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院×化学学院
“挑战杯”联合宣讲会
于11月2日在物理学院中楼212顺利举办
1.挑战杯流程介绍
2.物院许睿同学经验分享
3.物院王悰同学经验分享
4.化院杜欣煜同学经验分享(线上)
5.化院郭志滨同学经验分享
校宣讲团代表张美生同学首先介绍了挑战杯的历史。挑战杯由清华大学于1983年发起,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挑战杯业已成为北大课外学术赛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挑战杯是学生青年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重要方式,为青年学生施展才干、自主研究提供了广大的舞台。
此外,他还介绍了赛道分布、时间安排、组织模式、参赛要求等相关事项。本届比赛与往年相同,仍是分为正赛、跨学科赛道、特别贡献奖三个赛道。通过展示去年的获奖情况、讲解参赛的意义,他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各赛道的比赛。
首先进行经验分享的是来自物院的许睿同学,他曾在第32届挑战杯中以《野火烟尘的时空分布:从理论到遥感》获得一等奖。
在宣讲会上,许睿同学分享了自己参与挑战杯的经历与感受,并分享了一些心得体会。他认为参与挑战杯给他带来了一次完整的学术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他第一次尝试将自己的工作整理成海报,收获了成就感;答辩时老师从其他专业角度提出的问题,让他体会到了不同学科间的交流。
在答辩方面,他给出了关于如何将专业工作讲给“外行人”的建议。他指出,在5分钟的报告时间内,务必对PPT做出取舍,做到背景明确,有详有略,故事完整,重点突出。还要对专业术语做出易懂的解释和转换,对领域内特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此外,要重视图表的应用,不能用纯文字填满PPT。最后,要认真做好总结,概括性地回顾一遍讲述的内容。
随后,来自物理学院的王悰同学带来了她的分享,她的作品《双层石墨烯对铜的高效防腐研究》荣获第32届挑战杯一等奖。
王悰同学首先简要介绍了挑战杯赛事的流程与获奖情况,指出了在赛事中应尽早尽快开展科研工作。而后,她较为详细地分享了制作报告书的经验与技巧:
①在书写科研报告书时,应重点关注标题,摘要与总结三个方面,争取做到逻辑通顺,抓人眼球。
②.在报告书的图片和描述图片的文字上精益求精,做到清晰易懂的同时专业性强。
同时针对最终的答辩,她接着又以自己决赛答辩时的PPT为例提出了几点建议:
①明确答辩时间限制,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②详细介绍科研的背景与目的,让评委领会成果的重要意义。
③实验原理与成果并重,减少专业术语与英文简写,增加可读性。
④点出成果可能的实际应用与未来发展方向。
⑤如果成果已经在期刊上发表,可列出期刊信息与索引。
最后,她预祝同学们在“挑战杯”赛事中获得良好的成绩。
第三位经验分享的是来自化院的杜欣煜同学,他的参赛作品《深度学习辅助冷冻电镜解析》荣获第32届挑战杯特等奖。虽然未能亲临现场,但他录制了详细的分享视频。
首先,他从挑战杯的流程入手,讲解了不同阶段准备挑战杯的技巧:
①在立项环节,我们需要做到的是找到创新点,是不断的创新,用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下一步,找到创新点之后我们就要明确、细化创新点,具体化我们的贡献,从而让自己的可以更容易被大家所理解和接受。
②对开展工作阶段而言,我们需要分两种情况。
1)如果参赛者参加的是一个独立的项目,并且只有自己一个人参加“挑战杯”,那么建议是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预期结果,并且搞清挑战杯和课内学业的主次。
2)如果参赛者是团队协作,那么建议是取长补短、共同工作。这样需要我们首先熟悉团队成员的特点,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擅长、什么地方不擅长,在每一个团队成员的身上安排他们擅长的事情,从而明确分工。
③在结题答辩的环节,我们需要把故事很好地呈现出来。从评委老师的角度,他们只能通过报告来了解参赛者的工作。如果一个好的工作同时具有一份好的报告展示,他们大概率会觉得这是个好的成果;但如果是一个好的工作加上一般的报告,存在上下文逻辑衔接不流畅,文笔生硬的问题,他们可能就会给你的工作打上一个问号。
另外,杜欣煜同学还详细说明了撰写文章和制作答辩PPT的基本要求,并预祝各位同学在挑战杯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最后由化院的郭志滨同学进行分享,他曾在32届挑战杯中以《核药物驱动的活体剪切化学》获得一等奖。
他认为参加挑战杯的目的,益处有四。首先,其能使我们建立挑战,了解在大背景下,哪些研究需要改进,什么可以为我们所突破。其次,通过挑战杯的平台,我们能增进对科研的认识,感受宝贵的科研经历,更能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在科研路上继续深耕。挑战杯也能让我们更好适应团队合作的科研模式,这对我们日后各种工作是十分有益的。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挑战杯打磨我们学术报告的能力,在面对“外行”的评委时更简洁清晰地展现自己的成果,而这种机会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是很稀少的。
而在参赛经验上,他就选题、探索、论文和汇报四个环节给出了见解。
选题上,我们应多和导师与师兄师姐商议,既是找寻选题的意义所在,也能对其难度有更清晰的认识。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平衡课业与实验,更要正确的面对失败并积极与他人探讨,明确自己为什么失败以及如何去完善自己的研究。
在产出论文成果时,应注意框架的清晰合理,仔细打磨摘要和结论,从而更好地向评委展示。也不要忘记做到书写规范且格式清楚。
最后,若能进入汇报环节,一定要使展示内容凝练,PPT深入浅出而非堆砌专业名词,从而清楚地传递出我们所做出的贡献和达成的挑战。
其他更多信息,如QA及报名方式等,详见文末阅读原文
图片 | 高渊
记录 | 邹一鸣 朱也天 张瑞杰 王淮林 张顾严 朱良旺
排版 | 高渊
审核 | 刘宇杰