然漫长,却能呈现与原作有过之而无不及艺术的效果。
常沙娜在版画上签字
结 语
常沙娜
1931年,出生于法国里昂,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
1945-1948年,常沙娜在甘肃敦煌随父亲——著名画家、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首任敦煌研究所所长常书鸿临摹敦煌历代壁画,学习传统文化艺术及绘画,并分别在兰州和重庆合办父女敦煌临摹展,引起极大轰动。
1948年,赴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美术学院攻读绘画,一九五一年初回国,受梁思成、林徽因诸先生的影响,先后在清华大学营建系、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美术设计系任教,教授图案基础、传统图案临摹、花卉写生、传统艺术设计等课程。
1983-1998年任中央工艺美院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等,先后参与了景泰蓝的改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的设计及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重要建筑的装饰图案设计。
1997年主持并参加设计中央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特区的大型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
2019年荣获中国美术家终身成就奖。
2022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名誉会长,这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最高荣誉称号;
2023年中国工艺美术馆成立,称其为“新中国形象设计亲历者”;
2024年获国家出版基金出版《常沙娜艺术大系》,成为国家首位现世女艺术家中获此唯一殊荣者。
中国嘉德联系方式(滑动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