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 白蛇传
镜心 设色纸本
69×68 cm
成交价:RMB 2,800,000
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会
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让“白蛇传”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还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其中,戏曲表演和绘画创作尤为突出。白素贞、许仙、法海、小青,从人物到情节,大家耳熟能详,那其中还有哪些我们所不熟知的内容呢,请随小编一探。
白蛇传的形象
由来一点不简单
在古时的蛇文化中,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对蛇女形象产生巨大的影响,出现了诸如上古始祖“女娲”这样的蛇女崇拜形象,汉代的伏羲女娲画像砖也是蛇身缠绕。在这些文化因素的推动下,后世涌现出诸多人蛇相关的故事,为“白蛇传”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关良 白蛇传一节
镜心 设色纸本
69×46 cm
成交价:RMB 123,200
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会
后来,在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中,蛇女、蛇妻等蛇妖形象开始出现,使得原本象征图腾崇拜的蛇形象从神圣的地位降为妖邪之物。唐宋时期,这些蛇妖故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融入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为“白蛇传”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故事元素。
南宋话本《西湖三塔记》中,白蛇的故事与西湖的风物开始产生关联。有学者认为,收录在明末冯梦龙所编《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最早的“白蛇传”故事,白蛇的形象也变得正面积极,为爱忠贞,为人善良。到了清代,“白蛇传”经过不断的演绎、改编和加工,逐渐形成了如今广为流传的故事。
白蛇传的情节
艺术创作的宝库
“白蛇传”内容丰富,情节跌宕起伏,涵盖了爱情、神话、宗教、社会等多个层面,为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韩羽 白蛇传
立轴 设色纸本
诗堂 17.5×32.5 cm;本幅 34×32.5 cm
成交价:RMB 40,250
中国嘉德2023秋季拍卖会
从白娘子与许仙的西湖相遇、端午节惊魂、昆仑山盗仙草、水漫金山,到白娘子被压雷峰塔等情节,每个环节都充满了戏剧性和情感冲击力。
高马得 白蛇传
镜心 设色纸本
26.5×33 cm
成交价:RMB 17,250
中国嘉德2019春季拍卖会
艺术家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选择不同的故事片段进行深入挖掘和艺术再现,既可以聚焦于某个经典瞬间,也可以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创作出长卷形式的作品,展现故事的全貌。
民国 釉里红白蛇传之盗仙草人物故事图长颈瓶
高 37.5 cm
成交价:RMB 13,800
嘉德四季第64期拍卖会
白蛇传的故事
蕴含民俗的元素
我们从《白蛇传》中还可以找寻到一些民俗文化的痕迹。故事中,许仙听信法海之说,于端午在白素贞的酒中放了雄黄,致使白蛇原形毕露,此后许仙一意出家,逼得白蛇水漫金山,将整个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
石齐 白蛇传
镜心 设色纸本
94×87.5 cm
成交价:RMB 920,000
中国嘉德2023春季拍卖会
端午之时,蛇类开始活动频繁,饮用雄黄酒、佩戴香囊以驱五毒的习俗也非常流行,其中五毒之一便是蛇。作者在此巧妙地结合节日中的风俗习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清道光 粉彩张天师斩五毒图盘
直径 24.6
成交价:RMB 345,000
嘉德四季第35期拍卖会
此外,在我国的传统习俗中,蛇的身影频繁出现,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民间认为这是地气转暖、蛇从冬眠中苏醒的时节,因此人们会剪制纸龙、纸蛇,贴在门窗上,寓意着吉祥如意,以龙的形象来替代蛇,寄托着美好的愿望。
蛇作为中国传统生肖之一,象征着智慧、灵活。“白蛇传”的故事流传至今,也反映出中国人民对蛇的特殊关注、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之心。这种特殊的情感,使得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爱情的传说,也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嘉德联系方式(滑动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